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芝;黄晋博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82例退药处方原因与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门诊退药事件82例,对所有的退药申请单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退药的品种类型、相关科室及退药的原因等进行分类、整理和记录.结果 82例退药事件原因如下:(1)药品因素40例(48.78%):药物不良反应30例、药房供应短缺4例、药品接近有效期4例、收费错误2例;(2)医师因素22例(26.83%):医师处方错误5例、同类药品重复开药5例、未注意药物配伍禁忌4例、患者收治入院4例、沟通不足4例;(3)患者因素20例(24.39%):自认为不良反应多不愿使用10例、服药依从性差6例、费用问题2例、家中有备药2例.结论 导致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较复杂,要求临床医师和药师针对退药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从而大限度降低门诊药房的退药率,实现药物治疗的合理、经济、有效、安全.
作者:徐晓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通过了解我院药占比超标科室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期进一步降低全院药占比,从而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我院临床药师2017年2-10月随机抽取每月药占比超标科室病例5份,共抽取1010份,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统计、分析.结果 抽查的1010份病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病例共282份,占27.92%.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无理由超说明书用药、营养辅助类药物使用不合理、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PPI制剂使用不合理、药物剂量和规格选择不合理等.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药占比超标科室病例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有效降低药占比.
作者:詹菊;娄伦美;熊德庆;欧阳苍鸿;陈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建立医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评价标准,并对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的临床用药进行专项点评,为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使用人血白蛋白治疗的住院患者972例,分析患者人血白蛋白使用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配伍禁忌等.结果 医院人血白蛋白用药合理616例,合理率为63.37%;不合理用药356例,不合理率为36.63%,主要表现为血清蛋白≥25 g/L 200例(56.18%),病程中未记录用药原因72例(20.22%),当作营养补充剂32例(8.99%),用法用量不合理28例(7.87%),其他24例(6.74%).结论 医院人血白蛋白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需加强管理,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和积累合理使用白蛋白的循证医学证据,规范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
作者:杨玉仙;法艳梅;钱垚鑫;黄兴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转移性胃癌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低于对照组的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4,P<0.05).结论 对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胃癌患者给予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与配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英雪;陈丽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 临床症状主要有眼痛、流泪、畏光、异物感、视物模糊,眼部体征主要有睫状肌充血、角膜知觉减退、角膜浸润. 近几年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因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及疟疾等热性病变所引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且病毒潜伏在角膜内皮层、角膜基质层及三叉神经节处,极易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症病例较多、对药物治疗易抵抗等临床特点,已成为当前棘手的眼病之一,且临床上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也不尽相同,下面笔者对本病的中西医治疗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庞荣;马军玲;王新玲;孙丽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物治疗,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国内外文献,结合患儿病情,建议医师采用达肝素钠抗凝治疗和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治疗,并行治疗效果评价、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好转,未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并于入院第17天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可协助医师及时优化治疗方案,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方灵芝;杨雪;董磊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替扎尼定片佐治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医治的帕金森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多巴比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扎尼定片.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2,P<0.05).治疗前2组患者Webster、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ebster、UPDR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扎尼定片佐治帕金森病能提高疗效,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障碍,缓解疼痛,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开圣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点评我院门诊处方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改进措施以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 2017年1-12月每月抽取5、15、25日处方各20张,共72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医学文献及相关规定等对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720张门诊处方中合格处方690张(95.83%),不合理处方30张(4.17%),其中不规范处方(处方无诊断或诊断不明确、处方缺项、超量)6张,占不合理处方20.00%;不适宜处方(适应证、用药途径、用量、联合用药、遴选药品、诊断与用药等不适宜、重复用药)22张,占不合理处方73.33%;超常处方2张,占不合理处方6.67%.结论 门诊西药房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临床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葛慧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给予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后2组PEF、FEV1、FEV1/FVC指标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为(0.36±0.17)次/人少于对照组的(1.63±0.57)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减少COPD稳定期患者的疾病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
作者:仇芝;黄晋博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急诊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阿托品使用情况、导泻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阿托品总量、阿托品化用量均少于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运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力及心理状态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1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9,P<0.05).结论 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减少毒物刺激肠道,避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这对于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永春;张玉雄;张炎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对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CPB)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其中乌司他丁组(A组)在体外循环开始时给予乌司他丁30万U,氨甲环酸组(B组)在体外循环开始时给予氨甲环酸1000 mg,对照组(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 ml.比较3组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12 h(T2)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手术结束回ICU后6 h、12 h、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及术中输血量.结果 3组T0时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1、T2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1、T2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6 h、12 h、24 h胸腔引流量及红细胞悬液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均可明显抑制CPB引起的纤溶系统过度激活,降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术后失血量与输血量,且二者作用相似.
作者:李红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肾功能不全女性患者介入诊治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0月在医院行介入诊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肾功能不全的女性患者104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536例和对照组510例.试验组患者每晚顿服瑞舒伐他汀10 mg,术前服用≥2 d,服用至介入诊治术后3 d,共≥5 d,对照组患者术前未曾口服瑞舒伐他汀,术后72 h内也禁止口服他汀类药物,72 h后,2组患者均可服用瑞舒伐他汀或其他他汀类药物.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线、术后72 h内CIN发生率及1个月内其他终点事件.结果 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介入诊治相关指标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CIN 11例,发生率为2.05%;对照组患者发生CIN 27例,发生率为5.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1个月随访,试验组发生复合终点事件18例,发生率为3.36%,对照组发生复合终点事件22例,发生率为4.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但试验组有减少的趋势.2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降低糖尿病并发肾功能不全女性患者介入诊治术后CIN的发生率,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朱红昌;邱菊;王士富;张汝敏;王守君;张伟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总结与评价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在医院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医院药学教学中的日常教学工作与PBL教学法的结合,分析医院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结果 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PBL教学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实习教学方法.结论 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PBL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医院药学实习教学的质量.
作者:刘育青;韩兆欢;赵兴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8日-2017年6月18日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脐血流RI值、脐血流S/D值、血黏度、血细胞压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脐血流RI、脐血流S/D值、血黏度、血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脐血流RI、脐血流S/D值、血黏度、血细胞压积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治疗效果较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运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人血丙种球蛋白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观察组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变化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药效相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较快.
作者:徐清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传统外科手术与腹腔镜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老年患者101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肝功能指标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经腹腔镜术治疗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5,P=0.020).结论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尤其适合高龄及耐受力差的人群.
作者:艾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患者,女, 78 岁,务农. 因突发言语不利、右侧肢体乏力2 d于2018年1月30日入院. 既往体健. 体检:T 37.7 ℃, P 110 次/min,R 18次/min,BP 140/100 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轮椅推入病房,体型消瘦,表情淡漠,查体欠合作. 口唇红润,颈静脉无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音正常,心律绝对不齐,心率120 次/min,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右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体:言语不利,伸舌不合作,双侧鼻唇沟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震( -),余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2级,右侧肢体浅感觉减退,余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 辅助检查:颅脑CT左侧颞、顶叶脑梗死并部分软化灶,脑干、右侧放射冠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 心电图心房纤颤伴快室率,ST-T改变,左室高电压( Q-T间期0.30 s). 血常规红细胞3.22 ×1012/L,血红蛋白103 g/L;钾3.4 mmol/L;C反应蛋白10.6 mg/L;肝功能间接胆红素24.6 mmol/L,总蛋白58 g/L,球蛋白18 g/L;肾功能、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D-二聚体、脑钠肽、肌钙蛋白正常. 诊断:1.急性脑梗死;2.冠心病;3.心房纤颤.
作者:金玲;聂明攀;潘敏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中药饮片制备过程中采用不同防霉管理方法 的防霉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采购的中药饮片其中普通饮片、颗粒饮片、粉末饮片各40例.根据制备过程中的灭菌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乙醇蒸汽灭菌法,对照组采用紫外线灭菌法,比较2组中药饮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防霉管理后的防霉效果.结果 2组中药饮片采用不同方法防霉处理后储藏3个月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霉变情况.研究组第3个月中药饮片总霉变率为15.0%(9/6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20/60),研究组第3个月普通饮片霉变率为20.0%(4/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1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饮片制备过程中采用不同灭菌技术的防腐效果差异显著,防腐管理需综合考虑灭菌技术的优缺点、中药饮片外形、药效成分性质及贮藏时间,才能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稳定性、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叶铭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2组PAN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分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剑峰;邹锦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分析生命体征(CRBP)评估法与早期预警(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9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RBP评估法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四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和监测.比较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对于潜在危险患者和普通患者,采用CRBP评估法评估的结果与MEWS评分<5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极危重患者,CRBP法评估结果与MEWS法评估>5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16,P<0.01).结论 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均具有较佳的效果,其中CRBP评估法较简单无需进行评分,与MEWS评分法相比,更加适合急诊急救,可尽快反映疾病危重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伟 刊期: 201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