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智敏
目的 观察晚期癌症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并进行就诊的晚期癌症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应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对疼痛的影响,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镇痛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度以上缓解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便秘、呕吐、恶心、眩晕以及幻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低于对照组的21.1%(P<0.05).结论 针对晚期癌症患者选择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提高止痛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丽芬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KO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关节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Lequesne指数、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量表(WOMAC)评分.结果 治疗后3个月,2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Lequesne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Lequesne指数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2组WOMAC评分中疼痛、僵硬、关节功能3个维度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均<0.01).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KOA患者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勋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结果差异.方法 选取医院200份尿液样本,均实施尿常规和尿沉渣法检查,分析2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尿常规组与尿沉渣组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尿常规与尿沉渣联合检测结果: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7.0%、96.5%和97.0%.结论 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两者各具有优缺点,均会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情况,且不可相互替代,若两者联用可有效提高检验的精确度,避免临床误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丽琼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对CHD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CHD患者入院时和住院后5 d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CA125和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MB(CK-MB)、促前脑利尿钠肽(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临床心功能参数项目,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其与CHD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 CHD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CHD发生心力衰竭和死亡等不良事件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则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25水平与CHD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脏功能障碍高风险CHD患者,并且持续升高的血清CA125水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因此,通过检测CHD患者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
作者:祁从辉;李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效果.方法 择取7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手术后给予瑞芬太尼+托烷司琼+地佐辛+生理盐水自控静脉注射镇痛,观察组在手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托烷司琼+瑞芬太尼+生理盐水进行自控静脉注射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术后6、12、24 h疼痛状况进行评分,观察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在术后6、12、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结论 临床上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效果确切,且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莉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目标性监测在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1~12月开展中药处方目标性监测后,在中药处方点评中影响其使用规范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明确监测目标,制定监测方案,实施干预措施,对实施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目标性监测后2017年间中药处方不规范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2016年间(P<0.05);实施后医院医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中目标性监测的实施,可规范中医师中药处方使用,提高患者中药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冯桂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关联.方法 选取1000例孕妇,在孕早期(≤12周)测量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低血红蛋白组、正常血红蛋白组、高血红蛋白组,对比分析3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孕妇根据血红蛋白水平的不同分为100~109 g/L组、110~119 g/L组、120~129 g/L组、130~139 g/L组、≥140 g/L组,分析不同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孕妇1000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1例,发生率为6.10%;低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8.11%;正常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5.28%;高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7.39%.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140 g/L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110~119 g/L组孕妇;分为5组后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呈U型关系.结论 孕期将血红蛋白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能够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岳晏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药剂科管理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资料,观察实施药剂科管理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16年4~10月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问题出现率分别为76.94%、7.69%;2016年11月-2017年4月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问题出现率分别为49.66%、1.35%,实施药剂科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问题出现率与实施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可有效提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规范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保障其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涂守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以及大呼吸流速峰值(PE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发热、肺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水平较治疗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 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新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48例(包括良性和恶性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与术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结果对照,对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病变患者46例,其中良性44例,恶性2例,未发现异常2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病变患者48例,良性44例,恶性4例.超声诊断检出率为95.83%,符合率为91.30%.术前诊断甲状腺腺瘤患者23例,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癌2例;而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甲状腺腺瘤23例,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癌4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具有高检出率和高符合率的特点,对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桂宁;房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HPV检测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门诊宫颈病变自愿要求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TCT检测组和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每组1000例.TCT检测组采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进行筛查,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采用高危型HPV检测进行筛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组不同检测方法下筛查阳性例数、病理阳性例数及阳性符合率.结果 TCT阳性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阳性符合率高于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结论 应用TCT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病变进行筛选,相对于HPV检测,检测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杨雪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5例进行观察,根据科学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在入院后根据患者的意识与生命体征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入院后24 h内或开颅手术后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预后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29.8%,高于对照组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9.3%,病死率为3.5%,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43.1%,病死率为15.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有创颅内压监测不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与病死率,还可缩短治疗周期,值得在院内推广应用.
作者:韦浩;廖久山;何祥中;张帆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痴呆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痴呆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广谱抗菌药物治疗,选择性予以雾化吸入治疗,个体化予以氧疗、降温、止咳、祛痰等对症处理,同时加强气道管理.观察患者基本治疗指标,评价疗效,统计并发症,分析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30例患者临床治愈,治疗时间(22.7±6.3)d,治疗有效率为93.75%,死亡2例,病死率为6.25%.出现皮疹1例、消化道症状1例、血转氨酶升高2例,不良反应率为12.50%.结论 痴呆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症状表现缺乏典型性,需加强临床观察,早期确诊,及时予以抗生素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加强预防,有效减少或避免复发.
作者:周铭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小剂量阿立哌唑或奥氮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难治性抑郁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每组39例.2组患者均服用帕罗西汀治疗,在此基础上,阿立哌唑组加服阿立哌唑,奥氮平组加服奥氮平.治疗8周结束后比较2组HAMD评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采用TESS量表评定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结束后,2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64.1%,奥氮平组总有效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结束后,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低于奥氮平组的33.3%(P<0.05).结论 小剂量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均确切,但是阿立哌唑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奥氮平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美香;陈晓明;刘惠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血尿酸变化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纳入病例组,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与否分为高尿酸亚组(43例)和血尿酸正常亚组(43例),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各组血尿酸水平,并观察高血尿酸亚组与血尿酸正常亚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高血尿酸亚组和血尿酸正常亚组空腹血糖水平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血尿酸亚组空腹血糖水平较血尿酸正常亚组高(P<0.01).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显著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尿酸亚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发生率高于血尿酸正常亚组(P<0.05或P<0.01).结论 血尿酸水平监测可对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张木林;陈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取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采取VAS法对2组疼痛评分进行对比,采取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清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住院部药房处方点评对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 随机从医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住院部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中抽取360份作为研究对象,均由住院部药房药师进行实时审核,同时采用合理用药软件与人工点评相结合对处方点评,对比不合理处方检出率.结果 处方审核检出不合理处方9张(2.50%),处方点评除明确处方审核发现的9张不合理处方外,另发现新不合理处方8张(4.72%).样本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药品选择不适宜、诊断与用药不符、签名签章不规范.结论 处方点评能有效发现住院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能够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可靠依据,对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及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文婷;史红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 50例患儿中,围生期因素31例占62.0%;母乳性黄疸10例占20.0%;新生儿自身疾病因素8例占16.0%;病因未明确1例占2.0%.50例患儿接受对症治疗后,其临床治愈3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9/50).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81.35±20.13)μmol/L低于治疗前的(319.65±53.83)μmol/L.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病因中主要以围生期因素为常见,应加强围生期保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胎儿出生后做好防感染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李红娟;孙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2组均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64%(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佳,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症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患儿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不同管径气管镜行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所有入选病例(人工气道均为7.5号管)分别采用奥林巴斯气管镜1T60(外径5.9 mm、内径2.8 mm)和奥林巴斯气管镜P60(外径4.9 mm、内径2.2 mm)行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吸痰,治疗前、中、后保持呼吸机参数不变,记录吸痰前、吸痰过程中和吸痰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分压、有创动脉血压、HR、CVP和无创心排量(CO、SV、TPR)等指标.记录患者治疗总时长、无法耐受致治疗中断的次数.所获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以比较不同管径的气管镜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总时长和治疗中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指标的治疗时的极值与该指标治疗前的基线值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复查2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痰液较少的患者,小管径气管镜与大管径气管镜治疗效能并无较大差异,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此差异仅存在于治疗过程中,治疗后该差异消失.
作者:陈磊;潘建光;李红艳;陈璐璐;黄艳生;翁恒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