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

曾晓清;周贵萍

关键词:护理干预, 消化内科, 焦虑抑郁, 疼痛缓解率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缓解率造成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疼痛缓解率.结果 干预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1.8%,高于对照组的59.1%(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率,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疗效及对其血压、心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其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为安全、高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心率变化;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BaPWV及心率控制方面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9%,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结果.结论 联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还可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对逆转动脉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温针夹脊穴配合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3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温针夹脊穴配合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温针华佗夹脊穴配合中药头痛散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阿司匹林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华佗夹脊穴能调节大脑皮层神经系统与血管舒缩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配合中药活血祛风止痛,能从根本上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疗程较短,费用低廉,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存伟;孙守刚;卢巧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应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 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8例,采取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结果 68例患者中,恶性病灶45例,良性病灶11例,其余12例未出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更加准确的判断病灶性质,同时能够避免漏诊肝脏造影不典型的恶性病灶,进一步提升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确诊率.结论 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中,联合应用超声造影与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能够有效提高确诊率.

    作者:周成香;袁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的有腹腔积液症状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恶性病变,18例)和对照组(良性病变,23例).于患者接受治疗前进行腹腔穿刺,采集腹腔积液样本进行生化检验.对2组患者腹腔积液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腺苷脱氨酶检出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基抗原CA125、乳酸脱氢酶、总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腹腔积液患者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有助于鉴别诊断疾病良性、恶性程度,具有成本低、敏感度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会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检测纤维蛋白原、B型钠尿肽对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HCH)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纤维蛋白原(FIB)、B型钠尿肽(BNP)的检测对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及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老年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HCH患者入院后接受甘露醇治疗,然后评价治疗结果及FIB、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BNP、FIB和NHISS评分水平逐渐下降,并趋于接近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NP与FIB水平及相关指标准确率均在80.0%以上.结论 老年HCH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脑血肿状况,减轻患者的身体疼痛,FIB、BNP的检测,对身体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袁林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经不同时间实施介入治疗(急诊、择期)预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择期介入治疗.观察2组不同时间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1周及6个月,急诊介入治疗LVEF指标明显高于择期介入治疗方法(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介入治疗相对于择期介入治疗更具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保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坚持雾化、正确使用雾化装置、正确雾化吸入药物及正确漱口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优良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1);观察组坚持雾化、正确使用雾化装置、正确雾化吸入、正确漱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患者雾化吸入的顺利开展,明显提高雾化吸入依从性,对于协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凌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专项检查

    目的 为规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2015年出台的《安徽省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检查标准(2015版)》对医院的相关管理进行逐条的检查并评分,通过检查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通过检查评分为88分.在管理体系建设、环节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 医疗机构仍需高度重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这两类药品的安全使用.

    作者:王蕾;忻志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

    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1] ,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颈部增大、吞咽以及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病情严重者甚至伴有全身骨骼疼痛、咳嗽以及咳血等.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婷;卢晓;庄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品管圈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产科自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24名护理人员及产科孕产妇30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医院产科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孕产妇3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组所有护理人员及孕产妇均按品管圈相关步骤参与各类活动,于实施前后1年对比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手圈丢失、胸牌丢失、病历书写质量,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石珠;王清梅;陈幼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在肾癌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在肾癌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6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影剂量(1.5 ml/kg)和常规管电压(120 kv),观察组采用低剂量造影剂(1.0 ml/kg)和低管电压(90 kv).分别采集所有患者皮质期(CMP)和髓质期(NP)图像,比较2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肾脏实质和肿瘤组织的感兴趣区(ROI)的CT值差异.结果 2组CMP和NP图像肾脏肿瘤和肾脏皮质的CT值及CNR、SN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CMP和NP图像上的辐射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增强CT诊断肾癌可获得良好的图像显示,对人体伤害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胜利;方飞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惠东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176例分析

    惠东县人民医院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惠东县内较早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工作的医院之一. 2014年我院通过远程计算机信息网络向广东省ADR监测中心提交了ADR报告176例. 我们对ADR发生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作者:高伟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8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采用超声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检查.对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弹性成像的准确性与特异性较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种诊断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疾病中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诊断准确率与特异性较高,临床中也可结合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韩建梅;曹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定喘口服液用于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3 d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3 d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3 d后,2组咳嗽、痰鸣音、肺内中小水泡音评分及舌苔、食欲、精神反应评分均得到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评分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小儿定喘口服液具有宣肺止咳,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改善小儿细菌性肺炎咳嗽症状,比单纯使用西药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缨;董玉岗;从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就诊的200例2级、3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降压组和降压+降脂组,各100例.降压组患者采用长效降压药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降压+降脂组采用长效降压药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高血压级别改善率,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治疗干预前后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降压+降脂组高血压级别改善率高于降压组(P<0.05),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降压组(P<0.05).治疗干预前2组血压、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干预后降压+降脂组血压、血脂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降压组(P<0.05).结论 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压、血脂水平,有利于减少脑血管意外情况发生,降低高血压级别,是高血压病治疗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廖胜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1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 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抑郁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梦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及恢复快等,在胆囊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相关研究显示,95%胆囊切除术患者均由腹腔镜完成. 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对临床护理要求越来越高. 现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燕;谢丽梅;施梅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的分析

    随着新技术、新知识的日新月异,医疗设备技术更新十分迅速,作为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的采购管理尤为重要. 当前医院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降低医院成本的情况下采购到技术前沿、使用价值高的医疗设备是采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下面就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流程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王瑞青;刘凤玲;王肖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LEEP手术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LEEP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CIN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仅采用LEEP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手术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反应指标、生存质量,以及术后半年宫颈CIN逆转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炎性反应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宫颈CIN逆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EEP手术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CIN临床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加速症状消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促进生存质量的提升,对预后有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迎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分析

    七叶皂苷钠是临床用于治疗脑水肿静脉曲张等疾病药物,主要通过静脉滴注进行治疗[1]. 具有保护脑组织、消炎、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起效迅速[2]. 但易引起过敏性皮疹、穿刺部位疼痛、静脉炎、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随着临床上有关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引起静脉炎的报道增多,人们对七叶皂苷钠的使用安全的重视度有了明显提高[3]. 本文就七叶皂苷钠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梁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