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管径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对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陈磊;潘建光;李红艳;陈璐璐;黄艳生;翁恒

关键词: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管径气管镜行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所有入选病例(人工气道均为7.5号管)分别采用奥林巴斯气管镜1T60(外径5.9 mm、内径2.8 mm)和奥林巴斯气管镜P60(外径4.9 mm、内径2.2 mm)行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吸痰,治疗前、中、后保持呼吸机参数不变,记录吸痰前、吸痰过程中和吸痰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分压、有创动脉血压、HR、CVP和无创心排量(CO、SV、TPR)等指标.记录患者治疗总时长、无法耐受致治疗中断的次数.所获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以比较不同管径的气管镜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总时长和治疗中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指标的治疗时的极值与该指标治疗前的基线值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复查2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痰液较少的患者,小管径气管镜与大管径气管镜治疗效能并无较大差异,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此差异仅存在于治疗过程中,治疗后该差异消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使用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甲硝唑治疗的50例纳入对照组,接受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的53例纳入观察组.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性激素的变化情况,随访半年统计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治疗后,2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 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好,可帮助患者稳定性激素,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爱秀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方法 从医院2015-2017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3869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实验对象,就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科室主要为呼吸内科(占29.21%),其次为重症医学科(占18.43%)以及神经外科(占14.8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科室主要为重症医学科,其次为呼吸内科以及神经外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为20% ~40%.结论 医院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加以明确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的监测.

    作者:林丽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诊断为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辅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患儿,及早进舱行高压氧治疗,可解除或减轻脑缺氧状态,对于肢体的恢复或脑功能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可大大降低伤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临床观察效果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长期控制不佳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长期控制不佳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因子IL-8和IL-4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糖皮质激素治疗长期控制不佳的老年哮喘患者,能够快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莉莉;曹德静;谢晶晶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缓解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缓解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患者46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超前镇痛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5 mg/kg,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于麻醉前30 min和术毕2 h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水平.于术后2、4、6、10、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的镇静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2 h,2组外周血IL-6水平均升高,但超前镇痛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超前镇痛组术后2、4、6、10、24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4、6 h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可作为超前镇痛用药首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滨;祝祺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不接受临床药师干预,观察组则有临床药师进行干预.比较2组干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11.7%(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时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过程当中,临床药师进行干预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对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预测作用

    目的 分析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参数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术后贲门失弛缓症(AC)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POEM术前与术后AC患者的Eckardt评分问卷及HRM检查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HRM参数与POEM术后AC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4例AC患者的Eckardt总分及各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与AC分型无关.12例AC患者术后IRP及Ⅱ型AC患者远端食管体部收缩波幅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OEM术前IRP与术后Eckardt总分、体质量下降评分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IRP与POEM术后AC症状改善程度具有相关性.

    作者:谢忱;汤玉蓉;王美峰;姜柳琴;施瑞华;林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IL-6、TNF-α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4%,高于对照组的81.18%(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低于对照组的14.12%(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贤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予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治疗后,2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健;周光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拔甲联合药物治疗甲真菌病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拔甲联合药物治疗甲真菌病42例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脚趾甲板感染患者42例,真菌检查均阳性.采用手术拔甲与抗真菌药物口服、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经治疗全部治愈,真菌检查阴性.患者拔甲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ALT增高2例,胃肠道反应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结论 拔甲联合药物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治疗时间,患者依从性高,值得在基层官兵训练战备任务紧张的环境情况下推广作用.

    作者:段小晏;刘凯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盐酸埃克替尼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调强放疗(IMRT)与单药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2例均已确诊的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口服联合IMRT,对照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单药口服.观察比较2组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评价2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23.1%,高于对照组的3.8%(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为(8.9±1.8)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4±1.6)个月(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率为46.2%,高于对照组的11.5%(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耐受性尚可.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联合IMRT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Ⅲ期T1-3N2-3肺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任媛媛;金红松;许万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行健康体检的40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儿童的骨密度值,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儿童体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会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6~7岁年龄组25羟维生素D不足率为6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6~7岁年龄组骨密度不足率为5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儿童中骨密度不足率要显著比25羟维生素D充足者高(P<0.05);6~7岁年龄段儿童的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只在一定年龄段存在相关性,临床需要结合两种检查结果为儿童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

    作者:黄慧;毕颖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右美托咪定对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妊娠高血压行剖宫产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方式分娩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心肌保护治疗,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心肌保护治疗,比较2组术前(T0)、麻醉诱导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4 h时(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等水平差异,记录2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等.结果 T0时,2组HR、MABP数值及CK-MB、h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观察组HR数值低于对照组,MABP数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K-MB、h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妊娠高血压行剖宫产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够更好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加速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文锡;梁进伟;李岩;刘炜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缓解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沙丁胺醇实施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指标.

    作者:周未来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急诊输液患者120例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评价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升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及医院的救治效果[1-3]. 而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抗生素药物输液已经成为急诊治疗中的重要治疗方法. 但对急诊患者使用抗生素输液时,却较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5]. 现选取我院采用抗生素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120例急诊输液患者,分析导致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评价其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钟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超声用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评价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PHT患者100例,患者接受药物控制3个月.后使用超声(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同时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查,以对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FT3、FT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SH与TRAb水平上升(P<0.01);患者治疗后各项甲状腺上动脉超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 超声用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临床可通过超声检测指标,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分析预测,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彭伟;王鑫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欣母沛不同部位注射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部位注射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欣母沛注射部位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54例.A组子宫体注射,B组臀部肌内注射,比较2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剖宫产术后2h、24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2组产妇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体及臀部肌内注射欣母沛均可起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作用,但子宫体注射对消化道系统影响更小.

    作者:汤苏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48例(包括良性和恶性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与术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结果对照,对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病变患者46例,其中良性44例,恶性2例,未发现异常2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病变患者48例,良性44例,恶性4例.超声诊断检出率为95.83%,符合率为91.30%.术前诊断甲状腺腺瘤患者23例,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癌2例;而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甲状腺腺瘤23例,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癌4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具有高检出率和高符合率的特点,对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桂宁;房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HPV检测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HPV检测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门诊宫颈病变自愿要求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TCT检测组和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每组1000例.TCT检测组采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进行筛查,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采用高危型HPV检测进行筛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组不同检测方法下筛查阳性例数、病理阳性例数及阳性符合率.结果 TCT阳性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阳性符合率高于高危型HPV定量检测组.结论 应用TCT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病变进行筛选,相对于HPV检测,检测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杨雪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Beers标准用于老年患者泮托拉唑门诊处方850份分析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在门诊老年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5版《Beers标准》,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2016年度使用泮托拉唑的老年患者(≥65岁)门诊处方850份进行分析点评.结果 850份处方中,涉及男性患者437例(51.41%),女性患者413例(48.59%),年龄(71.66±5.41)岁.泮托拉唑使用合理的416张(48.94%),不合理处方有434张(51.06%);不合理情况主要有:超适应证使用312张(36.71%),超剂量使用84张(9.88%),既超适应证又超剂量37张(4.35%).涉及《Beers标准》下潜在不适当用药(PIM)7大类药品包含18个品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情况:同时使用2种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活性药的有6例次,且5例次>3种.结论 泮托拉唑在门诊老年患者的使用合理性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切实做好处方点评与干预,逐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并通过借鉴《Beers标准》,降低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风险.

    作者:张敏;邹音;唐叶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