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硝酸异山梨酯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宋柳徵

关键词:单硝酸异山梨酯, 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摘要: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68.0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惠东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176例分析

    惠东县人民医院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惠东县内较早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工作的医院之一. 2014年我院通过远程计算机信息网络向广东省ADR监测中心提交了ADR报告176例. 我们对ADR发生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作者:高伟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上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症状分级和胃镜检查.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分级与胃镜检查组织学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开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10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106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06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心率及心电图表现.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2%,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悸、胸痛胸闷、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症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 DCG总心率、平均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数及压低程度、T波改变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悸症状,减轻心肌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坚持雾化、正确使用雾化装置、正确雾化吸入药物及正确漱口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优良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1);观察组坚持雾化、正确使用雾化装置、正确雾化吸入、正确漱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患者雾化吸入的顺利开展,明显提高雾化吸入依从性,对于协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凌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损害的观察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损害.方法 随机选取同期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和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肺结核患者各50例,分别设定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损害时间、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66.00%,高于对照组的22.00%(P<0.01);抗结核治疗后ALT、AST及TBIL肝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时间为(34.1±7.3)d,早于对照组的(48.2±10.2)d(P<0.01);肝功能恢复时间为(24.5±5.5)d,晚于对照组的(13.4±3.0)d(P<0.01).结论 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严重,须密切观察并监测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作者:粟仲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和依替米星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和依替米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依替米星治疗,观察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好转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优于依替米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地区基层医院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调查某地区基层医院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某地区基层医院处方300份,进行点评,记录患者的年龄、诊断、抗菌药物的处方、含激素的处方、含中药注射剂的处方以及静脉输液的处方.结果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在某地区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包括在儿童患者中也普遍使用.结论 某地区基层医院存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类滥用情况,应加大基层医院药物的监管力度,降低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的滥用,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沈素芳;曹家驹;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符合率比较

    目的 分析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9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型超声检查结果:胆囊结石32例(检查符合率93.75%),胆总管结石39例(检查符合率89.74%),肝总管结石20例(检查符合率80.00%),分支肝管结石7例(检查符合率100.00%),胆管癌3例(检查符合率100.00%),肝胆管狭窄7例(检查符合率85.71%).结论 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效果较好,与手术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发生的26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前儿童合理用药提出建议.结果 265例ADR报告中,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78.49%);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感染类所占比例居首位(44.91%%);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段为1~3岁(38.67%);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所占比例高(60.94%).结论 医院有必要推进开展临床儿童用药监测活动,临床工作中重视ADR,强调合理用药,以进一步降低ADR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陆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医院肿瘤科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指导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肿瘤科2013-2015年的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信息,按照药品类型和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肿瘤科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以肿瘤分子靶向和生物治疗类药物为显著,其销售金额2014和2015年年增长率分别达436.84%和72.47%;而具体品种销售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多数为细胞毒类药物,多西他赛3年中一直居首位.3年中激素类抗肿瘤药物DDDs一直较高,其中他莫昔芬片(三苯氧胺)、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来曲唑片(芙瑞)3种片剂一直排DDDs前3位.结论 医院肿瘤科抗肿瘤药物用药倾向基本符合当前总的用药趋势,各类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祁峰;张婷;缪阳;刘亚楠;陈迎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调察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方法 对医院已使用过的头孢菌素类相关药品的使用频度和药品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第二代头孢菌素药品的使用频率19.26,金额为26.84(万元),明显高于第三代使用频率11.18,金额为21.98(万元)和第一代使用频率6.85,金额为7.21(万元)及第四代使用频率0.76,金额为1.64(万元).结论 从医院使用的情况看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的使用情况良好,只要能有效把握好每类药品的药理知识和相关使用方法,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合理使用本类药物,方能有效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毛柳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2种抗菌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2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成本—效果,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就诊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药物治疗,B组采用美罗培南/替考拉宁抗菌药物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d,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抗菌效果进行判定,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成本—效果比值(C/E).结果 治疗5d后,A组患者病原菌清除成功率为87.80%,明显高于B组的65.85%(P<0.01).A组患者C/E为7.49,明显低于B组的11.9(P<0.01).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具有较低的成本—效果比,可供本院医师在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选择抗菌药物参考.

    作者:张成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用药方式:A组鼻喷治疗,B组口吸治疗,C组鼻喷+口吸治疗,比较3组患者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及咳嗽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总IgE、IL-5、ECP水平,以及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短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喷、口吸及鼻喷+口吸三种方法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鼻喷+口吸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作者:尹静波;单俊平;韩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采用蛋白沉淀法对血样进行预处理后,进样检测人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色谱条件:Gemini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5 nm,柱温为30℃.结果 伏立康唑在0.227~13.54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伏立康唑的绝对回收率为102.8%~113.6%,相对回收率为106.3%~111.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样本2℃~8℃保存的稳定性RSD均在3.00%以内.结论 HPLC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伏立康唑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伏立康唑浓度个体间差异大,可预测性差,需对ICU和血液科严重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作者:陈璐;涂碎萍;张丽娟;杨勇;闫峻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情况.方法 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23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类型、规格、剂量,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患者以>60岁老年人为主,男女比例相当;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磺酰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HbA1 c达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HbA1 c未达标患者.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T2 DM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

    作者:张晶晶;苏少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ACG合并白内障患者43例(6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34眼)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B组21例(30眼)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术后佳矫正视力(0.25±0.19)LogMAR,优于B组的(0.43±0.15)LogMAR;房角粘连度数(51.34±28.78)°,低于B组的(90.45±27.36)°(P<0.05);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B组的16.67%(P<0.05).2组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防止房角粘连、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

    作者:周凌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8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采用超声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检查.对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弹性成像的准确性与特异性较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种诊断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疾病中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诊断准确率与特异性较高,临床中也可结合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韩建梅;曹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性食管癌的可行性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性食管癌患者联合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和替吉奥同期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性食管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放疗加替吉奥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采用放射治疗),每组26例.放疗主要是周1~5采用6MV-X进行放射治疗,剂量60~70 Gy,化疗采用40 mg/m2替吉奥口服,2周为1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与对照组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后病情均有一定改善.结论 老年性食管癌患者联合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和替吉奥同期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可耐受范围内.

    作者:吴堂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药物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与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1);2组治疗后ADL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7%、6.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血栓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