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晏刚
目的 研究采用腺肽α辅治重症腹腔感染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腹腔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治疗.评估2组APACHEⅡ与胃肠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APACHEⅡ与胃肠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2组T淋巴细胞及IFN-γ、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胸腺肽α辅助治疗重症腹腔感染患者效果显著,患者病情及细胞免疫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火保;刘进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硅胶假体隆鼻术中联合应用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隆鼻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硅胶假体隆鼻术联合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对照组患者则行单纯硅胶假体隆鼻术塑形.术后调查所有患者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4.62%(P<0.05).结论 硅胶假体隆鼻术中联合应用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能显著降低隆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包裹性胸腔积液多指结核性胸膜炎未能及时诊断或未能合理治疗,胸腔产生胸水而胸水吸收慢引起胸膜肥厚粘连,从而形成纤维包裹[1]. 因胸腔积液被纤维组织包裹,一般药物很难渗入到积液中发挥作用,此时采用胸腔穿刺术治疗成为必要治疗手段. 近年来,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联合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良好效果[2] ,对不同剂量尿激酶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有争议. 本文通过使用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1例,分析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和尿激酶用量的选择.
作者:李杰;孙云;丁红丽;忻志鸣;陈燕茹;黄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诊断为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辅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患儿,及早进舱行高压氧治疗,可解除或减轻脑缺氧状态,对于肢体的恢复或脑功能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可大大降低伤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临床观察效果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行健康体检的40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儿童的骨密度值,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儿童体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会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6~7岁年龄组25羟维生素D不足率为6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6~7岁年龄组骨密度不足率为5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儿童中骨密度不足率要显著比25羟维生素D充足者高(P<0.05);6~7岁年龄段儿童的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只在一定年龄段存在相关性,临床需要结合两种检查结果为儿童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
作者:黄慧;毕颖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调强放疗(IMRT)与单药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2例均已确诊的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口服联合IMRT,对照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单药口服.观察比较2组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评价2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23.1%,高于对照组的3.8%(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为(8.9±1.8)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4±1.6)个月(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率为46.2%,高于对照组的11.5%(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耐受性尚可.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联合IMRT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任媛媛;金红松;许万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方法,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张抗菌药物处方,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根据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效应动力学特征,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时间及用药方法.结果 处方点评筛查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7张,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4张、遴选药品不适宜2张、无特殊情况超用量1张,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率3.5%.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安全宣传及使用管理,以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保证给药准确性,保障患者用药疗效及安全.
作者:杨飞翔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病原菌实施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的临床特征,为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90例,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病原菌检验方法的选择,对照组(45例):选择尿检方式完成检验工作,未对患者给予药敏试验;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开展药敏试验,合理完成微生物检验工作,对2组病原菌检测情况以及疾病治疗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病原菌检测情况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1或P<0.05),针对病原菌特征进行分析,主要为大肠埃希菌(97.78%),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5.56%);同对照组疾病治疗情况(总有效率为66.67%)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 临床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进行病原菌检验期间,合理选择微生物检验方法,病原菌特征主要体现为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两方面,并且可以使得系列病原菌检出率显著提高,确定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展开有效治疗,促进疗效提高以及早期康复.
作者:游元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比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实施不同治疗对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乳房表面美观评分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切口瘢痕、乳房形状、乳头乳晕感觉、色素沉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总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将微创手术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不仅能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少,还能提升乳房美观度,术后满意度高,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剑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2组均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64%(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佳,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症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患儿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HPV检测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门诊宫颈病变自愿要求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TCT检测组和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每组1000例.TCT检测组采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进行筛查,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采用高危型HPV检测进行筛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组不同检测方法下筛查阳性例数、病理阳性例数及阳性符合率.结果 TCT阳性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阳性符合率高于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结论 应用TCT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病变进行筛选,相对于HPV检测,检测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杨雪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与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74.47%(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血塞通联合治疗ACI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以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将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药物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小儿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43例.对照组静注0.9%氯化钠注射液,右美托咪定组静注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相关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右美托咪定组谵妄评分、Aon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右美托咪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 为了实现对误吸、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科学防范,提升小儿术后苏醒期的镇静程度,应将右美托咪定作为主要镇静药物.
作者:王雅端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对肿瘤患者止吐药物的医嘱点评,了解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师建议.方法 运用医院HIS系统和临床药学PASS系统,检索医院肿瘤科2017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医嘱病例711例,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科室711例中有605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其中410例、合计655例次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联合用药不恰当47.17%、超级别用药27.79%、用法与用量不合理15.88%及用药疗程不规范9.16%.结论 医院止吐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药师应及时进行医嘱点评及合理性分析,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成亚琴;尹文丽;王维忠;陈庆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儿科感染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行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2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给药,对照组给予口服给药,观察2组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综合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消化系统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神经功能、听力功能方面不良反应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如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须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确保患儿用药安全,且静脉滴注给药可降低药物浓度和控制治疗时间,进而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吴品惠;钱晨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血尿酸变化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纳入病例组,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与否分为高尿酸亚组(43例)和血尿酸正常亚组(43例),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各组血尿酸水平,并观察高血尿酸亚组与血尿酸正常亚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高血尿酸亚组和血尿酸正常亚组空腹血糖水平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血尿酸亚组空腹血糖水平较血尿酸正常亚组高(P<0.01).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显著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尿酸亚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发生率高于血尿酸正常亚组(P<0.05或P<0.01).结论 血尿酸水平监测可对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张木林;陈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取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采取VAS法对2组疼痛评分进行对比,采取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清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9.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红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以及大呼吸流速峰值(PE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发热、肺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水平较治疗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 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新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升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及医院的救治效果[1-3]. 而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抗生素药物输液已经成为急诊治疗中的重要治疗方法. 但对急诊患者使用抗生素输液时,却较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5]. 现选取我院采用抗生素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120例急诊输液患者,分析导致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评价其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钟琳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