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分析

沈琴;顾建英

关键词:氯沙坦钾片,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摘要:目的 应用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观察组口服氯沙坦钾片,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及高血压、尿酸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及DBP均高于治疗前,血尿酸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尿酸水平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洁净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

    洁净手术室的配备是医院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设备进入洁净手术室[1]. 虽然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可使手术顺利进行,但也使原有手术室显得拥挤,同时也增加感染的机会[2]. 因此,洁净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对于减少外源性手术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降低外源性手术的感染率,必须对手术室的器械、人员、布局、清洁、消毒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我院洁净手术室实行规范化管理后,手术室的物品、仪器设备摆放整齐有序,手术室清洁,使得人、物、时得以充分利用,减少无效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取得一定成效. 同时提升了医师、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月娥;何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柳烯酸溶液喷雾剂外用和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柳烯酸溶液喷雾剂外用和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外用柳烯酸溶液喷雾剂治疗,对照组应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真菌清除率为87.5%(42/48)高于对照组的56.2%(2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柳烯酸溶液喷雾剂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疗效优于联苯苄唑乳膏.

    作者:郑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三联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厄贝沙坦与黄芪饮片三者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采用DM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厄贝沙坦与黄芪饮片三联治疗;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Alb)定量及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24 h尿Alb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SCr、BUN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24 h尿Alb定量、SCr、BUN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FBG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因使用厄贝沙坦、氯吡格雷和黄芪饮片发生的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厄贝沙坦与黄芪饮片三联治疗DN比单用厄贝沙坦效果更佳.

    作者:蒋建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83%和83.33%高于对照组的31.25%和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犬吠样咳嗽、吸气时哮鸣音、声嘶及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可取得较好效果,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得以提高,治疗时间缩短,在缓解患儿病痛的同时也容易被患儿家属所理解和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闫广兴;路伟;高磊;赵玉林;张敏;王云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单纯胃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单纯胃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穿孔患者均能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单纯胃穿孔修补术更具优势,能够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贾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根据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1]的相关标准,目前我国规定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正常人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存在波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尤为明显[2]. 高血压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年龄及生活习惯等,此外,许多药物也能影响血压的变化,如避孕药、激素及消炎药等,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药物的使用必须规范化、合理化[3]. 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是临床比较常用的麻醉药物,因其起效快、控制性能好及苏醒时间短,已成为临床上的静脉麻醉快通道技术. 本文综述了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耳前瘘管感染门诊换药方法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耳前瘘管( 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 ,CPF)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耳畸形. 为胚胎时期形成的第1/2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所致[1]. CPF主要表现为盲端小管开口于外耳皮肤上,多见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开口于耳轮的后上边缘、耳屏及耳垂. 大部分CPF单侧发病,通常无自觉症状而不需治疗,由于上皮碎片脱落或感染,瘘管会流出分泌物,一旦出现感染,则需手术切除瘘管[1]. 如反复发生感染可形成脓肿或脓肿反复切开排脓者局部可发生长期不愈的脓窦或瘢痕,而且耳前瘘管多有分支,脓肿切开后感染难以控制,换药时间较长[2-3]. 如何缩短换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让患者尽快接受手术,临床的经验方法多样,现总结如下.

    作者:龙桂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溺水死亡血中钾离子、氯离子含量变化的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溺死动物血中钾离子、氯离子浓度变化及法医学意义.方法 将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实验组动物放入水槽中溺死并记录死亡时间.动物死后0.5 h进行解剖采血,统一编号并进行标记备检.用机械性损伤方式将对照组动物处死,采用细木棒打击动物头部致死,然后放入同一淡水槽中,也在死后0.5 h进行解剖,切开动物胸腔后抽血,并分别进行编号标记备检.检测并对比2组血中的钾离子、氯离子浓度.结果 实验组动物死后0.5 h、2 h血清钾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动物死后0.5、2 h血清氯离子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变化有助于溺死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王玥;刘大华;礼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疗效.方法 31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急诊行软组织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一期缝合伤口,必要时VSD覆盖,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8~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其中一期愈合24例,发生钉道感染4例,经一段时间伤口换药治愈,软组织坏死多次清创愈合2例,二期行皮瓣移植后愈合1例,无螺纹钉松动和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未出现骨髓炎、关节僵硬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具有减少手术等待时间、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江涛;万春友;刘亚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卡托普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肾炎高血压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33)低于对照组的21.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为(8.2±1.1)d短于对照组的(11.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的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玉;宋建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一次给药行IVP联合CT扫描诊断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次给药行静脉肾盂造影(IVP)及CT扫描诊断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80例,其中42例患儿行IVP检查,38例患儿行一次给药IVP联合CT扫描,比较2组诊断效果.结果 IVP联合CT组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诊断率及合并输尿管结石、积水、梗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单纯I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给药行IVP联合CT扫描可有效诊断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臧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夏季三伏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伏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炎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敷贴疗法.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夏季三伏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曹赟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实用新型小儿头皮针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的大环境下,儿科输液有着只增不减的趋势,2015年,我科的小儿输液量再创新高,高日输液量达780人次,其中选择头皮静脉穿刺的婴幼儿占了很大比例.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的关键,除了护士具备熟练的穿刺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外,主要的还要有好的固定方法. 对此,笔者研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头皮针固定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张健;黄春霞;杨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试验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肝功能损伤率及肌钙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损伤率及肌钙蛋白阳性率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自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静脉专业小组的运行体会

    静脉治疗是临床工作中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1].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本技术,静脉输液治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的整体质量[2].

    作者:段玉娟;宁国芳;房鸿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药品调剂差错指在处方调剂过程中发生的过失或错误,并给正常工作、药品管理或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的行为. 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有多种因素造成,有报道药师处方调剂差错占用药失误的21.63%[1].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大程度地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 报道如下.

    作者:代彩芹;史先蕊;陈红英;刘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20例行改良颈后路非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均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7例,明显改善3例,无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术后颈椎活动度良好.患者术后JOA评分为(14.2±3.1)分高于术前的(5.7±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P<0.01);术后Epstein标准优良率为80.0%(16/20).结论 改良颈后路非融合寰枢准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手术创伤较小,恢复快,并保留了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作者:王路;程才;李书奎;李凌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敷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制动和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敷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1周疼痛控制率;干预前和干预1周患者疼痛评分及肿胀周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结果 外敷组1周疼痛控制率为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少于干预前,且外敷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敷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肿胀疼痛,加速疼痛和肿胀消退,减轻患者痛苦,可为尽早手术创造条件,有利于加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倪靖;李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例的延续性护理

    本文对1例心肌梗死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 因呕吐3d,发热4h,呕吐物自述为咖啡色胃内容物,来院就诊. 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于2016年3月7日因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行动脉球囊扩张术_置管溶栓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3.97 ×1012/L、血红蛋白112 g/L、红细胞压积35.4%、白细胞15.47 ×109/L、凝血示国际标准化比值4.91,凝血酶原时间62.5 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62.7 s. 心电图示: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前间隔及后壁基底段变薄,收缩期增厚率减低,下壁基底段收缩期增厚率减低,左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值63%.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故停用华法林,给予下肢静脉回流泵气压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根据病情医嘱给予保护心肌,改善循环及营养支持治疗,微量泵注射用奥曲肽抑制消化酶分泌. 患者住院第10天突然出现严重的胸闷、呼吸困难、呼吸心跳加快, R 30~40次/min、BP 40/25 mmHg. 端坐位、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功能LVEF值42%. 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呋塞米等药物治疗. 于住院第17天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功能LVEF值32%. 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氨力农微量泵持续泵注. 于2016年6月2日患者家属要求出院. 出院随访:患者情况尚可,患者心功能为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不能从事任何活动,即使在休息时偶尔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CD19 CAR-T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新的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可使耐药/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患者获得高水平的血液学和分子学缓解[1] ,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AR-T)疗法是一种新型细胞免疫治疗,抗CD19 CAR-T细胞在B-ALL的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疗效,儿童和成人的完全缓解( CR)率达90%[2]. 本文就CAR-T疗法、抗CD19 CAR-T细胞治疗B-ALL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钱怡;杨敏;李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