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106例临床效果观察

纪永胜

关键词:心悸, 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106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06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心率及心电图表现.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2%,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悸、胸痛胸闷、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症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 DCG总心率、平均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数及压低程度、T波改变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悸症状,减轻心肌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65例,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血脂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阿托伐他汀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者均有较好的降脂作用,相比之下,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段丽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22例,根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口服制霉菌素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62%(P<0.01);随访5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5%(P<0.01).结论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九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辅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6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经积极治疗后改善效果明显,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刘文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异丙酚维持麻醉,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各时段2组HR、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艾司洛尔与硝酸甘油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药物用量少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叶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E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17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予以TUERP治疗,对照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膀胱残余尿量(PVR)及大尿流率(Qmax)评价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切除体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IPSS、QOL评分、PVR在术后6个月时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P均<0.05);2组IPSS、QOL评分、PVR、Qmax在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URP相比,TUERP治疗BPH治疗时间更短,组织切除更完全,患者恢复更快.

    作者:胡鹏;李钢;刘中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妇产科临床中补法的应用

    补法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组合方式,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以达到治疗各种病情的一种方法[1]. 在中医妇科方面,由于女性特殊的身体特质,对于妇科的疾病治疗只要是通过补血、补肾、补肝这几种补法.

    作者:肖佩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对照组提供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肺癌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率、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围术期护理服务满意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7.78%(P<0.05).结论 肺癌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何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12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9.67%,低于对照组的31.66%(P<0.05).结论 应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发生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发生的26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前儿童合理用药提出建议.结果 265例ADR报告中,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78.49%);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感染类所占比例居首位(44.91%%);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段为1~3岁(38.67%);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所占比例高(60.94%).结论 医院有必要推进开展临床儿童用药监测活动,临床工作中重视ADR,强调合理用药,以进一步降低ADR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陆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1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 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抑郁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梦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及恢复快等,在胆囊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相关研究显示,95%胆囊切除术患者均由腹腔镜完成. 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对临床护理要求越来越高. 现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燕;谢丽梅;施梅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缓解率造成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疼痛缓解率.结果 干预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1.8%,高于对照组的59.1%(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率,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曾晓清;周贵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专项检查

    目的 为规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2015年出台的《安徽省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检查标准(2015版)》对医院的相关管理进行逐条的检查并评分,通过检查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通过检查评分为88分.在管理体系建设、环节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 医疗机构仍需高度重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这两类药品的安全使用.

    作者:王蕾;忻志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用药方式:A组鼻喷治疗,B组口吸治疗,C组鼻喷+口吸治疗,比较3组患者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及咳嗽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总IgE、IL-5、ECP水平,以及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短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喷、口吸及鼻喷+口吸三种方法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鼻喷+口吸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作者:尹静波;单俊平;韩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8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采用超声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检查.对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弹性成像的准确性与特异性较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种诊断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疾病中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诊断准确率与特异性较高,临床中也可结合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韩建梅;曹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童成长发育中儿童保健护理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儿童成长发育中儿童保健护理的影响.方法 对医院接收的80例健康保健儿童进行护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观察组采用儿童护理保健,对儿童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评价其保健效果,观察2组儿童在保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身高增长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少于对照组的12.5%(P<0.01).结论 在儿童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儿童保健护理的影响较为积极,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而值得临床进行借鉴使用.

    作者:贺雅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述评

    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是人体内视黄醇运载蛋白,由肝脏合成,用来完成肝脏中视黄醇的转移,并协助视黄醇进行代谢、储存、发挥作用,半衰期较短,能敏感反映机体的疾病状况. 首次发现RBP是在19世纪60年代,随后又有研究从人类及各种动物代谢物中分离得到RBP. 近几年对RBP的研究越来越多,人们发现RBP半衰期短,敏感性强,无论是血液还是尿液中RBP都能作为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验证疗效指标,亦可用来评价人体营养现状.

    作者:黄小明;张春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方法、疗效,以及影响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5月急诊外科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7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严重多发伤患者179例抢救成功率为86.59%.死亡组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高于非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为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采取急诊急救方法治疗严重多发伤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是影响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炽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晨交班培养低年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实践体会

    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科学的判断能力,是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1]. 临床护理工作中,调查资料显示:60%~70%轮班护士为低年资护士,存在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低等现象. 为此,我科利用晨交接班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住院的AS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组各15例,A组采用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B组单用银质针针灸治疗,C组单用补肾强督治偻汤内服治疗,比较3组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标(BASDAI)和中医分级量化指标.结果 A组患者总好转率为100.0%,高于B组、C组的80.0%、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3组BASDAI评分、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数值低于同期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质针联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AS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涛;安玉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