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守东
目的 观察晚期癌症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并进行就诊的晚期癌症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应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对疼痛的影响,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镇痛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度以上缓解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便秘、呕吐、恶心、眩晕以及幻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低于对照组的21.1%(P<0.05).结论 针对晚期癌症患者选择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提高止痛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丽芬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10%,高于对照组的34.1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同时还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韩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往往缺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但临床科室的药品质量如果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会出现一些药品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用药安全[1].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科室的药品质量管理,促进临床科室的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原卫生部发布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2年版)》(下称《细则》) [2]中的相关要求,我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介入临床科室的药品质量管理,在药学部设立药品质量监控室,成立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制定临床科室相关的药品管理制度和检查标准,并在全院病区和备用药品的临床科室统一执行.通过药学部门的月度检查,医务部、院质控办、护理部和药学部的多部门联合季度督查,促进临床科室药品质量管理不断持续改进[3] ,在医院创建三级医院过程中,发挥了医院药事管理组织的作用,发挥了药学人员的专业特长,取得了一定成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蕾;丁红丽;叶根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IL-6、TNF-α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4%,高于对照组的81.18%(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低于对照组的14.12%(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贤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痴呆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痴呆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广谱抗菌药物治疗,选择性予以雾化吸入治疗,个体化予以氧疗、降温、止咳、祛痰等对症处理,同时加强气道管理.观察患者基本治疗指标,评价疗效,统计并发症,分析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30例患者临床治愈,治疗时间(22.7±6.3)d,治疗有效率为93.75%,死亡2例,病死率为6.25%.出现皮疹1例、消化道症状1例、血转氨酶升高2例,不良反应率为12.50%.结论 痴呆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症状表现缺乏典型性,需加强临床观察,早期确诊,及时予以抗生素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加强预防,有效减少或避免复发.
作者:周铭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药学监护措施的开展对中风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促进效果.方法 对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中风患者116例使用中成药的情况进行分析,将药学监护开展前的58例作为A组,药学监护开展后的58例作为B组.对比分析药学监护开展前后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数量,并从选用药物、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药物配伍等4个方面对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注射剂中活血化瘀类、益气活血类处方使用次数低于A组,口服剂活血通络类处方使用次数高于A组(P<0.05或P<0.01);B组选用药物、给药剂量、给药方式等项目不合理用药情况均少于A组(P<0.05);B组住院总费用、西药费用及中药费与A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中成药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发生在选用药物、给药剂量、给药方式上,通过药学监护措施的开展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意外事件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呼吸科诊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CD4+/CD8+水平检测)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能够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儿均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与惊厥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儿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地西泮联合咪达唑仑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效果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宇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处方点评后分析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12月份的门诊和急诊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存在不合理处方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经过7个月的临床干预后,用同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1~7月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率由5.63%下降到1.90%.结论 通过临床干预,我院的门诊和急诊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数明显减少,提高了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水平,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梁颖红;李莉;寇智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妇科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阳性、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或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临床诊断疑似宫颈癌前病变行宫颈LEEP的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LEEP术,对比观察2种诊断方法的病理结果.结果 宫颈LEEP术后病理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88.0%,其中宫颈LEEP术后病理诊断分期升级2例,下降4例.以病理为主的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宫颈LEEP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0%.结论 宫颈LEEP术可获得理想的宫颈组织病理标本,是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倪素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 50例患儿中,围生期因素31例占62.0%;母乳性黄疸10例占20.0%;新生儿自身疾病因素8例占16.0%;病因未明确1例占2.0%.50例患儿接受对症治疗后,其临床治愈3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9/50).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81.35±20.13)μmol/L低于治疗前的(319.65±53.83)μmol/L.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病因中主要以围生期因素为常见,应加强围生期保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胎儿出生后做好防感染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李红娟;孙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口服缬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肾功能、血糖、血钾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8周后观察组、对照组SBP、DBP数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SBP、DB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治疗前后2组间肾功能、血糖、血钾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降压效果平稳,效果显著且安全,不良反应少,有助于保护靶器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继东;朱世国;马悦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HPV检测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门诊宫颈病变自愿要求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TCT检测组和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每组1000例.TCT检测组采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进行筛查,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采用高危型HPV检测进行筛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组不同检测方法下筛查阳性例数、病理阳性例数及阳性符合率.结果 TCT阳性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阳性符合率高于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结论 应用TCT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病变进行筛选,相对于HPV检测,检测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杨雪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与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74.47%(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血塞通联合治疗ACI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肾功能指标[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尿素氮(BUN)]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态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24.3%(P<0.05);治疗后,2组Hb、Scr、24 h UP、BUN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官智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药剂科管理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资料,观察实施药剂科管理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16年4~10月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问题出现率分别为76.94%、7.69%;2016年11月-2017年4月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问题出现率分别为49.66%、1.35%,实施药剂科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问题出现率与实施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可有效提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规范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保障其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涂守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检测TRIM27(tripartite motif 27)在人脑胶质瘤(以下简称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TRIM27 mRNA在32例不同病理级别的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所检测的胶质瘤组织中,TRIM27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43.8%(14/32);TRIM27 mRNA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WHO分级等临床指标均无关(P>0.05).结论 TRIM27在胶质瘤中具有一定的表达频率,但能否作为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仍待进一步评估.
作者:郭高水;张庆梅;罗彬;闭水清;刘畅;陈芳;谢小薰;肖绍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结果差异.方法 选取医院200份尿液样本,均实施尿常规和尿沉渣法检查,分析2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尿常规组与尿沉渣组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尿常规与尿沉渣联合检测结果: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7.0%、96.5%和97.0%.结论 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两者各具有优缺点,均会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情况,且不可相互替代,若两者联用可有效提高检验的精确度,避免临床误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丽琼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调强放疗(IMRT)与单药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2例均已确诊的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口服联合IMRT,对照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单药口服.观察比较2组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评价2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23.1%,高于对照组的3.8%(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为(8.9±1.8)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4±1.6)个月(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率为46.2%,高于对照组的11.5%(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耐受性尚可.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联合IMRT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任媛媛;金红松;许万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氧疗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血气分析指标,检测心率(HR)、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统计2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略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PaO2,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誉海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