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比较

尹静波;单俊平;韩瑜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给药方式,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哮喘, 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用药方式:A组鼻喷治疗,B组口吸治疗,C组鼻喷+口吸治疗,比较3组患者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及咳嗽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总IgE、IL-5、ECP水平,以及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短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喷、口吸及鼻喷+口吸三种方法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鼻喷+口吸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20例临床分析

    四肢骨折是临床骨科的一种常见病症,如治疗不及时或无效,将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症均实施内固定术处理,然由于部分患者术后易出现内固定断裂等现象,致使终效果不理想[1]. 因此,临床需加强该现象发生原因的探究力度,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对策.

    作者:徐文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1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 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抑郁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梦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选取100例在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产房助产士进行全程陪护.观察2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内出血率和产后2~6 h出血率分别为4.00%和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8.00%和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的精心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降低产后出血率,使产妇尽快恢复,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

    作者:廖琴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56.6%(P<0.05).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头晕1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同时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辉文;周慧琴;乐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发生的26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前儿童合理用药提出建议.结果 265例ADR报告中,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78.49%);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感染类所占比例居首位(44.91%%);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段为1~3岁(38.67%);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所占比例高(60.94%).结论 医院有必要推进开展临床儿童用药监测活动,临床工作中重视ADR,强调合理用药,以进一步降低ADR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陆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脂肪肝患者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检验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检验状况.方法 选取148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的10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差异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AST、ALT、GGT、ALP、TC、TG、HDL-C、LDL-C水平,并分析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与肝功、血清学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AST、ALT、GGT、TC、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ALP、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脂肪肝患者中,活动度积分≥3分患者血清AST、ALT、GGT、TC、TG水平均高于活动度积分≤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可反映脂肪肝患者的病理特点,通过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诊断、治疗脂肪肝,评估病情严格程度、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调察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方法 对医院已使用过的头孢菌素类相关药品的使用频度和药品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第二代头孢菌素药品的使用频率19.26,金额为26.84(万元),明显高于第三代使用频率11.18,金额为21.98(万元)和第一代使用频率6.85,金额为7.21(万元)及第四代使用频率0.76,金额为1.64(万元).结论 从医院使用的情况看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的使用情况良好,只要能有效把握好每类药品的药理知识和相关使用方法,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合理使用本类药物,方能有效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毛柳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应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 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8例,采取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结果 68例患者中,恶性病灶45例,良性病灶11例,其余12例未出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更加准确的判断病灶性质,同时能够避免漏诊肝脏造影不典型的恶性病灶,进一步提升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确诊率.结论 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中,联合应用超声造影与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能够有效提高确诊率.

    作者:周成香;袁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5.70%,高于对照组的7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苍成友;赵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就诊的200例2级、3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降压组和降压+降脂组,各100例.降压组患者采用长效降压药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降压+降脂组采用长效降压药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高血压级别改善率,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治疗干预前后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降压+降脂组高血压级别改善率高于降压组(P<0.05),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降压组(P<0.05).治疗干预前2组血压、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干预后降压+降脂组血压、血脂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降压组(P<0.05).结论 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压、血脂水平,有利于减少脑血管意外情况发生,降低高血压级别,是高血压病治疗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廖胜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OGIB患者117例,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45例)行药物灌注治疗.记录DSA诊断阳性率;比较2种介入方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117例患者中,DSA检查显示,直接征象54例,间接征象47例,诊断阳性率为86.3%(101/11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9%,对照组为1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5.6%(P<0.05).结论 DSA检查应用于OGIB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介入治疗采用栓塞术更能迅速止血,降低复发率,疗效切实,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吴勘华;孙荣跃;宋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10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106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06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心率及心电图表现.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2%,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悸、胸痛胸闷、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症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 DCG总心率、平均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数及压低程度、T波改变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悸症状,减轻心肌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品管圈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产科自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24名护理人员及产科孕产妇30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医院产科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孕产妇3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组所有护理人员及孕产妇均按品管圈相关步骤参与各类活动,于实施前后1年对比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手圈丢失、胸牌丢失、病历书写质量,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石珠;王清梅;陈幼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原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原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8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29例.常规护理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评分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6.55%,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5.86%(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术中焦虑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原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效果满意,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业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痰菌转阴情况、空洞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6个月时2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改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5).结论 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莫西沙星治疗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有效改善空洞情况,提高痰菌阴转率.

    作者: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经不同时间实施介入治疗(急诊、择期)预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择期介入治疗.观察2组不同时间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1周及6个月,急诊介入治疗LVEF指标明显高于择期介入治疗方法(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介入治疗相对于择期介入治疗更具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保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地区基层医院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调查某地区基层医院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某地区基层医院处方300份,进行点评,记录患者的年龄、诊断、抗菌药物的处方、含激素的处方、含中药注射剂的处方以及静脉输液的处方.结果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在某地区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包括在儿童患者中也普遍使用.结论 某地区基层医院存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类滥用情况,应加大基层医院药物的监管力度,降低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的滥用,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沈素芳;曹家驹;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惠东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176例分析

    惠东县人民医院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惠东县内较早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工作的医院之一. 2014年我院通过远程计算机信息网络向广东省ADR监测中心提交了ADR报告176例. 我们对ADR发生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作者:高伟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12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9.67%,低于对照组的31.66%(P<0.05).结论 应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发生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