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彬彬;黄秀敏;张莉莉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全程护理效果.方法 将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溶栓成功率、内瘘再通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溶栓成功率为82.9%(29/35),对照组溶栓成功率为77.1%(27/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观察组内瘘再通率为88.6%(31/35)高于对照组的60.0%(21/35)(χ2=7.48,P<0.05).观察组患者便潜血、牙龈出血、鼻出血及局部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经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结合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素敏;陈银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治疗组134例和常规治疗组116例.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病毒治疗,比较2组肝功能好转情况、肝纤维化好转情况及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BIL、AST、ALT水平均降低,且综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Ⅳ、PCⅢ、HA水平均降低,且综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患者病死率及肝癌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能使其预后及转归获得改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银平;林承春;俞剑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患者,女,49岁. 因外伤致右腕部、左肩部肿痛活动受限2 h,于2016年12月7日入院,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体检:T 36.6℃,P 95次/min,R 20次/min,BP 128/90 mmHg (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可,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脊柱正中无畸形,生理曲度存在,下肢正常. 右腕部肿胀,畸形,有压痛、叩击痛,触及明显骨擦音、骨擦感,右腕关节活动受限,右手指末端感觉、血运可.
作者:黄玉美;罗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2组PAN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分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剑峰;邹锦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抗N-甲基-M-天冬氨酸( 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该病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神经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不自主运动等,可伴有发热,是一种与NMDA受体相关且对治疗有良好反应的脑炎[1] ,血及脑脊液中可检测到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 目前报道中以女性患者多见,其中有大部分伴有畸胎瘤,笔者在天坛医院学习期间,见到的3 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均为青年男性,且不伴有畸胎瘤,与以往报道常见为女性患者有所不同,现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雷爱弟;蔡金乐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医院急诊处方的质量,从而提高药物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医院急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从2017年抽取急诊处方1200张,依照《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规文件评价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规范性.结果 使用注射剂处方360张(30.00%),使用抗菌药处方283张(23.58%);不合理处方160张(13.33%).结论 通过监督管理干预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奖惩措施,医院急诊处方质量有一定进步和提高,基本符合处方管理指标要求,同时也要认识到急诊处方仍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仍然要重视处方点评分析工作,积极重视和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作者:周建强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9.32±1.95)d短于对照组的(12.53±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OMA-β、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OMA-β均较治疗前增高,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2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等,安全可靠,可使患者血糖更快达标.
作者:祁亚郁;张庙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对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CPB)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其中乌司他丁组(A组)在体外循环开始时给予乌司他丁30万U,氨甲环酸组(B组)在体外循环开始时给予氨甲环酸1000 mg,对照组(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 ml.比较3组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12 h(T2)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手术结束回ICU后6 h、12 h、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及术中输血量.结果 3组T0时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1、T2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1、T2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6 h、12 h、24 h胸腔引流量及红细胞悬液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均可明显抑制CPB引起的纤溶系统过度激活,降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术后失血量与输血量,且二者作用相似.
作者:李红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人血丙种球蛋白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观察组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变化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药效相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较快.
作者:徐清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治疗,试验组先给予阿托品治疗,达到阿托品化后再给予长托宁治疗.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中毒持续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0,P<0.05).试验组中毒持续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1,P<0.05).结论 先给予阿托品治疗,达到阿托品化后再给予长托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替扎尼定片佐治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医治的帕金森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多巴比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扎尼定片.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2,P<0.05).治疗前2组患者Webster、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ebster、UPDR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扎尼定片佐治帕金森病能提高疗效,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障碍,缓解疼痛,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开圣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养心定悸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心综合征(CCS)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8月在医院就诊的CCS心律失常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养心定悸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心率变异性(HR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DNN、SDANN、rMMSD、PNN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DNN、SDANN、rMMSD、PNN50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西药治疗CCS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可降低NIHSS评分,升高ADL评分,改善心率变异性,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龙海泳;渠爱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收集上报的98例ADR报告,分析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结果 抗感染药物和造影诊断剂引发的ADR多,累及的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结论 为减少ADR,提高用药安全性,应重点监测抗感染药物、造影诊断剂,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张琳;徐源;张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肝病患者甲胎蛋白(AF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确诊的肝病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疾病类型分为A组(肝癌)28例,B组(肝硬化)31例,C组(慢性肝炎)43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30名作为D组.比较A组、B组、C组及D组4组AFP、TP、ALB、SOD水平变化,A组、B组及C组观察3组肝病患者采用AFP、TP、ALB、SOD单独检测及四项联合检测时阳性率.结果 A组、B组、C组AFP水平高于D组;ALB及SDD水平均低于D组;A组、B组TP水平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FP、TP、ALB、SOD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B组、C组,且B组高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健康人,肝病患者存在明显AFP、TP、ALB、SOD水平异常,且联合检测对监测肝病进程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肖宇宏;冯静波;苗勤;杨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给予硝酸甘油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3.8%,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减少,持续时间均缩短,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24 h、48 h疼痛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白映涛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完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行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意外情况,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5,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9,P<0.05).结论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良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好、疼痛轻,且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鸿亮;马系国;伊秋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案例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5级护理学两个班级138名护生,采用随机抽选法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48名接受案例教学法,常规组90名接受传统护理教学法.比较2组终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法的评价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生的终考核平均成绩及护生对教学工作的各项评价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护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翔 刊期: 2018年第31期
本文对亳州中药饮片质量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在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以中药饮片生产为重点,总结了中药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监管、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作者:陈群;王险峰;殷玉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桂枝汤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11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桂枝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3%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P<0.05).结论 桂枝汤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荣乐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给予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腹泻消除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泻消除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CT、CR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较好,退热时间和腹泻消除时间较短,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发玉 刊期: 201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