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吴勘华;孙荣跃;宋恬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摘要:目的 观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OGIB患者117例,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45例)行药物灌注治疗.记录DSA诊断阳性率;比较2种介入方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117例患者中,DSA检查显示,直接征象54例,间接征象47例,诊断阳性率为86.3%(101/11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9%,对照组为1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5.6%(P<0.05).结论 DSA检查应用于OGIB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介入治疗采用栓塞术更能迅速止血,降低复发率,疗效切实,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惠东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176例分析

    惠东县人民医院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惠东县内较早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工作的医院之一. 2014年我院通过远程计算机信息网络向广东省ADR监测中心提交了ADR报告176例. 我们对ADR发生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作者:高伟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效果和心绞痛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秀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发生的26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前儿童合理用药提出建议.结果 265例ADR报告中,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78.49%);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感染类所占比例居首位(44.91%%);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段为1~3岁(38.67%);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所占比例高(60.94%).结论 医院有必要推进开展临床儿童用药监测活动,临床工作中重视ADR,强调合理用药,以进一步降低ADR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陆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符合率比较

    目的 分析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9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型超声检查结果:胆囊结石32例(检查符合率93.75%),胆总管结石39例(检查符合率89.74%),肝总管结石20例(检查符合率80.00%),分支肝管结石7例(检查符合率100.00%),胆管癌3例(检查符合率100.00%),肝胆管狭窄7例(检查符合率85.71%).结论 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效果较好,与手术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的有腹腔积液症状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恶性病变,18例)和对照组(良性病变,23例).于患者接受治疗前进行腹腔穿刺,采集腹腔积液样本进行生化检验.对2组患者腹腔积液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腺苷脱氨酶检出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基抗原CA125、乳酸脱氢酶、总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腹腔积液患者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有助于鉴别诊断疾病良性、恶性程度,具有成本低、敏感度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会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OGIB患者117例,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45例)行药物灌注治疗.记录DSA诊断阳性率;比较2种介入方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117例患者中,DSA检查显示,直接征象54例,间接征象47例,诊断阳性率为86.3%(101/11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9%,对照组为1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5.6%(P<0.05).结论 DSA检查应用于OGIB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介入治疗采用栓塞术更能迅速止血,降低复发率,疗效切实,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吴勘华;孙荣跃;宋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定植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研究呼吸道定植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收治的367例金黄葡萄球菌(SA)患儿进行研究,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划分为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和社区获得性MRSA(即CA-MRSA)各个组别,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利用Logistic回归法,从年龄、性别、发病地点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因素,对MRSA呼吸道定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内部检验出SA为367株,检出率为7.72%(367/4756).在367株SA中,CA-MRSA为142株,占比38.69%,而CA-MSSA为225株,占比61.31%.CA-MRSA对青霉素和头孢菌霉素属于基本耐药;对亚胺培南、克林霉素、阿奇霉素部分耐药;对于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而万古霉素不存在耐药性.在对其耐药性研究中得知,CA-MSSA对一般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低于CA-MRSA(P<0.01).年龄<4岁、发病地点在农村、抗生素使用时间≥6 d,属于CA-MRSA的定植危险因素.结论 在医疗机构基层规范运用抗生素,注重对高危因素小儿患者的管理,注重对细菌学检查的完善,并对抗菌药物予以合理选用.

    作者:邓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选取100例在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产房助产士进行全程陪护.观察2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内出血率和产后2~6 h出血率分别为4.00%和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8.00%和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的精心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降低产后出血率,使产妇尽快恢复,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

    作者:廖琴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上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症状分级和胃镜检查.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分级与胃镜检查组织学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开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补肾活血中医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和周期变化情况、排卵情况,结合Rosenfield评分评价痤疮变化情况;监测血清总睾酮(T)、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并计算游离睾酮(FAI).结果 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25/30),治疗后排卵率为63.3%(19/30),同时患者的月经规律正常.月经量化评分、痤疮评分、FAI、SHBG及血清T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补肾活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病证,同时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优化血清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介入治疗,比较2组手术各项指标、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实施介入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婴儿过敏风险评估287例分析

    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持续增加,是儿童第三大常见病,是所有年龄人群排名第5位的慢性病[1]. 过敏性疾病多呈慢性疾病过程,常婴儿期起病,可持续终生,对患者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影响大,同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为有效干预过敏的发生,我院今年经过国家妇幼中心相关专业培训后,及时开设了婴幼儿过敏预防门诊,一方面寻找本区域过敏高风险因素,一方面对过敏中高风险婴儿早期采取防范措施,以期达到对过敏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作者:赵芳;刘鑫;郑岚;李倩;李聪捷;陈丽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9.41%(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4.2±1.3)d,短于对照组的(8.4±2.2)d(P<0.01);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2±0.8)d,短于对照组的(12.3±3.4)d(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 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3个月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集治疗与预防的功效于一身,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肖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痰菌转阴情况、空洞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6个月时2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改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5).结论 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莫西沙星治疗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有效改善空洞情况,提高痰菌阴转率.

    作者: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晨交班培养低年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实践体会

    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科学的判断能力,是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1]. 临床护理工作中,调查资料显示:60%~70%轮班护士为低年资护士,存在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低等现象. 为此,我科利用晨交接班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巴布膏用于缓解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巴布膏用于缓解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巴布膏外贴,对照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结果 治疗后各时段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5天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巴布膏无创伤性,易于被患者接受,其抗炎止痛效果好,作用快而持久,安全性好,用于缓解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使用价值.

    作者:张碧凤;苍成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麻醉苏醒干预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

    目的 观察麻醉苏醒干预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84例实施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麻醉苏醒干预.观察2组患者血压、心率基础值变化情况,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2组血压、心率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血压、心率值2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9.5%,低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 在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麻醉苏醒干预,能有效改善血压、心率水平,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章绵华;张仁辉;徐海容;朱述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定喘口服液用于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3 d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3 d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3 d后,2组咳嗽、痰鸣音、肺内中小水泡音评分及舌苔、食欲、精神反应评分均得到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评分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小儿定喘口服液具有宣肺止咳,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改善小儿细菌性肺炎咳嗽症状,比单纯使用西药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缨;董玉岗;从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7-1在足细胞损伤相关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足细胞病是肾脏中肾小球内的足细胞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 肾小球内包括三种固有细胞,即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细胞,不同病因可导致不同固有细胞的损伤,临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 足细胞是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外侧的脏层上皮细胞,因其胞浆在基底膜表面形成伪足样突起而得名. 足细胞损伤后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主要是由于足突间裂孔膜是肾小球滤过的后一道屏障,故足细胞损伤将会导致蛋白尿.

    作者:于言铭;张燕;邱世磊;李文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