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惠;赖荣芬
目的 观察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化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5,P<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6,P>0.05).结论 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段捷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给予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后2组PEF、FEV1、FEV1/FVC指标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为(0.36±0.17)次/人少于对照组的(1.63±0.57)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减少COPD稳定期患者的疾病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
作者:仇芝;黄晋博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合理用药质量改进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医院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处方共315份,2017年1-12月医院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处方共276份,2017年制定合理用药改进对策,优化适应证选择、基于药代动力学调整给药方式、血药浓度监测方式优化等.对比2016年与2017年的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学活动开展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感染控制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 2017年剂量/疗程失当、不合理联用、品种失当、不合理用药的比例低于2016年,2017年药师参与、血药浓度监测、剂量调整的比例高于2016年,2017年感染痊愈时间短于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与2017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质量改进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缩短了痊愈时间.
作者:杨春源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微生物药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7年上报的66例抗微生物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抗微生物药ADR报告共涉及8类药品,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发生率高(39.39%);其次是头孢菌素类(19.70%).静脉滴注是引起抗微生物药ADR的主要给药途径(93.9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9.09%).结论 抗微生物药品合理应用是减少ADR发生的关键之一,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确保民众用药安全.
作者:熊鹏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本文对亳州中药饮片质量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在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以中药饮片生产为重点,总结了中药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监管、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作者:陈群;王险峰;殷玉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前,环境污染、药品滥用、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造成肾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CNI )他克莫司( FK506 )、环孢素A ( CsA)是临床常用的抗排异药物,但长期使用可导致急、慢性及剂量依赖性肾毒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无肾毒性的替代药.西罗莫司(sirolimus,SRL)昔称雷帕霉素(rapamycin,RPM),是一种新型、强效、低毒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肾移植物的排异反应,其与胞浆蛋白结合后不会抑制钙调磷酸酶,因而可完全避免CNI的肾毒性,是器官移植后出现肝、肾功能不全或 CNI不能达到理想药物浓度时的佳选择之一. 本文查阅近期国内外文献,对SRL的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伟霞;张翠欣;唐霄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腹泻、感染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时不管采用霉酚酸酯还是环磷酰胺联合激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差异不大,但霉酚酸酯治疗24 h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均优于环磷酰胺治疗.
作者:方艳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收集上报的98例ADR报告,分析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结果 抗感染药物和造影诊断剂引发的ADR多,累及的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结论 为减少ADR,提高用药安全性,应重点监测抗感染药物、造影诊断剂,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张琳;徐源;张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 临床症状主要有眼痛、流泪、畏光、异物感、视物模糊,眼部体征主要有睫状肌充血、角膜知觉减退、角膜浸润. 近几年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因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及疟疾等热性病变所引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且病毒潜伏在角膜内皮层、角膜基质层及三叉神经节处,极易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症病例较多、对药物治疗易抵抗等临床特点,已成为当前棘手的眼病之一,且临床上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也不尽相同,下面笔者对本病的中西医治疗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庞荣;马军玲;王新玲;孙丽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中药饮片制备过程中采用不同防霉管理方法 的防霉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采购的中药饮片其中普通饮片、颗粒饮片、粉末饮片各40例.根据制备过程中的灭菌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乙醇蒸汽灭菌法,对照组采用紫外线灭菌法,比较2组中药饮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防霉管理后的防霉效果.结果 2组中药饮片采用不同方法防霉处理后储藏3个月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霉变情况.研究组第3个月中药饮片总霉变率为15.0%(9/6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20/60),研究组第3个月普通饮片霉变率为20.0%(4/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1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饮片制备过程中采用不同灭菌技术的防腐效果差异显著,防腐管理需综合考虑灭菌技术的优缺点、中药饮片外形、药效成分性质及贮藏时间,才能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稳定性、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叶铭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医院急诊处方的质量,从而提高药物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医院急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从2017年抽取急诊处方1200张,依照《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规文件评价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规范性.结果 使用注射剂处方360张(30.00%),使用抗菌药处方283张(23.58%);不合理处方160张(13.33%).结论 通过监督管理干预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奖惩措施,医院急诊处方质量有一定进步和提高,基本符合处方管理指标要求,同时也要认识到急诊处方仍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仍然要重视处方点评分析工作,积极重视和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作者:周建强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物治疗,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国内外文献,结合患儿病情,建议医师采用达肝素钠抗凝治疗和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治疗,并行治疗效果评价、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好转,未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并于入院第17天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可协助医师及时优化治疗方案,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方灵芝;杨雪;董磊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中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药剂科门诊中药调剂存在问题的中药饮片处方52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52张处方调剂存在问题包括错配、漏配、多配、药物规格选择错误、划价错误及其他问题.其中中药处方问题20张(38.46%),调剂过程的问题18张(34.62%),中药质量问题14张(26.92%).结论 在中药调剂中影响调剂质量的问题较多,应注意加强人员技能培养,提升调剂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药材的管理,降低中药调剂问题.
作者:庄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需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日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肢动发生率及VAS评分、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AP高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均相对较好,基本无不良反应发生,但在镇痛效果与相关指标稳定性上,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毓铭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养心定悸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心综合征(CCS)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8月在医院就诊的CCS心律失常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养心定悸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心率变异性(HR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DNN、SDANN、rMMSD、PNN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DNN、SDANN、rMMSD、PNN50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西药治疗CCS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可降低NIHSS评分,升高ADL评分,改善心率变异性,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龙海泳;渠爱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l(Apo A1)、载脂蛋白B(Apo 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Apo A1、Apo B、LDL-C、hs-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辛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的调脂、抗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丽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人血丙种球蛋白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观察组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变化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药效相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较快.
作者:徐清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急诊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阿托品使用情况、导泻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阿托品总量、阿托品化用量均少于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运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力及心理状态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1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9,P<0.05).结论 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减少毒物刺激肠道,避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这对于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永春;张玉雄;张炎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我院门急处方质量及存在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10月我院门急诊处方共1825张,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在1825张抽查处方中,合理处方1765张,不合理处方60张,处方合格率为96.71%.结论 我院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医疗机构应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余文惠;赖荣芬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实施对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32±1.25)d短于对照组的(21.35±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89,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应用.
作者:周克兵;邓立普;刘成;姚泓屹;曹昕 刊期: 201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