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孙云;丁红丽;忻志鸣;陈燕茹;黄斌
目的 观察HPV检测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门诊宫颈病变自愿要求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TCT检测组和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每组1000例.TCT检测组采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进行筛查,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采用高危型HPV检测进行筛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组不同检测方法下筛查阳性例数、病理阳性例数及阳性符合率.结果 TCT阳性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阳性符合率高于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结论 应用TCT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病变进行筛选,相对于HPV检测,检测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杨雪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KO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关节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Lequesne指数、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量表(WOMAC)评分.结果 治疗后3个月,2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Lequesne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Lequesne指数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2组WOMAC评分中疼痛、僵硬、关节功能3个维度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均<0.01).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KOA患者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勋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硅胶假体隆鼻术中联合应用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隆鼻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硅胶假体隆鼻术联合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对照组患者则行单纯硅胶假体隆鼻术塑形.术后调查所有患者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4.62%(P<0.05).结论 硅胶假体隆鼻术中联合应用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能显著降低隆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以及大呼吸流速峰值(PE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发热、肺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水平较治疗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 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新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4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给予患侧胸壁及锁骨上野大分割照射,处方剂量43.5 Gy/15 f,2.9 Gy/f,观察放疗后近期疗效及早、晚期放射性损伤.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年局控率及生存率为100.0%,远处转移率16.7%.放疗后4例(8.3%)出现2级放射性皮肤反应,12例(25.0%)出现2级放射性食管黏膜反应,3例(6.2%)出现1级急性放射性肺炎,4例(8.3%)出现2级以上血液毒性,无发生肝肾损害的病例.至随访结束,未发生晚期放射性心脏病、肺炎及肺纤维化.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局部晚期患者,放疗采用单次剂量2.9 Gy,总剂量43.5 Gy的剂量分割,近期疗效及患者耐受性均良好,可考虑作为替代常规分割的方案选择.
作者:尤鑫;张秀珍;苏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处方点评后分析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12月份的门诊和急诊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存在不合理处方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经过7个月的临床干预后,用同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1~7月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率由5.63%下降到1.90%.结论 通过临床干预,我院的门诊和急诊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数明显减少,提高了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水平,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梁颖红;李莉;寇智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调强放疗(IMRT)与单药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2例均已确诊的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口服联合IMRT,对照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单药口服.观察比较2组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评价2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23.1%,高于对照组的3.8%(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为(8.9±1.8)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4±1.6)个月(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率为46.2%,高于对照组的11.5%(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耐受性尚可.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联合IMRT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任媛媛;金红松;许万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住院部药房处方点评对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 随机从医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住院部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中抽取360份作为研究对象,均由住院部药房药师进行实时审核,同时采用合理用药软件与人工点评相结合对处方点评,对比不合理处方检出率.结果 处方审核检出不合理处方9张(2.50%),处方点评除明确处方审核发现的9张不合理处方外,另发现新不合理处方8张(4.72%).样本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药品选择不适宜、诊断与用药不符、签名签章不规范.结论 处方点评能有效发现住院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能够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可靠依据,对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及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文婷;史红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以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将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药物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小儿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43例.对照组静注0.9%氯化钠注射液,右美托咪定组静注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相关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右美托咪定组谵妄评分、Aon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右美托咪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 为了实现对误吸、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科学防范,提升小儿术后苏醒期的镇静程度,应将右美托咪定作为主要镇静药物.
作者:王雅端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关联.方法 选取1000例孕妇,在孕早期(≤12周)测量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低血红蛋白组、正常血红蛋白组、高血红蛋白组,对比分析3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孕妇根据血红蛋白水平的不同分为100~109 g/L组、110~119 g/L组、120~129 g/L组、130~139 g/L组、≥140 g/L组,分析不同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孕妇1000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1例,发生率为6.10%;低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8.11%;正常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5.28%;高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7.39%.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140 g/L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110~119 g/L组孕妇;分为5组后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呈U型关系.结论 孕期将血红蛋白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能够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岳晏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再出血率.方法 选取医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共28例,比较行套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再出血率.食管静脉套扎治疗后进行6个月随访,期间未再进行任何内镜下治疗,对不同时间段(1、3、6个月)的再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 28例患者随访6个月,1个月内再出血率3.6%,3个月内再出血率10.7%,6个月内再出血率17.9%.结论 针对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再出血率的比较,距离首次套扎时间越长再出血率越高,第3个月进行复查胃镜比较适当.
作者:黄丽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往往缺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但临床科室的药品质量如果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会出现一些药品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用药安全[1].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科室的药品质量管理,促进临床科室的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原卫生部发布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2年版)》(下称《细则》) [2]中的相关要求,我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介入临床科室的药品质量管理,在药学部设立药品质量监控室,成立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制定临床科室相关的药品管理制度和检查标准,并在全院病区和备用药品的临床科室统一执行.通过药学部门的月度检查,医务部、院质控办、护理部和药学部的多部门联合季度督查,促进临床科室药品质量管理不断持续改进[3] ,在医院创建三级医院过程中,发挥了医院药事管理组织的作用,发挥了药学人员的专业特长,取得了一定成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蕾;丁红丽;叶根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对肿瘤患者止吐药物的医嘱点评,了解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师建议.方法 运用医院HIS系统和临床药学PASS系统,检索医院肿瘤科2017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医嘱病例711例,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科室711例中有605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其中410例、合计655例次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联合用药不恰当47.17%、超级别用药27.79%、用法与用量不合理15.88%及用药疗程不规范9.16%.结论 医院止吐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药师应及时进行医嘱点评及合理性分析,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成亚琴;尹文丽;王维忠;陈庆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 50例患儿中,围生期因素31例占62.0%;母乳性黄疸10例占20.0%;新生儿自身疾病因素8例占16.0%;病因未明确1例占2.0%.50例患儿接受对症治疗后,其临床治愈3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9/50).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81.35±20.13)μmol/L低于治疗前的(319.65±53.83)μmol/L.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病因中主要以围生期因素为常见,应加强围生期保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胎儿出生后做好防感染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李红娟;孙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行健康体检的40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儿童的骨密度值,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儿童体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会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6~7岁年龄组25羟维生素D不足率为6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6~7岁年龄组骨密度不足率为5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儿童中骨密度不足率要显著比25羟维生素D充足者高(P<0.05);6~7岁年龄段儿童的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只在一定年龄段存在相关性,临床需要结合两种检查结果为儿童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
作者:黄慧;毕颖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予药学服务.比较2组疾病改善率、血糖水平、患者糖尿病用药知识知晓率与用药依从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改善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糖尿病用药知识知晓率与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31.11%(P<0.01).结论 药学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情况,提高患者对用药的认知和依从性,用药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冲;施亚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对CHD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CHD患者入院时和住院后5 d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CA125和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MB(CK-MB)、促前脑利尿钠肽(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临床心功能参数项目,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其与CHD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 CHD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CHD发生心力衰竭和死亡等不良事件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则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25水平与CHD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脏功能障碍高风险CHD患者,并且持续升高的血清CA125水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因此,通过检测CHD患者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
作者:祁从辉;李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对比分析医院住院药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前(2017年11~12月)、后(2018年1~2月)单剂量药袋工作时间以及配药质量合格率.结果 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需要1名配药药师,1名核对药师,单剂量药杯平均工作时间(6.61±0.29)s,短于人工配药(27.47±1.67)s,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工作效率高于人工配药效率(P<0.05).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组1个月内出现数量配置错误、品种配置错误、碎片、袋口未封等问题共188包,人工配药组1个月内出现上述问题共6355包,全自动分包机配药质量合格率(99.8%)高于人工配药组(94.0%).结论 住院药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可有效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以及药品调剂准确率.
作者:夏晓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妇科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阳性、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或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临床诊断疑似宫颈癌前病变行宫颈LEEP的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LEEP术,对比观察2种诊断方法的病理结果.结果 宫颈LEEP术后病理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88.0%,其中宫颈LEEP术后病理诊断分期升级2例,下降4例.以病理为主的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宫颈LEEP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0%.结论 宫颈LEEP术可获得理想的宫颈组织病理标本,是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倪素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1);观察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0.67%,低于对照组的12.0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7%,低于对照组的6.67%(P<0.01).结论 小儿哮喘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易慧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