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宇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其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为安全、高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心率变化;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BaPWV及心率控制方面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9%,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结果.结论 联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还可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对逆转动脉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1] ,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颈部增大、吞咽以及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病情严重者甚至伴有全身骨骼疼痛、咳嗽以及咳血等.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婷;卢晓;庄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评价医院肿瘤科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指导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肿瘤科2013-2015年的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信息,按照药品类型和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肿瘤科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以肿瘤分子靶向和生物治疗类药物为显著,其销售金额2014和2015年年增长率分别达436.84%和72.47%;而具体品种销售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多数为细胞毒类药物,多西他赛3年中一直居首位.3年中激素类抗肿瘤药物DDDs一直较高,其中他莫昔芬片(三苯氧胺)、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来曲唑片(芙瑞)3种片剂一直排DDDs前3位.结论 医院肿瘤科抗肿瘤药物用药倾向基本符合当前总的用药趋势,各类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祁峰;张婷;缪阳;刘亚楠;陈迎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巴布膏用于缓解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巴布膏外贴,对照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结果 治疗后各时段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5天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巴布膏无创伤性,易于被患者接受,其抗炎止痛效果好,作用快而持久,安全性好,用于缓解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使用价值.
作者:张碧凤;苍成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改善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治疗,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治疗.比较2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等临床参数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后12 h、24 h、48 h时2组患者HR、MAP及OI指标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用药后各时间点HR、MAP及OI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低于对照组的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可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有利于提高人机协调,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海文;陈巧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9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型超声检查结果:胆囊结石32例(检查符合率93.75%),胆总管结石39例(检查符合率89.74%),肝总管结石20例(检查符合率80.00%),分支肝管结石7例(检查符合率100.00%),胆管癌3例(检查符合率100.00%),肝胆管狭窄7例(检查符合率85.71%).结论 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效果较好,与手术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LEEP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CIN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仅采用LEEP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手术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反应指标、生存质量,以及术后半年宫颈CIN逆转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炎性反应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宫颈CIN逆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EEP手术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CIN临床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加速症状消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促进生存质量的提升,对预后有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迎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用药方式:A组鼻喷治疗,B组口吸治疗,C组鼻喷+口吸治疗,比较3组患者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及咳嗽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总IgE、IL-5、ECP水平,以及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短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喷、口吸及鼻喷+口吸三种方法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鼻喷+口吸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作者:尹静波;单俊平;韩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ACG合并白内障患者43例(6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34眼)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B组21例(30眼)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术后佳矫正视力(0.25±0.19)LogMAR,优于B组的(0.43±0.15)LogMAR;房角粘连度数(51.34±28.78)°,低于B组的(90.45±27.36)°(P<0.05);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B组的16.67%(P<0.05).2组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防止房角粘连、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
作者:周凌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科学的判断能力,是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1]. 临床护理工作中,调查资料显示:60%~70%轮班护士为低年资护士,存在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低等现象. 为此,我科利用晨交接班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补肾活血中医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和周期变化情况、排卵情况,结合Rosenfield评分评价痤疮变化情况;监测血清总睾酮(T)、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并计算游离睾酮(FAI).结果 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25/30),治疗后排卵率为63.3%(19/30),同时患者的月经规律正常.月经量化评分、痤疮评分、FAI、SHBG及血清T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补肾活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病证,同时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优化血清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2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成本—效果,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就诊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药物治疗,B组采用美罗培南/替考拉宁抗菌药物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d,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抗菌效果进行判定,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成本—效果比值(C/E).结果 治疗5d后,A组患者病原菌清除成功率为87.80%,明显高于B组的65.85%(P<0.01).A组患者C/E为7.49,明显低于B组的11.9(P<0.01).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具有较低的成本—效果比,可供本院医师在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选择抗菌药物参考.
作者:张成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2种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8例,依据药物浓度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0.001%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治疗,观察组采用0.008%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阿托品用药总量、出现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收缩压及低钠血症、消化道黏膜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阿托品用药总量少,胆碱酯酶恢复、出现阿托品化及住院时间短,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低钠血症及消化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008%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可迅速阿托品化,促进胆碱酯酶恢复,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低钠血症、消化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战雪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产科自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24名护理人员及产科孕产妇30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医院产科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孕产妇3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组所有护理人员及孕产妇均按品管圈相关步骤参与各类活动,于实施前后1年对比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手圈丢失、胸牌丢失、病历书写质量,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石珠;王清梅;陈幼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异常出汗为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超过50%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排汗障碍[1]. 基于此,为提高治疗效果,笔者从中医角度出发,分析糖尿病汗证的中医证治,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作者:周啟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麻醉苏醒干预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84例实施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麻醉苏醒干预.观察2组患者血压、心率基础值变化情况,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2组血压、心率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血压、心率值2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9.5%,低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 在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麻醉苏醒干预,能有效改善血压、心率水平,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章绵华;张仁辉;徐海容;朱述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多样性护理方式,运用生活质量指数(QOL)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并统计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39±1.87)分,高于对照组的(5.58±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惠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OGIB患者117例,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45例)行药物灌注治疗.记录DSA诊断阳性率;比较2种介入方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117例患者中,DSA检查显示,直接征象54例,间接征象47例,诊断阳性率为86.3%(101/11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9%,对照组为1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5.6%(P<0.05).结论 DSA检查应用于OGIB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介入治疗采用栓塞术更能迅速止血,降低复发率,疗效切实,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吴勘华;孙荣跃;宋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采用蛋白沉淀法对血样进行预处理后,进样检测人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色谱条件:Gemini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5 nm,柱温为30℃.结果 伏立康唑在0.227~13.54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伏立康唑的绝对回收率为102.8%~113.6%,相对回收率为106.3%~111.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样本2℃~8℃保存的稳定性RSD均在3.00%以内.结论 HPLC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伏立康唑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伏立康唑浓度个体间差异大,可预测性差,需对ICU和血液科严重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作者:陈璐;涂碎萍;张丽娟;杨勇;闫峻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68.0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柳徵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