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比较

唐豪

关键词:开腹手术, 腹腔镜,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各50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时间和总体费用.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切口长度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开腹组的50.0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体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能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寻找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身麻醉方法.观察2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手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法在直肠癌手术中麻醉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朝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功能性便秘患者5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仅使用曲美布汀治疗,试验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联合曲美布汀胶囊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便秘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后2组排便频率、大便性状和其他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便秘较单用曲美布汀疗效显著.

    作者:晏彩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时机口服阿司匹林在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中的预防意义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不同时机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预防意义.方法 将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64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孕龄≤16周开始口服阿司匹林50 mg/d,服药至孕龄28周;对照组34例,孕龄>16周以同样方式口服阿司匹林.比较2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龄≤16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降低子痫前期发生风险中的作用优于孕龄>16周后服药患者,但服药时机对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郭利佩;贾小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毛细支气管炎在儿科临床上治疗途径的研究进展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为常见,以2岁以内婴幼儿发病多见[1].常表现为咳嗽、喘憋、气促、发绀及三凹征.

    作者:肖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学影像技术在乳腺癌中应用研究概述

    乳腺癌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球所有女性癌症的18%左右[1-2].在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治疗过程中,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仍然是临床医师及患者坚持的首要原则;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癌无法提出确切的病因学预防,因此通过检查早期发现乳腺癌病变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等作用显著.

    作者:汤磊磊;易维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夏桂成治疗崩漏经验浅析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本病可贯穿女性的青春期、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引起贫血、盆腔感染、不孕等,是妇科常见的危、急、疑、难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夏桂成老师是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首批指导老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对本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笔者曾有幸跟随夏桂成老师抄方学习,现将其治疗崩漏的经验进行分述.

    作者:鲍粉红;孙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按照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行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行呼吸机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ICU住院及呼吸机应用时间,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ICU住院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呼吸机应用时间,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结节性筋膜炎高频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NF)是一种形成肿物的纤维增生性病变,一般发生在皮下组织,由肥胖但一致性的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构成,是一种发生于肌肉、浅筋膜、深筋膜的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良性、反应性、增生性、假肉瘤样结节性病变[1-4].NF临床及病理对其认识早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近年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NF诊断有一定深入研究.本文对8例手术后经病理诊断为NF的病例进行专项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结合临床表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盛桂梅;杨阳;刘纯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药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医疗改革制度的推行,国家对于临床中的合理用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药学作为监督并辅助医疗机构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主要学科之一,也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臧贵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PDCA循环法实施前及2015年1月-2015年12月循环法实施后的处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的差错率.结果 PDCA循环法实施后门诊药房的调配差错率为0.255%低于实施前的0.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门诊药房管理中,可有效提高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在减少处方调配差错率的基础上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性,从而有效提升门诊药房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者:邱毅贵;谢成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利用处方点评系统随机从电脑中抽取2015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每月共1000张,共计60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评价分析.结果 2015年1~6月份抽查不合理处方84份,其中未写临床诊断12例次,诊断书写不全9例次,无特殊情况下的超量处方2例次,遴选的药品不适宜7例次,给药途径不适宜14例次,用法用量不适宜17例次,重复给药8例次,无适应证用药26例次.结论 应加强门急诊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培训,加强药师的干预,以进一步提高门诊处方的安全性及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陈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均采取解痉、镇静、扩容、降压、利尿等常规治疗,并视情况应用地塞米松促使胎肺发育成熟.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即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浓度(DD)、红细胞压积(HCT),孕周延长时间,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PT、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D与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周延长(10.5±2.2)d长于对照组的(4.5±1.5)d,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21.2%,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1.5%(6/52)低于对照组的26.9%(14/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保证分娩质量与母婴安全,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柯妙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单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2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单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不仅规范了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行为,同时还能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母乳喂养率及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临床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许敏;张海霞;胡传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老年住院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邓新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他汀组和曲美+他汀组各34例.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曲美+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干预前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射血分数及硝酸甘油用量,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美+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他汀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4,P<0.05).干预前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射血分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曲美+他汀组变化幅度大于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和心功能,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连;杨家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16、Ki-67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P16、Ki-67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中的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1日-2016年6月30日医院进行治疗的不同程度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10例鳞状上皮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以及免疫组化方法对所有受试患者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组织中的P16、Ki-67蛋白以及HPV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P16、Ki-67蛋白在患者中的表达与HPV感染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中HPV的总检出率为64%(128/200),其中HPV6/11以及HPV16/18分别在尖锐湿疣组以及CINⅡ~Ⅲ组中检出率高.P16、Ki-67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1.391,P=0.0019;r=1.846,P=0.0007).P16、Ki-67蛋白在高危型HPV16/18中的表达要显著高于在低危型HPV6/11中的表达(P<0.05).且高危型HPV16/18感染组与P16以及Ki-6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12、0.484;P<0.05).结论 高危型HPV16/18的感染与患者的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且抑癌基因P16的表达也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有密切关系.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P16以及Ki-67蛋白联合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文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rPA溶栓治疗内瘘闭塞患者1例

    自体动静脉内瘘(I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通路[1],优良的内瘘条件是维持血液透析进行的必须条件.但由于尿毒症患者自身存在的疾病因素,血管条件差、低血压、日积月累的反复穿刺,以及自身对内瘘的护理不当使内瘘血栓形成在所难免.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导致内瘘失去功能占血液透析患者的14%~36%[2].因此,尽早治疗内瘘闭塞是延长内瘘使用年限的关键.我科于2015年7月23日对1例内瘘闭塞7h余患者使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进行局部溶栓治疗及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将溶栓治疗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符梅;罗雅丹;李红;董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收的采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200例,对20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在临床当中实施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经采取头孢菌素抗生素治疗后,20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反应2例,变态反应10例,胃肠道反应4例,肝肾毒性反应2例,共18例(9.0%).结论 临床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要严格遵守使用药物规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使用药物,建立一个完善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进而明显减少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所致的较大危害.

    作者:魏传峰;张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抑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进行抗抑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以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帕罗西汀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进行加强治疗,对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改善较为有利,临床疗效十分理想.

    作者:钱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愿终止妊娠女性180例根据米索前列醇给药方式不同随机分成A、B、C 3组各60例,A组口服给药;B组阴道给药;C组舌下给药.比较3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阴道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C组流产成功率均高于A组(P<0.05),但B组、C组间流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孕囊排出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但B组、C组间阴道出血量和孕囊排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明显低于A组(33.3%)和C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给药及舌下给药方式流产成功率高于口服给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