学术投稿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Ca2+调控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

张学义;张薇;钟明;葛志明;张运

关键词:心房颤动, Ca2+调控蛋白, 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心房肌细胞内Ca2+超负荷及Ca2+调控蛋白在心房颤动(AF)时心房肌电重构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0例慢性AF患者和6例对照组心房肌细胞内Ca2+含量和细胞膜L型Ca2+通道、肌浆网钙泵、磷酸受纳蛋白、兰尼硷受体和肌集钙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Ca2+含量提高4.4倍;细胞膜L型Ca2+通道mRNA表达下调33%;肌浆网钙泵mRNA和蛋白质表达分别减低34%和27%;兰尼硷受体mRNA下调21%(P<0.05~0.001);磷酸受纳蛋白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肌集钙蛋白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频率相关的细胞内Ca2+超负荷可能是AF电重构的始动因素,心房肌Ca2+调控蛋白异常是Ca2+超负荷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在AF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胃癌原代细胞培养化疗药物敏感性评价

    目的:评价人胃癌原代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取59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标本,应用人胃癌原代细胞短期培养(混杂非肿瘤细胞)与纯化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测定每种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药敏试验测定7种化疗药物抑制率除氨甲蝶呤(MTX)外纯化法均高于短期法,表明纯化法较敏感;两种方法测定药物敏感性顺序一致,由高至低依次为顺铂(DDP)、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依托泊甙(VP-16)、5-氟尿嘧啶(5-FU)、羟基喜树碱(HCPT)、MTX.结论:7种化疗药物以DDP、MMC、ADM较敏感,VP-16、5-FU次之,HCPT、MTX差.

    作者:许洪伟;秦成勇;刘吉勇;王春霞;杨崇美;朱菊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白蛋白mRNA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白蛋白mRNA在血行播散中的意义.方法:抽取30例肝癌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应用RT-PCR技术对血中白蛋白mRNA进行扩增检测.结果:敏感性实验中,健康人血中存在102以上个肝癌细胞时可测出.30例HCC患者中,白蛋白mRNA的阳性率为60%(18/30);白蛋白mRNA的检出率与肝癌的TNM分期、肿瘤大小、有无门脉癌栓及有无肝外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与血清AFP值无关(P>0.75).结论:白蛋白mRNA是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是否存在肝癌细胞的灵敏指标.

    作者:孙国瑞;王占民;吴小鹏;董孝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存活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预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以15例成功的PCI患者术后6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SPECT检查,比较两者检测心肌存活性的准确性.结果:DSE峰剂量期与低剂量期在预测心肌存活敏感性、阴性预测准确性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DSE相比,SPE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较低.结论:在预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面,DSE和SPECT各有优缺点,但DSE更具实用性.

    作者:陈文强;季晓平;张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道支架加腔内放射及体外照射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

    1997年12月~1999年11月我们对44例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施行气道支架加计算机遥控腔内放射治疗,结合体外照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春亭;胡立宽;王静;李怀臣;姜淑娟;雷茂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心肌酶增高的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r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后心肌酶(CK、CK-MB)增高的原因.方法: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CK、CK-MB.选择92例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前CK、CK-MB值正常的患者,术后6~8 h及24 h再次测定CK、CK-MB值.将测定值高于正常范围的患者列入增高组(n=20),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的为正常组(n=72).结果:92例患者术前CK、CK-MB均在正常范围[分别为(73.2±34.7)U/L和(10.5±4.3)U/L].两组间病变复杂程度(多支病变)在心肌酶增高组[CK和CK-MB分别为(252±60.8)U/L和(46.5±13.1)U/L ]较为明显,而在心肌酶正常组[CK和CK-MB分别为(82.3±46.5)U/L和(12.4±3.1)U/L]病变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 P<0.05).冠脉边支闭塞、大于20min的胸痛及冠脉撕裂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TCA及冠脉内支架治疗后部分患者CK、CK-MB值增高的原因可能是多支复杂病变,冠脉撕裂,特别是边支闭塞、栓塞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或小灶性坏死.

    作者:王磊;黄树温;李克清;张雁;牟瑞起;王荣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Ca2+调控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心房肌细胞内Ca2+超负荷及Ca2+调控蛋白在心房颤动(AF)时心房肌电重构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0例慢性AF患者和6例对照组心房肌细胞内Ca2+含量和细胞膜L型Ca2+通道、肌浆网钙泵、磷酸受纳蛋白、兰尼硷受体和肌集钙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Ca2+含量提高4.4倍;细胞膜L型Ca2+通道mRNA表达下调33%;肌浆网钙泵mRNA和蛋白质表达分别减低34%和27%;兰尼硷受体mRNA下调21%(P<0.05~0.001);磷酸受纳蛋白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肌集钙蛋白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频率相关的细胞内Ca2+超负荷可能是AF电重构的始动因素,心房肌Ca2+调控蛋白异常是Ca2+超负荷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在AF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学义;张薇;钟明;葛志明;张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反义c-myc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瞬时表达对HepG2.2.15细胞的体外生物学效应

    目的:构建反义RNA表达载体pcDNA3.1-as-myc,建立新型的c-myc反义RNA肝癌靶向性转移系统,研究瞬时表达对HepG2.2.15细胞的体外生物学效应.方法:XbaⅠ和HindⅢ双酶切携带目的基因的质粒pcMYC和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T4DNA连接酶连接,构建c-myc反义RNA表达载体.合成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相应16肽GE7和流感病毒血凝素功能域的HA20寡肽,并与多聚赖氨酸连接,连接物与c-myc的反义RNA表达载体混合,构建新型c-myc反义RNA肝癌靶向性转移系统,即四元复合体.结果:成功构建反义RNA表达载体pcDNA3.1-as-myc,建立了as-myc四元复合体基因转移系统,经HepG2.2.15细胞系瞬时转染,证实c-myc蛋白的表达下降.结论: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pcDNA3.1-as-myc具有阻断c-myc表达的效应.

    作者:曲守方;孙汶生;马春红;田培坤;张利宁;曹英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情绪与交感神经活动度

    临床观察显示,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本文对31例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情绪和交感神经活动状况进行了动态观察,以期为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康复期生活质量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作者:毛雪琴;潘芳;江虹;张洪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促凝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l(PAI-1)、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yonWillebrand因子,vWF)、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环素(PGI2)等促凝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连续观察76例ACS患者入院时上述指标的变化,随访3~7个月,记录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新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结果:ACS患者血浆中FIB、PAI-1、vWF、TXB2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随访期内发生心血管事件者FIB和vWF浓度高于未发生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和vWF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IB、PAI-1、vWF、TXA2参与ACS发病机制.FIB和vWF影响ACS患者短期预后.

    作者:纪求尚;张运;朱园园;安丰双;王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乳头瘤病毒HPV16L1-E7C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细胞的免疫性

    目的:构建HPV16L1-E7C重组质粒并研究其细胞免疫性.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HPV16L1-E7C DNA片段定向插入pcDNA3.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16L1-E7C,然后将其免疫C57BL/6小鼠,利用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同时利用ELISA试验检测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特异性T细胞增殖试验中实验组3H-TdR掺入率为18 339±1 972,对照组为6 737±1 243,实验组小鼠T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NA免疫后实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为0.89±0.56,对照组为4.81±1.3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质粒能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齐眉;卞继峰;赵蔚明;于修平;周亚滨;贾继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左房构型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房构型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正常组32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16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左房内径(LAD)、左房内径指数(LADI).结果:高血压病LVMI正常组与左室肥厚组LAD均较对照组增高,而LADI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较对照组增大,高血压病LVMI正常组则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D与以下指标的相关性依次为:LVMI(r=0.61、P<0.001)、脉压(r=0.32,P<0.01)、体重指数(r=0.31,P<0.05)、年龄(r=0.26,P<0.05)、体表面积(r=0.25,P<0.05);女性组LADI大于男性组(P<0.05);与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左房构型发生了显著改变,左室重构发生在左房构型改变之前;左房内径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脉压、体重指数、年龄及体表面积呈正相关,与性别有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无关.

    作者:黎莉;张薇;高海青;钟明;刘丹;张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神经纤维瘤病颅脑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1型和2型)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总结和分析经临床和病理学证实的10例神经纤维瘤病(1型4例、2型6例)的MRI表现.结果:神经纤维瘤病1型4例,表现为蝶骨大翼缺损2例,其中1例合并双侧桥小脑结合臂胶质瘤,1例合并眶内丛状神经纤维瘤;2例双侧苍白球内见类圆形长T2高信号病变.神经纤维瘤病2型6例中双侧听神经瘤3例;单侧听神经瘤合并多发脑膜瘤及单发脊膜瘤1例;多发脑膜瘤合并脊神经鞘瘤1例;三叉神经鞘瘤合并多发脑膜瘤1例.结论:MRI是诊断神经纤维瘤病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刘影;李传福;侯金文;孟祥水;徐惠;王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减毒鼠伤寒杆菌疫苗诱导小鼠粘膜免疫应答的研究

    目的:观察口服减毒鼠伤寒杆菌活菌重组疫苗后小鼠的粘膜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表达幽门螺杆菌(H.pylori)尿素酶B亚单位(UreB)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61/pTC01-UreB口服免疫Balb/c小鼠,12周后检测肠液和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反应.结果:疫苗组小鼠的肠液和血清中可分别检测到针对UreB的特异性抗体IgA和IgG,病理学检查显示疫苗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胃粘膜炎症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达H.pylori UreB的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61/pTC01-UreB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H.pylori的粘膜免疫,可用作抗H.pylori感染的口服疫苗.

    作者:刘晓峰;胡家露;袁孟彪;李延青;樊代明;付淑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免疫无标记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

    目的:了解免疫无标记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47例形态学上诊断为ALL的病例,取其外周血或骨髓,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应用APAAP法作免疫表型分析,对免疫无标记型病例的临床特点、化疗疗效及预后进行了观察.结果:42例患者未表达任何系统性分化标记,或仅表达CD38、HLA-DR或CD9等非系限性抗原.与分化型ALL相比,免疫无标记型ALL肝、脾、淋巴结肿大及纵隔肿块发生率与白细胞数量均较高,化疗完全缓解率(CR)较低(P<0.05),存活期较短(P<0.01).结论:免疫无标记型ALL有其临床上的特殊性,预后较差.

    作者:郭成山;陈颖洁;彭军;陈春燕;张明珙;屠振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Lhermitte-Duclos病1例报告

    Lhermitte-Duclos病是一种少见的小脑病变,随着MRI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本文报告l例.

    作者:徐惠;李传福;马祥兴;于梅;王茜;刘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应用Med-Tech自动穿刺枪行小儿肾脏活组织病理检查

    选择我院2000年10月至2002年5月住院的有肾穿剌指征、并经家长同意行肾脏病理检查的肾小球疾病患儿7例行肾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标本常规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7例中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1例,单纯血尿3例,紫癜性肾炎2例,狼疮肾炎1例.男4例,女3例,2岁7个月~15岁.穿刺步骤:病儿取俯卧位,腹部下垫约10 cm厚的枕头,将肾顶向背侧.

    作者:柳方娥;王芝;张英辉;郝芳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构建及其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针对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及其相关技术体系.方法:分别采用冻融兼Urea-CHAPS-DDT-SB3-10裂解提取法和超声兼Urea-CHAPS-DDT-SB3-10裂解提取法提取Hp菌体蛋白,取100μg菌体蛋白利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硝酸银染色后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冻融兼Urea-CHAPS-DTT-SB3-10裂解液一步提取法获得573±29个蛋白斑点,超声兼Urea-CHAPS-DTT-SB3-10裂解液一步提取法获得921±23个蛋白斑点.结论:超声兼Urea-CHAPS-DDT-SB3-10菌体蛋白提取法提高了双向电泳的分辨率,进而可增强生物质谱鉴定蛋白质的准确度.

    作者:贾继辉;于修平;郭辉玉;张茂修;陈春燕;王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应用喜多安治疗烧伤、褥疮及外伤感染创面37例效果观察

    我院自2002年1~12月以喜多安(CHITOSAN)为原料,经灭菌处理后,直接用于褥疮、烧伤及其他感染伤口或创面的治疗,共治疗患者37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振安;孙国栋;李珂;张福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细胞癌抗原Ki-67表达与肝亚段动脉栓塞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抗原Ki-67(Kiel 67 antigen,Ki-67)表达水平与肝动脉化学栓塞疗效的关系.方法:以鼠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1例肝细胞癌肝穿刺癌组织活检标本中的Ki-67标记指数(Ki-67 labeling index,Ki-67 LI).结果:Ki-67平均标记指数为53%,Ki-67 LI随着Ed-mondson-Steiner分级的增加而增高;中位生存期Ki-67低表达组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Ki-67 LI高分化肝细胞癌组织与无瘤肝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i-67 LI与肝细胞癌组织学特征显著相关,是反映肝亚段动脉化学栓塞术后的客观的预后指标.

    作者:李玉亮;赵斌;孙尧;王永康;李艳;刘斌;王振亭;崔允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特异性低分子量抗病毒免疫调节因子的制备及其组份测定

    目的:探讨5种特异性低分子量抗病毒免疫调节因子的组成差异,及其与抗病毒特异性的关系.方法:用甲肝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灭活流感疫苗、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分别接种幼猪,取脾脏制备特异性抗病毒低分子量免疫调节因子,并分析其游离氨基酸及酸水解后总氨基酸的组成.结果:5种特异性低分子量抗病毒免疫调节因子均由相同的17种氨基酸组成,其中GLU、GLY、LYS、SER、ALA含量较高,CYS、MET、ILE含量较低;且GLU、GLY、LYS在5类因子中的百分含量差别大.结论:在该类因子中相同的17种氨基酸是构成每种因子的化学基础,而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是决定抗病毒特异性的功能基础.

    作者:李慧;白增亮;李丽莉;李栋;宋静;郑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