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宇宏;冯静波;苗勤;杨红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需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日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肢动发生率及VAS评分、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AP高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均相对较好,基本无不良反应发生,但在镇痛效果与相关指标稳定性上,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毓铭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刮痧、腹部按摩、中药热奄包三联技术综合治疗肝脾不和型腹胀的疗效.方法 将肝脾不和型腹胀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刮痧、腹部按摩、中药热奄包三联技术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腹部按摩.比较2组临床疗效、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刮痧、腹部按摩、中药热奄包三联技术综合疗法治疗肝脾不和型腹胀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丽云;林益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儿138例,经抽签方式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则辅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IL-4、IgE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IL-4、IgE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儿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6,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莓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实施对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32±1.25)d短于对照组的(21.35±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89,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应用.
作者:周克兵;邓立普;刘成;姚泓屹;曹昕 刊期: 2018年第31期
本文对亳州中药饮片质量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在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以中药饮片生产为重点,总结了中药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监管、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作者:陈群;王险峰;殷玉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 临床症状主要有眼痛、流泪、畏光、异物感、视物模糊,眼部体征主要有睫状肌充血、角膜知觉减退、角膜浸润. 近几年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因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及疟疾等热性病变所引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且病毒潜伏在角膜内皮层、角膜基质层及三叉神经节处,极易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症病例较多、对药物治疗易抵抗等临床特点,已成为当前棘手的眼病之一,且临床上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也不尽相同,下面笔者对本病的中西医治疗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庞荣;马军玲;王新玲;孙丽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个研究生班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在超声诊断学的教学中分别运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平时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观察组平时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诊断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朝歆;杨玲;赵晖;李文华;王超;刘艳;薛晓轩;苑舒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神经内科2014-2017级实习护理生36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各18名,A组实施PBL教学法,B组实施常规教学方法,对比2组学生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及对教学效果满意率.结果 A组学生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高于B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率为100.00%高于B组的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际操作成绩,还可提高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率,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田娜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儿科住院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40例为腹泻组,另选择应用抗生素未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40例为无腹泻组,观察腹泻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比较2组性别、年龄、抗生素种类、抗生素使用时间等.结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在抗生素治疗的(4.66±2.13)d,单纯性腹泻36例,排便(4.80±1.39)次/d;严重腹泻伴发热、腹痛等4例;应用抗生素依次为:林可霉素、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等,治疗(3.01±1.03)d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均痊愈出院.腹泻组禁食、侵袭性操作比例及抗生素种类、抗生素使用时间均高于无腹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较高,具有一定特点,应实施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范贵琴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2组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后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结果 患者术后3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A组出现下肢DVT患者发生率为6%(3/50)低于B组的16%(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伤口引流量分别为(238.8±21.9)ml、(237.6±22.7)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7 d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E为4.38显著高于A组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有效率保持不变,将药费下降10%,对2种预防方案再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B组C/E为3.95高于A组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栓塞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并且其经济学指标占明显优势,建议其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推广应用.
作者:郄素会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预防性经鼻导管高频喷射辅助通气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食管癌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经鼻导管高频喷射辅助通气,对照组使用普通鼻管吸氧.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胃肠胀气发生率,术后Pa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腹内压变化.结果 治疗组5例出现轻微腹胀症状,未特殊处理,自行好转.对照组6例出现胃胀气,其中1例考虑胸胃无张力症,经治疗后均好转.对照组1例于72 h后因呼吸困难转入ICU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前2组PaO2、PaCO2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PaO2、PaCO2及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人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胀气发生率、住院天数及腹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用预防性经鼻导管高频喷射辅助通气可改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减少肺部感染,降低人均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
作者:吴鑫泉;林建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高,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据调查,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6%[1].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 ,提出要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规范诊疗.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已深入病房,参与查房、初步参与药物治疗、开展药物使用评价等方面工作,药师参与慢病管理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我院临床药师参通过参与内分泌门诊,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工作,探索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模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促进药学服务的发展. 内容如下.
作者:唐丽娜;王丽;王海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中药饮片制备过程中采用不同防霉管理方法 的防霉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采购的中药饮片其中普通饮片、颗粒饮片、粉末饮片各40例.根据制备过程中的灭菌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乙醇蒸汽灭菌法,对照组采用紫外线灭菌法,比较2组中药饮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防霉管理后的防霉效果.结果 2组中药饮片采用不同方法防霉处理后储藏3个月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霉变情况.研究组第3个月中药饮片总霉变率为15.0%(9/6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20/60),研究组第3个月普通饮片霉变率为20.0%(4/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1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饮片制备过程中采用不同灭菌技术的防腐效果差异显著,防腐管理需综合考虑灭菌技术的优缺点、中药饮片外形、药效成分性质及贮藏时间,才能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稳定性、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叶铭 刊期: 2018年第31期
莫西沙星是新一代广谱8-甲氧基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呼吸道组织和分泌物(如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衬液、肺泡巨噬细胞及肺组织)中的浓度均明显超过其在血液中的浓度[1].莫西沙星对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菌均有作用. 由于莫西沙星抗菌谱广、肺部亲和力高,在呼吸内科广泛使用,相应的不良反应也增加,尤其是精神异常方面,多见报道[2]. 本文对莫西沙星引起的精神异常1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莫西沙星提供参考.
作者:吴维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患者,女, 78 岁,务农. 因突发言语不利、右侧肢体乏力2 d于2018年1月30日入院. 既往体健. 体检:T 37.7 ℃, P 110 次/min,R 18次/min,BP 140/100 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轮椅推入病房,体型消瘦,表情淡漠,查体欠合作. 口唇红润,颈静脉无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音正常,心律绝对不齐,心率120 次/min,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右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体:言语不利,伸舌不合作,双侧鼻唇沟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震( -),余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2级,右侧肢体浅感觉减退,余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 辅助检查:颅脑CT左侧颞、顶叶脑梗死并部分软化灶,脑干、右侧放射冠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 心电图心房纤颤伴快室率,ST-T改变,左室高电压( Q-T间期0.30 s). 血常规红细胞3.22 ×1012/L,血红蛋白103 g/L;钾3.4 mmol/L;C反应蛋白10.6 mg/L;肝功能间接胆红素24.6 mmol/L,总蛋白58 g/L,球蛋白18 g/L;肾功能、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D-二聚体、脑钠肽、肌钙蛋白正常. 诊断:1.急性脑梗死;2.冠心病;3.心房纤颤.
作者:金玲;聂明攀;潘敏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腹泻、感染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时不管采用霉酚酸酯还是环磷酰胺联合激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差异不大,但霉酚酸酯治疗24 h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均优于环磷酰胺治疗.
作者:方艳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建立ICU超剂量谷红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成品输液于室内(约25℃)光照下放置24 h,考察ICU超剂量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以谷红注射液成品输液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外观、不溶性微粒、pH值变化情况为指标,对该成品输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各成品输液于24 h均为深红棕色澄清溶液,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浑浊及沉淀;不溶性微粒超出药典规定范围;其4种有效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该超剂量谷红注射液成品输液于24 h稳定性明显欠佳,该用药不合理,故不建议ICU超剂量用谷红注射液.
作者:陈娟;周晔;陈伟华;李宵;佘晨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点评我院门诊处方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改进措施以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 2017年1-12月每月抽取5、15、25日处方各20张,共72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医学文献及相关规定等对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720张门诊处方中合格处方690张(95.83%),不合理处方30张(4.17%),其中不规范处方(处方无诊断或诊断不明确、处方缺项、超量)6张,占不合理处方20.00%;不适宜处方(适应证、用药途径、用量、联合用药、遴选药品、诊断与用药等不适宜、重复用药)22张,占不合理处方73.33%;超常处方2张,占不合理处方6.67%.结论 门诊西药房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临床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葛慧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合理用药质量改进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医院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处方共315份,2017年1-12月医院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处方共276份,2017年制定合理用药改进对策,优化适应证选择、基于药代动力学调整给药方式、血药浓度监测方式优化等.对比2016年与2017年的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学活动开展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感染控制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 2017年剂量/疗程失当、不合理联用、品种失当、不合理用药的比例低于2016年,2017年药师参与、血药浓度监测、剂量调整的比例高于2016年,2017年感染痊愈时间短于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与2017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质量改进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缩短了痊愈时间.
作者:杨春源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通过分析医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促进医院抗菌药物更加合理规范的应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临床药师药学查房、医嘱审查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原因主要有抗生素用药方法不正确、无抗生素应用指征、抗生素使用范围不正确、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结论 通过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可对广大的临床医务人员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起到警醒作用,从而使抗生素滥用率得到避免或降低,减少不良反应,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加合理、科学的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田孝孟 刊期: 201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