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改善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效果分析

曾海文;陈巧莉

关键词:地佐辛, 咪达唑仑, 持续泵注, ICU机械通气, 人机对抗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改善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治疗,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治疗.比较2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等临床参数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后12 h、24 h、48 h时2组患者HR、MAP及OI指标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用药后各时间点HR、MAP及OI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低于对照组的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可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有利于提高人机协调,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调察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方法 对医院已使用过的头孢菌素类相关药品的使用频度和药品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第二代头孢菌素药品的使用频率19.26,金额为26.84(万元),明显高于第三代使用频率11.18,金额为21.98(万元)和第一代使用频率6.85,金额为7.21(万元)及第四代使用频率0.76,金额为1.64(万元).结论 从医院使用的情况看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的使用情况良好,只要能有效把握好每类药品的药理知识和相关使用方法,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合理使用本类药物,方能有效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毛柳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方法、疗效,以及影响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5月急诊外科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7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严重多发伤患者179例抢救成功率为86.59%.死亡组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高于非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为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采取急诊急救方法治疗严重多发伤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是影响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炽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苏葶定喘汤加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56例

    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是儿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证,是以喘息、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支气管感染,好发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部分患儿具有特应性体质,可有过敏史或家族史,易反复发作,部分患儿可发展成支气管哮喘,西医多采用抗感染、平喘、雾化吸入等治疗. 笔者近年来采用苏葶定喘汤加小儿推拿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样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振环;胡文杰;苏小霞;张亚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AMH检测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反应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AMH检测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U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UI)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血清AMH水平;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观察组AMH值为(30.36±9.23)pg/ml及LH值为(10.35±3.15)pg/ml,高于对照组的(14.91±4.21)pg/ml及(5.74±2.35)pg/ml(P<0.01).而其年龄及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等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MH水平与卵泡数之间呈正相关,即AMH水平越高,其卵泡数越多.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清AMH水平对卵巢排卵反应有良好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彬;庄庆煊;江艺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12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9.67%,低于对照组的31.66%(P<0.05).结论 应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发生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含奥硝唑、阿莫西林的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联合奥硝唑、阿莫西林的含铋剂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补救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既往胃镜检查后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法检测Hp阳性或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阳性,且第一次接受Hp根除治疗失败患者52例,予以患者奥硝唑0.5 g、阿莫西林1.0 g、枸橼酸铋钾220 mg、雷贝拉唑20 mg口服,每天2次,连用10 d,并观察治疗及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了解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结果 完成治疗并随访成功49例,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的根除率为80.77%(42/52),按完成治疗(PP)分析,根除率为85.71%(42/4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初次根除Hp失败的患者,含奥硝唑、阿莫西林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方案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较高,推荐作为补救治疗的新方案.

    作者:曲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分析

    七叶皂苷钠是临床用于治疗脑水肿静脉曲张等疾病药物,主要通过静脉滴注进行治疗[1]. 具有保护脑组织、消炎、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起效迅速[2]. 但易引起过敏性皮疹、穿刺部位疼痛、静脉炎、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随着临床上有关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引起静脉炎的报道增多,人们对七叶皂苷钠的使用安全的重视度有了明显提高[3]. 本文就七叶皂苷钠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梁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在CT静脉增强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在CT静脉增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行CT静脉检查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进行CT静脉增强检测,观察与评价患者身体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120例患者中全身耐受性为佳者112例,大部分患者对该药剂有良好的耐受性;在安全评价上,所有患者均呈轻度反应,持续时间较为短暂,且在后期复查时自行消失.结论 在CT静脉增强中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重度不良反应,适用于CT静脉增强检查环节中.

    作者:樊勤莲;喻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1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排痰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7.97%(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排痰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住院的AS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组各15例,A组采用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B组单用银质针针灸治疗,C组单用补肾强督治偻汤内服治疗,比较3组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标(BASDAI)和中医分级量化指标.结果 A组患者总好转率为100.0%,高于B组、C组的80.0%、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3组BASDAI评分、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数值低于同期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质针联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AS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涛;安玉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OGIB患者117例,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45例)行药物灌注治疗.记录DSA诊断阳性率;比较2种介入方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117例患者中,DSA检查显示,直接征象54例,间接征象47例,诊断阳性率为86.3%(101/11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9%,对照组为1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5.6%(P<0.05).结论 DSA检查应用于OGIB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介入治疗采用栓塞术更能迅速止血,降低复发率,疗效切实,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吴勘华;孙荣跃;宋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选取100例在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产房助产士进行全程陪护.观察2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内出血率和产后2~6 h出血率分别为4.00%和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8.00%和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的精心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降低产后出血率,使产妇尽快恢复,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

    作者:廖琴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血压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9.33%(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压指标,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鹄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65例,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血脂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阿托伐他汀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者均有较好的降脂作用,相比之下,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段丽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52周、治疗104周后患者的CR(血清肌酐)、eGFR(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CR、eGF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2周后,观察组eGFR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4周后,观察组CR、eGF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替比夫定治疗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作者:孙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采用蛋白沉淀法对血样进行预处理后,进样检测人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色谱条件:Gemini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5 nm,柱温为30℃.结果 伏立康唑在0.227~13.54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伏立康唑的绝对回收率为102.8%~113.6%,相对回收率为106.3%~111.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样本2℃~8℃保存的稳定性RSD均在3.00%以内.结论 HPLC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伏立康唑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伏立康唑浓度个体间差异大,可预测性差,需对ICU和血液科严重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作者:陈璐;涂碎萍;张丽娟;杨勇;闫峻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 DC)是1973年由加拿大学者Steinman 首先发现的,广泛分布于脑以外的全身组织和脏器,数量较少,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状突起得名.1 DC的亚群分类研究发现人DC依据来源可分为2个亚群:骨髓系来源的骨髓样树突状细胞( MDC),由髓样干细胞在GM-CSF的刺激下分化而成,即DC1,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具有共同的前体细胞;淋巴系来源的淋巴样DC(LDC)或浆细胞样DC(PDC),即DC2,与T细胞和NK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

    作者:曹烨;张健;殷洪明;吴国荣;杨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腹腔积液生化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的有腹腔积液症状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恶性病变,18例)和对照组(良性病变,23例).于患者接受治疗前进行腹腔穿刺,采集腹腔积液样本进行生化检验.对2组患者腹腔积液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腺苷脱氨酶检出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基抗原CA125、乳酸脱氢酶、总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腹腔积液患者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验,有助于鉴别诊断疾病良性、恶性程度,具有成本低、敏感度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会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改善新发2型糖尿病胰腺功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胰腺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经胰岛素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胰腺功能、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胰腺分泌功能、BMI及HbA1c等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胰腺功能、BMI及HbA1c.

    作者:孟午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述评

    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是人体内视黄醇运载蛋白,由肝脏合成,用来完成肝脏中视黄醇的转移,并协助视黄醇进行代谢、储存、发挥作用,半衰期较短,能敏感反映机体的疾病状况. 首次发现RBP是在19世纪60年代,随后又有研究从人类及各种动物代谢物中分离得到RBP. 近几年对RBP的研究越来越多,人们发现RBP半衰期短,敏感性强,无论是血液还是尿液中RBP都能作为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验证疗效指标,亦可用来评价人体营养现状.

    作者:黄小明;张春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