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儿科感染的不良反应

吴品惠;钱晨程

关键词:阿奇霉素, 儿科,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感染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行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2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给药,对照组给予口服给药,观察2组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综合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消化系统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神经功能、听力功能方面不良反应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如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须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确保患儿用药安全,且静脉滴注给药可降低药物浓度和控制治疗时间,进而降低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影响

    目的 观察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予药学服务.比较2组疾病改善率、血糖水平、患者糖尿病用药知识知晓率与用药依从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改善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糖尿病用药知识知晓率与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31.11%(P<0.01).结论 药学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情况,提高患者对用药的认知和依从性,用药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冲;施亚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住院药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的实践和体会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对比分析医院住院药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前(2017年11~12月)、后(2018年1~2月)单剂量药袋工作时间以及配药质量合格率.结果 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需要1名配药药师,1名核对药师,单剂量药杯平均工作时间(6.61±0.29)s,短于人工配药(27.47±1.67)s,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工作效率高于人工配药效率(P<0.05).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组1个月内出现数量配置错误、品种配置错误、碎片、袋口未封等问题共188包,人工配药组1个月内出现上述问题共6355包,全自动分包机配药质量合格率(99.8%)高于人工配药组(94.0%).结论 住院药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可有效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以及药品调剂准确率.

    作者:夏晓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使用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甲硝唑治疗的50例纳入对照组,接受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的53例纳入观察组.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性激素的变化情况,随访半年统计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治疗后,2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 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好,可帮助患者稳定性激素,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爱秀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比较

    目的 比较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结果差异.方法 选取医院200份尿液样本,均实施尿常规和尿沉渣法检查,分析2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尿常规组与尿沉渣组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尿常规与尿沉渣联合检测结果: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7.0%、96.5%和97.0%.结论 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两者各具有优缺点,均会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情况,且不可相互替代,若两者联用可有效提高检验的精确度,避免临床误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丽琼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血清CA125水平对冠心病患者临床和预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对CHD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CHD患者入院时和住院后5 d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CA125和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MB(CK-MB)、促前脑利尿钠肽(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临床心功能参数项目,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其与CHD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 CHD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CHD发生心力衰竭和死亡等不良事件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则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25水平与CHD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脏功能障碍高风险CHD患者,并且持续升高的血清CA125水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因此,通过检测CHD患者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

    作者:祁从辉;李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我院处方点评分析后不合理用药的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处方点评后分析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12月份的门诊和急诊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存在不合理处方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经过7个月的临床干预后,用同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1~7月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率由5.63%下降到1.90%.结论 通过临床干预,我院的门诊和急诊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数明显减少,提高了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水平,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梁颖红;李莉;寇智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行健康体检的40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儿童的骨密度值,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儿童体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会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6~7岁年龄组25羟维生素D不足率为6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6~7岁年龄组骨密度不足率为5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儿童中骨密度不足率要显著比25羟维生素D充足者高(P<0.05);6~7岁年龄段儿童的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只在一定年龄段存在相关性,临床需要结合两种检查结果为儿童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

    作者:黄慧;毕颖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氧疗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血气分析指标,检测心率(HR)、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统计2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略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PaO2,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誉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不同管径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对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管径气管镜行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所有入选病例(人工气道均为7.5号管)分别采用奥林巴斯气管镜1T60(外径5.9 mm、内径2.8 mm)和奥林巴斯气管镜P60(外径4.9 mm、内径2.2 mm)行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吸痰,治疗前、中、后保持呼吸机参数不变,记录吸痰前、吸痰过程中和吸痰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分压、有创动脉血压、HR、CVP和无创心排量(CO、SV、TPR)等指标.记录患者治疗总时长、无法耐受致治疗中断的次数.所获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以比较不同管径的气管镜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总时长和治疗中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指标的治疗时的极值与该指标治疗前的基线值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复查2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痰液较少的患者,小管径气管镜与大管径气管镜治疗效能并无较大差异,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此差异仅存在于治疗过程中,治疗后该差异消失.

    作者:陈磊;潘建光;李红艳;陈璐璐;黄艳生;翁恒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人脑胶质瘤中TRIM27的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TRIM27(tripartite motif 27)在人脑胶质瘤(以下简称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TRIM27 mRNA在32例不同病理级别的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所检测的胶质瘤组织中,TRIM27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43.8%(14/32);TRIM27 mRNA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WHO分级等临床指标均无关(P>0.05).结论 TRIM27在胶质瘤中具有一定的表达频率,但能否作为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仍待进一步评估.

    作者:郭高水;张庆梅;罗彬;闭水清;刘畅;陈芳;谢小薰;肖绍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欣母沛不同部位注射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部位注射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欣母沛注射部位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54例.A组子宫体注射,B组臀部肌内注射,比较2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剖宫产术后2h、24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2组产妇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体及臀部肌内注射欣母沛均可起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作用,但子宫体注射对消化道系统影响更小.

    作者:汤苏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目标性监测在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目标性监测在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1~12月开展中药处方目标性监测后,在中药处方点评中影响其使用规范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明确监测目标,制定监测方案,实施干预措施,对实施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目标性监测后2017年间中药处方不规范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2016年间(P<0.05);实施后医院医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中目标性监测的实施,可规范中医师中药处方使用,提高患者中药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冯桂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医辨证疗法辅治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疗法辅治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7例眩晕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西药治疗组)和观察组44例(中药辨证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6个月与1年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2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辩证治疗可根据眩晕症的不同症候类型施治,调整方剂剂量,调节患者阴阳失调及气血阻滞,改善患者眩晕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在眩晕症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建锋;王冬香;张劼;张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大分割放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4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给予患侧胸壁及锁骨上野大分割照射,处方剂量43.5 Gy/15 f,2.9 Gy/f,观察放疗后近期疗效及早、晚期放射性损伤.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年局控率及生存率为100.0%,远处转移率16.7%.放疗后4例(8.3%)出现2级放射性皮肤反应,12例(25.0%)出现2级放射性食管黏膜反应,3例(6.2%)出现1级急性放射性肺炎,4例(8.3%)出现2级以上血液毒性,无发生肝肾损害的病例.至随访结束,未发生晚期放射性心脏病、肺炎及肺纤维化.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局部晚期患者,放疗采用单次剂量2.9 Gy,总剂量43.5 Gy的剂量分割,近期疗效及患者耐受性均良好,可考虑作为替代常规分割的方案选择.

    作者:尤鑫;张秀珍;苏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GAS、CCK、MTL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胃泌素(GAS)、缩胆囊素(CCK)、胃动素(MT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GAS、CCK、MTL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不良发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61.02%、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的42.37%、76.27%(P<0.05);治疗后,2组GAS、CCK水平较治疗前降低,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GAS、CCK水平低于对照组,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CD3+、CD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8%,低于对照组的16.95%(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显著,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GAS、CCK、MTL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平;谭丽华;万德惠;詹晓文;刘敦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 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9.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红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依达拉奉与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与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74.47%(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血塞通联合治疗ACI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1例

    包裹性胸腔积液多指结核性胸膜炎未能及时诊断或未能合理治疗,胸腔产生胸水而胸水吸收慢引起胸膜肥厚粘连,从而形成纤维包裹[1]. 因胸腔积液被纤维组织包裹,一般药物很难渗入到积液中发挥作用,此时采用胸腔穿刺术治疗成为必要治疗手段. 近年来,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联合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良好效果[2] ,对不同剂量尿激酶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有争议. 本文通过使用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1例,分析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和尿激酶用量的选择.

    作者:李杰;孙云;丁红丽;忻志鸣;陈燕茹;黄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腺肽α辅治重症腹腔感染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采用腺肽α辅治重症腹腔感染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腹腔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治疗.评估2组APACHEⅡ与胃肠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APACHEⅡ与胃肠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2组T淋巴细胞及IFN-γ、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胸腺肽α辅助治疗重症腹腔感染患者效果显著,患者病情及细胞免疫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火保;刘进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影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诊断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行宫颈锥切术的76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及宫颈锥切术后的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判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准确性,分析影响活检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绝经前与绝经后患者符合率分别为87.59%和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6,P<0.01);有宫颈治疗史与无宫颈治疗史的患者符合率分别为77.30%和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3,P<0.01);宫颈转化区完全可见及不完全可见患者符合率分别为86.20%和8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2,P>0.05).结论 患者绝经状态及是否有宫颈治疗史是影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宫颈转化区类型影响阴道镜下观察,但可通过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等提高活检准确率.

    作者:汤雅玲;陈宝花;付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