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

邓瑰丽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解决策略
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持续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9月1日在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200名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检验结果 存在误差的标本份数,比较不同测定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下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抗凝剂浓度下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结果200份标本中出现误差30份(15.00%),常见误差原因包括保存不当(36.67%)、抗凝剂浓度不合格(26.67%)、采集时间不合理(23.33%)、送检时间过长(10.00%)、体检者自身原因(3.33%);不同测定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下测得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剂浓度为2.8 mg/ml条件下的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高于抗凝剂浓度为1.6 mg/ml条件下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时间、保存温度、抗凝剂浓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有效预防误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98例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收集上报的98例ADR报告,分析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结果 抗感染药物和造影诊断剂引发的ADR多,累及的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结论 为减少ADR,提高用药安全性,应重点监测抗感染药物、造影诊断剂,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张琳;徐源;张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中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药剂科门诊中药调剂存在问题的中药饮片处方52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52张处方调剂存在问题包括错配、漏配、多配、药物规格选择错误、划价错误及其他问题.其中中药处方问题20张(38.46%),调剂过程的问题18张(34.62%),中药质量问题14张(26.92%).结论 在中药调剂中影响调剂质量的问题较多,应注意加强人员技能培养,提升调剂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药材的管理,降低中药调剂问题.

    作者:庄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126例急诊救治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急诊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阿托品使用情况、导泻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阿托品总量、阿托品化用量均少于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运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力及心理状态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1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9,P<0.05).结论 大黄联合芒硝导泻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减少毒物刺激肠道,避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这对于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永春;张玉雄;张炎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临床药师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物治疗,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国内外文献,结合患儿病情,建议医师采用达肝素钠抗凝治疗和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治疗,并行治疗效果评价、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好转,未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并于入院第17天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可协助医师及时优化治疗方案,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方灵芝;杨雪;董磊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开放式病房管理,对照组采用封闭式病房管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用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HAMD)对2组患者入院时、治疗院1个月、出院时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分,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激惹、精神病性表现及抑郁等因子进行观察并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5).治疗1个月后与出院时2组患者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出院时2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评分均升高,激惹、精神病性表现及抑郁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病房管理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罗碧丹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生命体征评估法与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生命体征(CRBP)评估法与早期预警(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9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RBP评估法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四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和监测.比较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对于潜在危险患者和普通患者,采用CRBP评估法评估的结果与MEWS评分<5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极危重患者,CRBP法评估结果与MEWS法评估>5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16,P<0.01).结论 CRBP评估法与MEWS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均具有较佳的效果,其中CRBP评估法较简单无需进行评分,与MEWS评分法相比,更加适合急诊急救,可尽快反映疾病危重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治疗,试验组先给予阿托品治疗,达到阿托品化后再给予长托宁治疗.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中毒持续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0,P<0.05).试验组中毒持续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1,P<0.05).结论 先给予阿托品治疗,达到阿托品化后再给予长托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三联技术治疗肝脾不和型腹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刮痧、腹部按摩、中药热奄包三联技术综合治疗肝脾不和型腹胀的疗效.方法 将肝脾不和型腹胀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刮痧、腹部按摩、中药热奄包三联技术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腹部按摩.比较2组临床疗效、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刮痧、腹部按摩、中药热奄包三联技术综合疗法治疗肝脾不和型腹胀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丽云;林益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莫西沙星引起精神异常1例

    莫西沙星是新一代广谱8-甲氧基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呼吸道组织和分泌物(如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衬液、肺泡巨噬细胞及肺组织)中的浓度均明显超过其在血液中的浓度[1].莫西沙星对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菌均有作用. 由于莫西沙星抗菌谱广、肺部亲和力高,在呼吸内科广泛使用,相应的不良反应也增加,尤其是精神异常方面,多见报道[2]. 本文对莫西沙星引起的精神异常1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莫西沙星提供参考.

    作者:吴维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在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对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CPB)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其中乌司他丁组(A组)在体外循环开始时给予乌司他丁30万U,氨甲环酸组(B组)在体外循环开始时给予氨甲环酸1000 mg,对照组(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 ml.比较3组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12 h(T2)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手术结束回ICU后6 h、12 h、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及术中输血量.结果 3组T0时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1、T2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1、T2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6 h、12 h、24 h胸腔引流量及红细胞悬液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均可明显抑制CPB引起的纤溶系统过度激活,降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术后失血量与输血量,且二者作用相似.

    作者:李红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转移性胃癌患者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转移性胃癌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低于对照组的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4,P<0.05).结论 对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胃癌患者给予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与配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英雪;陈丽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亳州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对策

    本文对亳州中药饮片质量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在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以中药饮片生产为重点,总结了中药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监管、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作者:陈群;王险峰;殷玉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日-2018年2月1日在医院确诊的贫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分为溶血性贫血42例(观察1组)和缺铁性贫血42例(观察2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液检验结果 .结果观察1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检验有利于鉴别诊断贫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受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化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5,P<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6,P>0.05).结论 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热炎宁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段捷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点评我院门诊处方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改进措施以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 2017年1-12月每月抽取5、15、25日处方各20张,共72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医学文献及相关规定等对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720张门诊处方中合格处方690张(95.83%),不合理处方30张(4.17%),其中不规范处方(处方无诊断或诊断不明确、处方缺项、超量)6张,占不合理处方20.00%;不适宜处方(适应证、用药途径、用量、联合用药、遴选药品、诊断与用药等不适宜、重复用药)22张,占不合理处方73.33%;超常处方2张,占不合理处方6.67%.结论 门诊西药房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临床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葛慧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案例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案例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5级护理学两个班级138名护生,采用随机抽选法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48名接受案例教学法,常规组90名接受传统护理教学法.比较2组终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法的评价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生的终考核平均成绩及护生对教学工作的各项评价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护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翔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l(Apo A1)、载脂蛋白B(Apo 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Apo A1、Apo B、LDL-C、hs-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辛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的调脂、抗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丽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激光联合多乐氟治疗重度磨耗所致牙本质过敏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多乐氟治疗重度磨耗所致的牙本质过敏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重度磨耗所致的牙本质过敏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纯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多乐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即刻、第1个月、第3个月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即刻总有效率为93.33%,第1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6.67%,第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3.33%,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70.00%、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联合多乐氟治疗重度磨耗所致的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可缓解患者的牙齿刺激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郑燕芬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患者27例的随访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存活26例,死亡1例,围术期病死率为3.7%.由于左下肢缺血性坏死进行截肢处理1例,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脑功能障碍1例,Ⅰ型内漏1例.术后随访12个月假腔显著缩小或完全吸收6例,其他患者假腔呈缩小趋势,主动脉大平均直径未出现明显恢复迹象.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腔内修复术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术后效果较好,假腔内血栓形成率较高,不会出现较多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铃雄;张旭明;阮成梅;薛锦秋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哺乳期用药安全性评估方式的研究进展

    哺乳期是特殊时期,由于涉及新生儿,哺乳期用药需要相当谨慎.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的努力,目前有大量证据表明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婴儿均有益. 然而,由于缺乏临床试验数据,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哺乳期用药内容存在标示不足或不明确的现象[1] ,直接从临床上获取哺乳期患者安全用药的信息量又非常少[2]. 如何在促进合理用药和母乳喂养之间权衡,是临床面临的难题. 本文综述除说明书以外的多种哺乳期用药安全性评估的方式,以期给予临床获取科学可靠用药信息得途径,避免不必要的暂停哺乳.

    作者:郑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