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香;陈晓明;刘惠萍
目的 比较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再出血率.方法 选取医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共28例,比较行套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再出血率.食管静脉套扎治疗后进行6个月随访,期间未再进行任何内镜下治疗,对不同时间段(1、3、6个月)的再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 28例患者随访6个月,1个月内再出血率3.6%,3个月内再出血率10.7%,6个月内再出血率17.9%.结论 针对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再出血率的比较,距离首次套扎时间越长再出血率越高,第3个月进行复查胃镜比较适当.
作者:黄丽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方法,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张抗菌药物处方,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根据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效应动力学特征,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时间及用药方法.结果 处方点评筛查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7张,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4张、遴选药品不适宜2张、无特殊情况超用量1张,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率3.5%.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安全宣传及使用管理,以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保证给药准确性,保障患者用药疗效及安全.
作者:杨飞翔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仅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观察组行急诊冠脉介入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比较2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3级为85.37%,高于对照组的46.34%(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方法,可改善患者血流情况,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炜;李彩凤;周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在门诊老年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5版《Beers标准》,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2016年度使用泮托拉唑的老年患者(≥65岁)门诊处方850份进行分析点评.结果 850份处方中,涉及男性患者437例(51.41%),女性患者413例(48.59%),年龄(71.66±5.41)岁.泮托拉唑使用合理的416张(48.94%),不合理处方有434张(51.06%);不合理情况主要有:超适应证使用312张(36.71%),超剂量使用84张(9.88%),既超适应证又超剂量37张(4.35%).涉及《Beers标准》下潜在不适当用药(PIM)7大类药品包含18个品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情况:同时使用2种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活性药的有6例次,且5例次>3种.结论 泮托拉唑在门诊老年患者的使用合理性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切实做好处方点评与干预,逐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并通过借鉴《Beers标准》,降低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风险.
作者:张敏;邹音;唐叶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总结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常见的问题,分析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开具的4374张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4374张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问题处方328张(7.5%).其中重复给药处方81张(24.7%),未遵循辨证疗法的问题处方223例(68.0%),临床疗效及用量不合理24张(7.3%).结论 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存在很多问题,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提高临床医师、药师的综合素质,应熟悉各种中成药成分,充分发挥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优势,确保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
作者:瞿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药剂科管理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资料,观察实施药剂科管理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16年4~10月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问题出现率分别为76.94%、7.69%;2016年11月-2017年4月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问题出现率分别为49.66%、1.35%,实施药剂科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问题出现率与实施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可有效提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规范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保障其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涂守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妊娠高血压行剖宫产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方式分娩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心肌保护治疗,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心肌保护治疗,比较2组术前(T0)、麻醉诱导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4 h时(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等水平差异,记录2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等.结果 T0时,2组HR、MABP数值及CK-MB、h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观察组HR数值低于对照组,MABP数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K-MB、h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妊娠高血压行剖宫产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够更好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加速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文锡;梁进伟;李岩;刘炜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比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实施不同治疗对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乳房表面美观评分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切口瘢痕、乳房形状、乳头乳晕感觉、色素沉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总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将微创手术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不仅能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少,还能提升乳房美观度,术后满意度高,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剑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住院部药房处方点评对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 随机从医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住院部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中抽取360份作为研究对象,均由住院部药房药师进行实时审核,同时采用合理用药软件与人工点评相结合对处方点评,对比不合理处方检出率.结果 处方审核检出不合理处方9张(2.50%),处方点评除明确处方审核发现的9张不合理处方外,另发现新不合理处方8张(4.72%).样本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药品选择不适宜、诊断与用药不符、签名签章不规范.结论 处方点评能有效发现住院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能够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可靠依据,对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及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文婷;史红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确诊患者52例,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项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果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汝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效果.方法 择取7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手术后给予瑞芬太尼+托烷司琼+地佐辛+生理盐水自控静脉注射镇痛,观察组在手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托烷司琼+瑞芬太尼+生理盐水进行自控静脉注射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术后6、12、24 h疼痛状况进行评分,观察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在术后6、12、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结论 临床上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效果确切,且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莉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调强放疗(IMRT)与单药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2例均已确诊的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口服联合IMRT,对照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单药口服.观察比较2组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评价2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23.1%,高于对照组的3.8%(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为(8.9±1.8)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4±1.6)个月(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率为46.2%,高于对照组的11.5%(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耐受性尚可.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联合IMRT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任媛媛;金红松;许万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48例(包括良性和恶性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与术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结果对照,对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病变患者46例,其中良性44例,恶性2例,未发现异常2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病变患者48例,良性44例,恶性4例.超声诊断检出率为95.83%,符合率为91.30%.术前诊断甲状腺腺瘤患者23例,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癌2例;而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甲状腺腺瘤23例,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癌4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具有高检出率和高符合率的特点,对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桂宁;房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目标性监测在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1~12月开展中药处方目标性监测后,在中药处方点评中影响其使用规范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明确监测目标,制定监测方案,实施干预措施,对实施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目标性监测后2017年间中药处方不规范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2016年间(P<0.05);实施后医院医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中目标性监测的实施,可规范中医师中药处方使用,提高患者中药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冯桂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血尿酸变化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纳入病例组,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与否分为高尿酸亚组(43例)和血尿酸正常亚组(43例),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各组血尿酸水平,并观察高血尿酸亚组与血尿酸正常亚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高血尿酸亚组和血尿酸正常亚组空腹血糖水平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血尿酸亚组空腹血糖水平较血尿酸正常亚组高(P<0.01).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显著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尿酸亚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发生率高于血尿酸正常亚组(P<0.05或P<0.01).结论 血尿酸水平监测可对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张木林;陈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诊断为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辅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患儿,及早进舱行高压氧治疗,可解除或减轻脑缺氧状态,对于肢体的恢复或脑功能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可大大降低伤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临床观察效果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关联.方法 选取1000例孕妇,在孕早期(≤12周)测量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低血红蛋白组、正常血红蛋白组、高血红蛋白组,对比分析3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孕妇根据血红蛋白水平的不同分为100~109 g/L组、110~119 g/L组、120~129 g/L组、130~139 g/L组、≥140 g/L组,分析不同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孕妇1000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1例,发生率为6.10%;低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8.11%;正常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5.28%;高血红蛋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7.39%.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140 g/L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110~119 g/L组孕妇;分为5组后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呈U型关系.结论 孕期将血红蛋白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能够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岳晏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采用腺肽α辅治重症腹腔感染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腹腔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治疗.评估2组APACHEⅡ与胃肠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APACHEⅡ与胃肠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2组T淋巴细胞及IFN-γ、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胸腺肽α辅助治疗重症腹腔感染患者效果显著,患者病情及细胞免疫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火保;刘进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以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将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药物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小儿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43例.对照组静注0.9%氯化钠注射液,右美托咪定组静注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相关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右美托咪定组谵妄评分、Aon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右美托咪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 为了实现对误吸、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科学防范,提升小儿术后苏醒期的镇静程度,应将右美托咪定作为主要镇静药物.
作者:王雅端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防治脑卒中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2组应激性溃疡出血情况、胃内pH值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胃液潜血发生率、大便隐血发生率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p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预防脑卒中可有效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胃内pH,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莉;邹伟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