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命体征评估法与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李红伟

关键词:生命体征评估法, 早期预警评分法, 急诊急救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生命体征(CRBP)评估法与早期预警(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9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RBP评估法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四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和监测.比较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对于潜在危险患者和普通患者,采用CRBP评估法评估的结果与MEWS评分<5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极危重患者,CRBP法评估结果与MEWS法评估>5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16,P<0.01).结论 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均具有较佳的效果,其中CRBP评估法较简单无需进行评分,与MEWS评分法相比,更加适合急诊急救,可尽快反映疾病危重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2组PAN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分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剑峰;邹锦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患者27例的随访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存活26例,死亡1例,围术期病死率为3.7%.由于左下肢缺血性坏死进行截肢处理1例,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脑功能障碍1例,Ⅰ型内漏1例.术后随访12个月假腔显著缩小或完全吸收6例,其他患者假腔呈缩小趋势,主动脉大平均直径未出现明显恢复迹象.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腔内修复术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术后效果较好,假腔内血栓形成率较高,不会出现较多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铃雄;张旭明;阮成梅;薛锦秋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来宾地区9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来宾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水平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并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9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第一位为围生期因素(464例,占46.87%),第二位为感染性因素(203例,占20.51%),第三位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132例,占13.33%),第四位为母乳性黄疸(108例,占10.91%),第五位为ABO血型不合溶血(72例,占7.27%).经治疗后,治愈863例,好转75例,转诊46例,放弃治疗6例.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发病率高,其中围生期因素、感染因素、G6PD缺乏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感染,对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病情重的患儿积极完善G6 PD酶及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筛查,尽早干预,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预防胆红素脑病.

    作者:许庆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我院2017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急处方质量及存在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10月我院门急诊处方共1825张,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在1825张抽查处方中,合理处方1765张,不合理处方60张,处方合格率为96.71%.结论 我院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医疗机构应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余文惠;赖荣芬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骨水泥型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9例,均采用骨水泥型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身体骨骼功能恢复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安全愈合伤口,未发生伤口感染或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治疗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及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的活动度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官德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实施对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32±1.25)d短于对照组的(21.35±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89,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应用.

    作者:周克兵;邓立普;刘成;姚泓屹;曹昕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我院2017年66例抗微生物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抗微生物药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7年上报的66例抗微生物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抗微生物药ADR报告共涉及8类药品,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发生率高(39.39%);其次是头孢菌素类(19.70%).静脉滴注是引起抗微生物药ADR的主要给药途径(93.9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9.09%).结论 抗微生物药品合理应用是减少ADR发生的关键之一,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确保民众用药安全.

    作者:熊鹏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通过双盲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彭演国;季学成;李微微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68例,以单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扁桃体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总积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总积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及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明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ICU超剂量谷红注射液成品输液的合理性考察

    目的 建立ICU超剂量谷红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成品输液于室内(约25℃)光照下放置24 h,考察ICU超剂量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以谷红注射液成品输液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外观、不溶性微粒、pH值变化情况为指标,对该成品输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各成品输液于24 h均为深红棕色澄清溶液,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浑浊及沉淀;不溶性微粒超出药典规定范围;其4种有效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该超剂量谷红注射液成品输液于24 h稳定性明显欠佳,该用药不合理,故不建议ICU超剂量用谷红注射液.

    作者:陈娟;周晔;陈伟华;李宵;佘晨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卡孕栓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剖宫产产妇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卡孕栓直肠给药,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给药.比较2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产后子宫复旧程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24 h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第1天和第2天子宫宫高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孕栓较缩宫素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能更好地促进子宫复旧,且促进产后肛门排气,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好.

    作者:朱梅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转归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治疗组134例和常规治疗组116例.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病毒治疗,比较2组肝功能好转情况、肝纤维化好转情况及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BIL、AST、ALT水平均降低,且综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Ⅳ、PCⅢ、HA水平均降低,且综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患者病死率及肝癌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能使其预后及转归获得改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银平;林承春;俞剑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合理用药质量改进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医院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处方共315份,2017年1-12月医院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处方共276份,2017年制定合理用药改进对策,优化适应证选择、基于药代动力学调整给药方式、血药浓度监测方式优化等.对比2016年与2017年的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学活动开展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感染控制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 2017年剂量/疗程失当、不合理联用、品种失当、不合理用药的比例低于2016年,2017年药师参与、血药浓度监测、剂量调整的比例高于2016年,2017年感染痊愈时间短于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与2017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质量改进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缩短了痊愈时间.

    作者:杨春源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方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手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症状消失,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吴华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日-2018年2月1日在医院确诊的贫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分为溶血性贫血42例(观察1组)和缺铁性贫血42例(观察2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液检验结果 .结果观察1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检验有利于鉴别诊断贫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受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在烧伤后48 h内进行整形手术,对照组患者创面结痂后进行整形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部外观治疗优良率、功能治疗优良率、疼痛评分及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部外观治疗优良率及手部功能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能促进手部外观、功能的更好恢复,同时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黄晓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腹泻、感染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时不管采用霉酚酸酯还是环磷酰胺联合激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差异不大,但霉酚酸酯治疗24 h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均优于环磷酰胺治疗.

    作者:方艳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儿138例,经抽签方式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则辅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IL-4、IgE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IL-4、IgE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儿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6,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莓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案例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案例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5级护理学两个班级138名护生,采用随机抽选法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48名接受案例教学法,常规组90名接受传统护理教学法.比较2组终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法的评价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生的终考核平均成绩及护生对教学工作的各项评价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护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翔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完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行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意外情况,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5,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9,P<0.05).结论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良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好、疼痛轻,且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鸿亮;马系国;伊秋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