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民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确诊患者52例,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项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果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汝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10%,高于对照组的34.1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同时还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韩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36.00%(P<0.01).结论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晚期癌症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并进行就诊的晚期癌症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应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对疼痛的影响,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镇痛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度以上缓解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便秘、呕吐、恶心、眩晕以及幻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低于对照组的21.1%(P<0.05).结论 针对晚期癌症患者选择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提高止痛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丽芬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使用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甲硝唑治疗的50例纳入对照组,接受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的53例纳入观察组.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性激素的变化情况,随访半年统计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治疗后,2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 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好,可帮助患者稳定性激素,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爱秀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与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74.47%(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血塞通联合治疗ACI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再出血率.方法 选取医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共28例,比较行套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再出血率.食管静脉套扎治疗后进行6个月随访,期间未再进行任何内镜下治疗,对不同时间段(1、3、6个月)的再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 28例患者随访6个月,1个月内再出血率3.6%,3个月内再出血率10.7%,6个月内再出血率17.9%.结论 针对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再出血率的比较,距离首次套扎时间越长再出血率越高,第3个月进行复查胃镜比较适当.
作者:黄丽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仅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观察组行急诊冠脉介入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比较2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3级为85.37%,高于对照组的46.34%(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方法,可改善患者血流情况,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炜;李彩凤;周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呼吸科诊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CD4+/CD8+水平检测)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能够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氧疗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血气分析指标,检测心率(HR)、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统计2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略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PaO2,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誉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方法,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张抗菌药物处方,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根据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效应动力学特征,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时间及用药方法.结果 处方点评筛查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7张,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4张、遴选药品不适宜2张、无特殊情况超用量1张,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率3.5%.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安全宣传及使用管理,以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保证给药准确性,保障患者用药疗效及安全.
作者:杨飞翔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予药学服务.比较2组疾病改善率、血糖水平、患者糖尿病用药知识知晓率与用药依从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改善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糖尿病用药知识知晓率与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31.11%(P<0.01).结论 药学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情况,提高患者对用药的认知和依从性,用药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冲;施亚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缓解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患者46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超前镇痛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5 mg/kg,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于麻醉前30 min和术毕2 h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水平.于术后2、4、6、10、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的镇静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2 h,2组外周血IL-6水平均升高,但超前镇痛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超前镇痛组术后2、4、6、10、24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4、6 h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可作为超前镇痛用药首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滨;祝祺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胎盘病理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医院分娩的291例早产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0例早产无胎膜早破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早产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并比较2组产妇的胎盘病理变化情况、妊娠结局.结果 经多元Logistics线性回归发现,流产史、妊娠期糖尿病、生殖道感染、宫颈机能不全、胎位异常是导致早产胎膜早破的主要危险因素.观察组的绒毛间质纤维化、绒毛膜羊膜炎、胎盘梗死、合体细胞结节增多、间质血管增多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剖宫产、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受到流产史、妊娠期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其胎盘病理变化以绒毛间质纤维化、绒毛膜羊膜炎等为主,易引发妊娠不良结局.
作者:任春霞;张少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药物性急性肾衰竭发病原因、用药情况以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药物性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用药情况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总结.结果 少尿型急性肾衰竭30例,非少尿型28例;其中抗生素所致26例,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10例,甘露醇所致8例,顺铂所致4例,辛伐他汀所致2例,造影剂所致2例,不明药物所致6例;患者经一系列对症治疗后,痊愈53例,转为慢性肾病5例.结论 药物性急性肾衰竭多由用药频率或用药剂量过大导致,为此临床用药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指标等具体情况而定,同时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患者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陈学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关联.方法 选取1000例孕妇,在孕早期(≤12周)测量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低血红蛋白组、正常血红蛋白组、高血红蛋白组,对比分析3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孕妇根据血红蛋白水平的不同分为100~109 g/L组、110~119 g/L组、120~129 g/L组、130~139 g/L组、≥140 g/L组,分析不同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孕妇1000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1例,发生率为6.10%;低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8.11%;正常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5.28%;高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7.39%.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140 g/L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110~119 g/L组孕妇;分为5组后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呈U型关系.结论 孕期将血红蛋白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能够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岳晏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诊断为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辅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患儿,及早进舱行高压氧治疗,可解除或减轻脑缺氧状态,对于肢体的恢复或脑功能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可大大降低伤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临床观察效果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以及大呼吸流速峰值(PE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发热、肺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水平较治疗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 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新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儿科感染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行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2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给药,对照组给予口服给药,观察2组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综合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消化系统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神经功能、听力功能方面不良反应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如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须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确保患儿用药安全,且静脉滴注给药可降低药物浓度和控制治疗时间,进而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吴品惠;钱晨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影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诊断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行宫颈锥切术的76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及宫颈锥切术后的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判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准确性,分析影响活检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绝经前与绝经后患者符合率分别为87.59%和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6,P<0.01);有宫颈治疗史与无宫颈治疗史的患者符合率分别为77.30%和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3,P<0.01);宫颈转化区完全可见及不完全可见患者符合率分别为86.20%和8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2,P>0.05).结论 患者绝经状态及是否有宫颈治疗史是影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宫颈转化区类型影响阴道镜下观察,但可通过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等提高活检准确率.
作者:汤雅玲;陈宝花;付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