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银平;林承春;俞剑伟
目的 分析来宾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水平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并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9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第一位为围生期因素(464例,占46.87%),第二位为感染性因素(203例,占20.51%),第三位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132例,占13.33%),第四位为母乳性黄疸(108例,占10.91%),第五位为ABO血型不合溶血(72例,占7.27%).经治疗后,治愈863例,好转75例,转诊46例,放弃治疗6例.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发病率高,其中围生期因素、感染因素、G6PD缺乏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感染,对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病情重的患儿积极完善G6 PD酶及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筛查,尽早干预,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预防胆红素脑病.
作者:许庆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物治疗,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国内外文献,结合患儿病情,建议医师采用达肝素钠抗凝治疗和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治疗,并行治疗效果评价、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好转,未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并于入院第17天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可协助医师及时优化治疗方案,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方灵芝;杨雪;董磊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采取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5,P<0.05).治疗前2组FEV1、FVC及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VC及PEF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陈雨燕;刘宏波;罗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通过了解我院药占比超标科室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期进一步降低全院药占比,从而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我院临床药师2017年2-10月随机抽取每月药占比超标科室病例5份,共抽取1010份,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统计、分析.结果 抽查的1010份病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病例共282份,占27.92%.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无理由超说明书用药、营养辅助类药物使用不合理、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PPI制剂使用不合理、药物剂量和规格选择不合理等.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药占比超标科室病例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有效降低药占比.
作者:詹菊;娄伦美;熊德庆;欧阳苍鸿;陈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神经内科2014-2017级实习护理生36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各18名,A组实施PBL教学法,B组实施常规教学方法,对比2组学生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及对教学效果满意率.结果 A组学生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高于B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率为100.00%高于B组的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际操作成绩,还可提高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率,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田娜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总结与评价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在医院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医院药学教学中的日常教学工作与PBL教学法的结合,分析医院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结果 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PBL教学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实习教学方法.结论 以临床药学为核心的PBL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医院药学实习教学的质量.
作者:刘育青;韩兆欢;赵兴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高血压患者88例,利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牛黄降压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SBP、DBP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低于对照组的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可显著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价格低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于实践当中.
作者:徐双银 刊期: 2018年第31期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出,药学服务模式逐渐转变,临床药师直接面向临床和患者并为其提供药学技术服务将是时代的发展. 本文为一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NSTEMI )患者,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此患者的治疗方案,运用所学的临床药学知识,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协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并全程实施药学监护,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药学服务,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莎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日-2018年2月1日在医院确诊的贫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分为溶血性贫血42例(观察1组)和缺铁性贫血42例(观察2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液检验结果 .结果观察1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检验有利于鉴别诊断贫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受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收集上报的98例ADR报告,分析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结果 抗感染药物和造影诊断剂引发的ADR多,累及的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结论 为减少ADR,提高用药安全性,应重点监测抗感染药物、造影诊断剂,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张琳;徐源;张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2组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后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结果 患者术后3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A组出现下肢DVT患者发生率为6%(3/50)低于B组的16%(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伤口引流量分别为(238.8±21.9)ml、(237.6±22.7)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7 d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E为4.38显著高于A组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有效率保持不变,将药费下降10%,对2种预防方案再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B组C/E为3.95高于A组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栓塞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并且其经济学指标占明显优势,建议其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推广应用.
作者:郄素会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状况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精神药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医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106668张,以WHO推荐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与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二类精神药品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DDDs排列前3位的是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和右佐匹克隆.11种药品的DUI均<1.0,但右佐匹克隆和唑吡坦的DUI分别为0.98和0.89,接近1,有滥用的倾向.结论 医院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状况基本合理,但仍有不合理之处,个别药品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使精神药品使用趋于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陈志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人血丙种球蛋白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观察组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变化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药效相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较快.
作者:徐清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戊酸雌二醇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效果.方法 将绝经后进行取环手术的妇女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手术前不使用药物,只采取常规手术取环,观察组在手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戊酸雌二醇.对2组的节育器取出结果 均进行观察记录,记录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节育器取出成功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绝经后妇女进行取环时,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戊酸雌二醇方案后进行手术的不良反应更少、取环更容易.
作者:何品姝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方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手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症状消失,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吴华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替扎尼定片佐治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医治的帕金森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多巴比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扎尼定片.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2,P<0.05).治疗前2组患者Webster、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ebster、UPDR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扎尼定片佐治帕金森病能提高疗效,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障碍,缓解疼痛,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开圣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完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行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意外情况,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5,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9,P<0.05).结论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良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好、疼痛轻,且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鸿亮;马系国;伊秋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给予硝酸甘油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3.8%,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减少,持续时间均缩短,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24 h、48 h疼痛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白映涛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建立ICU超剂量谷红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成品输液于室内(约25℃)光照下放置24 h,考察ICU超剂量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以谷红注射液成品输液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外观、不溶性微粒、pH值变化情况为指标,对该成品输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各成品输液于24 h均为深红棕色澄清溶液,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浑浊及沉淀;不溶性微粒超出药典规定范围;其4种有效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该超剂量谷红注射液成品输液于24 h稳定性明显欠佳,该用药不合理,故不建议ICU超剂量用谷红注射液.
作者:陈娟;周晔;陈伟华;李宵;佘晨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专门的小组总结分析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56730例患者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的原因,对2017年7月-2018年1月的57320门诊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并制订持续质量改进目标进行实施.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调查门诊患者预约挂号失约率及满意度.结果 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在实施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后,由原来16.60%降低到8.00%,患者对门诊满意度由89.20%上升至9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预约挂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