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PBL教学法在医院药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刘育青;韩兆欢;赵兴辉

关键词:临床药学, PBL教学法, 实习教学
摘要:目的 总结与评价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在医院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医院药学教学中的日常教学工作与PBL教学法的结合,分析医院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结果 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PBL教学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实习教学方法.结论 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PBL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医院药学实习教学的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中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药剂科门诊中药调剂存在问题的中药饮片处方52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52张处方调剂存在问题包括错配、漏配、多配、药物规格选择错误、划价错误及其他问题.其中中药处方问题20张(38.46%),调剂过程的问题18张(34.62%),中药质量问题14张(26.92%).结论 在中药调剂中影响调剂质量的问题较多,应注意加强人员技能培养,提升调剂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药材的管理,降低中药调剂问题.

    作者:庄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完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行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意外情况,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5,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9,P<0.05).结论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良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好、疼痛轻,且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鸿亮;马系国;伊秋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腹泻、感染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时不管采用霉酚酸酯还是环磷酰胺联合激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差异不大,但霉酚酸酯治疗24 h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均优于环磷酰胺治疗.

    作者:方艳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采取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5,P<0.05).治疗前2组FEV1、FVC及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VC及PEF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陈雨燕;刘宏波;罗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PBL教学法的应用初探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神经内科2014-2017级实习护理生36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各18名,A组实施PBL教学法,B组实施常规教学方法,对比2组学生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及对教学效果满意率.结果 A组学生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高于B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率为100.00%高于B组的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际操作成绩,还可提高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率,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田娜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2组PAN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分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剑峰;邹锦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平均动脉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平均动脉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86例临床资料,将2016年1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孕妇14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1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孕妇146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单独采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硝苯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母婴结局、平均动脉压和24 h尿蛋白.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9%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24 h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24 h尿蛋白均降低,试验组的平均动脉压和24 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效果较好,且能改善孕妇平均动脉压和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彬彬;黄秀敏;张莉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骨水泥型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9例,均采用骨水泥型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身体骨骼功能恢复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安全愈合伤口,未发生伤口感染或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治疗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及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的活动度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官德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莫西沙星引起精神异常1例

    莫西沙星是新一代广谱8-甲氧基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呼吸道组织和分泌物(如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衬液、肺泡巨噬细胞及肺组织)中的浓度均明显超过其在血液中的浓度[1].莫西沙星对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菌均有作用. 由于莫西沙星抗菌谱广、肺部亲和力高,在呼吸内科广泛使用,相应的不良反应也增加,尤其是精神异常方面,多见报道[2]. 本文对莫西沙星引起的精神异常1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莫西沙星提供参考.

    作者:吴维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持续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9月1日在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200名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检验结果 存在误差的标本份数,比较不同测定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下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抗凝剂浓度下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结果200份标本中出现误差30份(15.00%),常见误差原因包括保存不当(36.67%)、抗凝剂浓度不合格(26.67%)、采集时间不合理(23.33%)、送检时间过长(10.00%)、体检者自身原因(3.33%);不同测定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下测得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剂浓度为2.8 mg/ml条件下的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高于抗凝剂浓度为1.6 mg/ml条件下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时间、保存温度、抗凝剂浓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有效预防误差.

    作者:邓瑰丽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肝病患者甲胎蛋白(AF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确诊的肝病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疾病类型分为A组(肝癌)28例,B组(肝硬化)31例,C组(慢性肝炎)43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30名作为D组.比较A组、B组、C组及D组4组AFP、TP、ALB、SOD水平变化,A组、B组及C组观察3组肝病患者采用AFP、TP、ALB、SOD单独检测及四项联合检测时阳性率.结果 A组、B组、C组AFP水平高于D组;ALB及SDD水平均低于D组;A组、B组TP水平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FP、TP、ALB、SOD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B组、C组,且B组高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健康人,肝病患者存在明显AFP、TP、ALB、SOD水平异常,且联合检测对监测肝病进程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肖宇宏;冯静波;苗勤;杨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通过双盲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彭演国;季学成;李微微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开放式病房管理,对照组采用封闭式病房管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用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HAMD)对2组患者入院时、治疗院1个月、出院时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分,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激惹、精神病性表现及抑郁等因子进行观察并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5).治疗1个月后与出院时2组患者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出院时2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评分均升高,激惹、精神病性表现及抑郁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病房管理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罗碧丹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生命体征评估法与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生命体征(CRBP)评估法与早期预警(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9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RBP评估法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四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和监测.比较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对于潜在危险患者和普通患者,采用CRBP评估法评估的结果与MEWS评分<5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极危重患者,CRBP法评估结果与MEWS法评估>5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16,P<0.01).结论 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均具有较佳的效果,其中CRBP评估法较简单无需进行评分,与MEWS评分法相比,更加适合急诊急救,可尽快反映疾病危重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专门的小组总结分析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56730例患者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的原因,对2017年7月-2018年1月的57320门诊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并制订持续质量改进目标进行实施.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调查门诊患者预约挂号失约率及满意度.结果 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在实施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后,由原来16.60%降低到8.00%,患者对门诊满意度由89.20%上升至9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预约挂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我院2017年66例抗微生物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抗微生物药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7年上报的66例抗微生物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抗微生物药ADR报告共涉及8类药品,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发生率高(39.39%);其次是头孢菌素类(19.70%).静脉滴注是引起抗微生物药ADR的主要给药途径(93.9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9.09%).结论 抗微生物药品合理应用是减少ADR发生的关键之一,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确保民众用药安全.

    作者:熊鹏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化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5,P<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6,P>0.05).结论 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段捷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126例急诊救治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急诊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阿托品使用情况、导泻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阿托品总量、阿托品化用量均少于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运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力及心理状态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1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9,P<0.05).结论 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减少毒物刺激肠道,避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这对于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永春;张玉雄;张炎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给予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后2组PEF、FEV1、FEV1/FVC指标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为(0.36±0.17)次/人少于对照组的(1.63±0.57)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减少COPD稳定期患者的疾病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

    作者:仇芝;黄晋博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98例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收集上报的98例ADR报告,分析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结果 抗感染药物和造影诊断剂引发的ADR多,累及的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结论 为减少ADR,提高用药安全性,应重点监测抗感染药物、造影诊断剂,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张琳;徐源;张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