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瓣溶解的临床处理

胡萍;李淑卿;乔智

关键词:小梁切开术, 巩膜瓣溶解, 并发症, 青光眼
摘要: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指常规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这种术式使手术的成功率有极大提高,但也往往产生毒副作用,例如巩膜瓣溶解.我们近年遇到3例,报告如下.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蛋黄油外敷治疗术后刀口不愈18例

    我们采用蛋黄油外敷法治疗术后刀口不愈1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8例中,女8例,男10例,45~70岁,平均62岁;腹部手术5例,腰背部手术3例,四肢手术10例,合并糖尿病者3例,肥胖者4例,65岁以上者4例.平均住院21.8 d.

    作者:孟秀存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Ki67、Fas系统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卵巢肿瘤组织Ki67、Fas系统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i67、Fas、FasL抗原在52例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卵巢癌组织中Ki67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1),Fas表达下调(P<0.01),FasL表达增高(P<0.01).②Ki67随组织学分级(P<0.01)、临床分期(P<0.05)的升高而增加,与卵巢癌组织大小呈正相关(r=0.499 P=0.006),与淋巴结转移无关;Fas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大小无关(P>0.05);FasL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但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Ki67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有关;卵巢癌组织中存在Fas表达的下调及FasL表达增加,这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关.

    作者:刘培淑;李爱华;董瑞英;李善华;张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研究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特征.方法:采用PC Polygraf HR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检测32例(IBS)患者的肛门直肠压力、直肠容量感知、疼痛阈值、耐受阈值等指标,并与12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IBS的直肠静息压、肛管括约肌静息压、大缩窄压及肛管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始感觉阈值、疼痛阈值、排便阈值腹泻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便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排便时IBS便秘组患者的肛管松弛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IBS患者排便功能和直肠感觉功能存在异常.

    作者:杨崇美;刘吉勇;王义渠;张安忠;叶远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CT对嗜铬细胞瘤定位与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患者42例.结果:起源于肾上腺者35例(双侧5例),异位7例,其中恶性6例,儿童4例.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为肿块较大、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特点,可伴有囊变、坏死或出血,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而坏死、囊变区无强化或略有强化.CT对该病定位率95.2% ,定性率90.5%.结论:CT是嗜铬细胞瘤定位和定性诊断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并能对多发、异位及恶性肿瘤做出较准确判断.

    作者:齐滋华;王鲁中;郭卫华;王青;马祥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50例脑电图分析

    为了解过敏性紫癜对脑部的损伤情况,我们对自1991年5月至2001年6月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50例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戚甫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二甲基亚砜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MS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应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MTT分析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率、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DMSO诱导BEL-7402细胞核DNA凝缩和核片段化,后形成凋亡小体;随着DMSO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其IC50为1.9%;2%的DMSO处理细胞12 h,凋亡率达17.21%,同时S期细胞明显增加, G2-M期细胞明显下降.结论:DMSO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受阻于S期而进入凋亡程序.

    作者:苗俊英;张捷;张尚立;杜春青;赵克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兔面神经许旺氏细胞的快速分离和纯化

    目的:寻找从兔面神经中快速分离和纯化许旺氏细胞的方法.方法:以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对神经进行消化,找出佳的消化时间后,采用多聚赖氨酸特异性粘附法纯化许旺氏细胞.结果:神经消化时间以45~60min时所得到的细胞数量多,经粘附处理后,排除了成纤维细胞,使许旺氏细胞的纯度明显增加.结论:采用酶消化法和L-多聚赖氨酸特异性粘附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纯度的许旺氏细胞.

    作者:张学广;徐欣;辛宁宁;王旭霞;马伯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TSRH脊柱系统内固定和加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用TSRH脊柱系统内固定和加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采用TSRH内固定并加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18例.分别测量术前、术后、近期随访的X线片上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及术前、近期随访CT上椎管后正中矢状径.计算出椎体被压缩及椎管狭窄改善的程度.结果:随访19~30个月,本组优10例,良5例,可3例,绝大多数患者获得了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随访期内无大的复位丧失及断钉发生.结论:用TSRH和加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纠正畸形.

    作者:李明;刘培来;刘洪智;刘庆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Wallerian 变性的MRI诊断

    目的:研究Wallerian 变性的MRI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结合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生情况,对27例Wallerian 变性的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中7例原发性脑损伤后15~24周患者,Wallerian 变性分别表现为同侧放射冠、内囊后肢、大脑脚和脑桥基底部的T2WI高信号区;20例原发性脑损伤后1.5~7年患者,Wallerian 变性表现为同侧脑干萎缩.结论:MRI是诊断Wallerian 变性的可靠方法.

    作者:侯金文;刘影;丛培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源性CO/NO在内毒素休克大鼠主动脉低收缩反应中的介导作用

    目的:探讨血红素-HO-CO-cGMP和L-精氨酸-NOS-NO-cGMP通路对内毒素休克(ES)大鼠主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方法:SD大鼠12只,分为LPS组和对照组.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胸主动脉环(TARs)对苯肾上腺素(PE)累积收缩反应,并分别用正铁血红素(He)、L-精氨酸(L-Arg)、锌原卟啉(ZnPP-IX)、氨基胍(AG)、N-硝基-L-精氨酸(L-NNA)或亚甲蓝(MB)与TARs共同孵育20 min后,比较两组对PE的收缩反应、动脉组织中CO/NO的含量、HO-1和NOS活性.结果:LPS组主动脉对PE累积收缩反应明显降低,用ZnPP-IX或AG孵育后,可部分逆转低血管反应性;经L-NNA或MB孵育,可完全逆转低血管反应;而用He或L-Arg孵育可不同程度加重低血管反应状态.LPS组动脉组织中CO/NO的含量明显上升,HO-1/NOS活性显著增加.结论:LPS可激活HO-1和iNOS,大量增加CO / NO合成,cGMP水平上升,共同介导ES大鼠主动脉低收缩反应.

    作者:赵晓云;凌亦凌;谷振勇;孟爱宏;张君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芳基-5-苯磺酰基-1,3,4-噻二唑化合物的合成

    2-芳基-5-苯磺酰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广谱抗真菌活性,我们对文献提供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合成的2-芳基-5-苯磺酰基-1,3,4-噻二唑化合物共有两个(3a、3b),3a的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32.1%提高到46.8%,3 b的合成目前尚未见报道.合成产物的药理活性正在进行测试.现将合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帅翔;孙霞;邵瑞琪;李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布洛芬分散片的研制

    目的:研制布洛芬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崩解剂的作用,以正交试验设计确立佳处方,并与普通片进行了体外溶出度的比较.结果:崩解剂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效果优,佳处方崩解时间为89.4 s,溶出速度远大于普通片.结论:所研制的布洛芬分散片溶出迅速.

    作者:赵焰;孙延清;翟光喜;朱崇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弓形虫表面抗原P22、P30复合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对含有P22、P30复合基因的重组菌进行IPTG诱导表达,进而检测复合基因的融合表达产物的免疫活性.方法:用IPTG对工程菌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行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及Western-Blot免疫印记检测.结果:蛋白电泳结果显示,阳性重组菌比阴性菌在66.5 KDa位置上明显多一条带,此条带可与P30抗体结合并使免疫印记显示阳性结果.结论:含有P22、P30基因片段的质粒重组体经诱导表达出融合蛋白,其内的组分蛋白P30具有与其相应抗体结合的能力.

    作者:古钦民;王伟;卞继峰;丛华;胡海燕;何深一;李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牙龈、牙周韧带细胞及牙槽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Ⅰ.三种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 Ⅱ.纤维结合蛋白对牙槽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牙周组织三种主要功能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GFs)、牙周韧带细胞(PDLCs)及牙槽骨细胞(ABCs)进行分离、培养、传代后,用MTT比色法、碱性磷酸酶测定法、考马斯亮蓝法及茜素红染色法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PDLCs和ABCs在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及矿化结节形成方面与GFs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尽管三种细胞具有相同的镜下表现,但生物学特性不同,则具有不同的表型,从而在牙周再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目的:观察纤维结合蛋白(FN)对人牙槽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MTT比色测定法、碱性磷酸酶(ALP)测定法、考马斯亮蓝法和茜素红染色法。结果:FN能促进牙槽骨细胞的增殖,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蛋白合成也有促进作用,但对矿化结节形成能力无显著影响。结论:FN能促进牙槽骨细胞的增殖及蛋白合成,但促进细胞分化的能力有限,尚需其他生长因子的协助以促进组织再生.

    作者:葛少华;杨丕山;戚向敏;孙钦峰;张兆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银汞合金粘结充填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窝沟封闭剂作为银汞合金充填的粘结剂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新鲜离体牙常规处理后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验组)在充填汞合金前洞壁周围涂以薄层粘结剂,随即充填汞合金.B组(对照组)常规充填汞合金.经处理后采用扫描电镜和次甲基蓝浓度测定的方法评价其疗效.结果:无论是扫描电镜观察,还是次甲基蓝浓度测定,均证实窝沟封闭剂做粘结剂的汞合金充填组的微漏明显减少(P<0.05).

    作者:张建刚;王辉东;宋新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骨组织原位杂交骨折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适用于研究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动物实验方法.方法:用颊侧皮质骨造成兔的一侧下颌骨骨折,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3、5、7、14、30、60、90天处死动物,在处死动物前行骨折侧颈总动脉插管灌注含有DEPC的4%多聚甲醛溶液.切取标本后固定、脱钙、制作蜡块、切片,进行原位杂交实验.结果:通过建立的动物模型可得到良好的核酸原位杂交效果.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保存原位杂交信号的敏感性,为在基因水平研究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

    作者:刘少华;程刚;李声伟;田卫东;魏世成;陈伟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病因治疗对小气道病变患者肺功能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常见病因及对因治疗的意义.方法:根据不同病因,将310例患者分为感染组(A)、吸烟组(B)、过敏组(C)和原因未明组(D),分别观察病因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并对未愈患者中80例跟踪随访.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后FVC、FEV1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160例中有效率63.1%,治疗前后V50、V25有统计学意义(P <0.01);B组115例中戒烟者有效率25%,戒烟与未戒烟者V50、V25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9例中有效率55%,V50、V25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26例,未经处理,观察半年后3例恢复正常. 总有效率41%.对未愈者中80例随访,有4例发展为COPD,5例肺功能恢复正常,余71例无变化.结论:小气道病变尽早针对病因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对避免以小气道重塑为主的不可逆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玲;张霞;李玉;薛玉文;吴大玮;许仁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无球囊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目的:探讨无球囊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及微导管技术,将无球囊微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脑AVM畸形血管团内持续注射NBCA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栓塞技术成功率97.5%.AVM完全消失,解剖治愈11例,AVM畸形血管团大部分消失,其减少大于80% 4例,减少50%~80% 14例,小于50% 9例.随访6个月至5年,效果满意.结论:无球囊导管持续注射栓塞法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操作安全,疗效确定,方法简便,具有长期栓塞效果.

    作者:李彩霞;林黎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比特诺尔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比特诺尔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43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58例,女85例,13~68岁,平均32.8岁,病程半年至10年不等.①比特诺尔组:52例,每次3粒,4次/日;②苯乙哌啶组:46例,每次2片,3次/日;③黄连素+谷维素组:45例,黄连素每次0.5,谷维素每次20 mg,均3次/日,以上各组疗程均为4周.

    作者:史进军;付丽娜;史博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胆红素和胆汁酸调节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表达

    目的: 探讨胆红素和胆汁酸是否通过调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的表达来加速自身的代谢.方法:应用原始鼠肝细胞培养和Northen 斑迹杂交技术,观察胆红素和胆汁酸处理肝细胞前后UGT同工酶mRNA的变化.结果:用胆红素处理肝细胞24h,UGT1A1 和 UGT1A5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163%和133%.当肝细胞暴露于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猪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时,UGT2B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54%、160%、138%、153%和149%.猪脱氧胆酸亦增加UGT2B3 mRNA 的表达.结论:胆红素和胆汁酸可调节UGT的表达,这种调节可能会在清除病理性增高的胆红素和胆汁酸中起代偿作用.

    作者:毛燕燕;李延青;郝洪声;赵斌;于涛;张尚忠;赵宪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