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病患者76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朱瑞海

关键词:颈椎病, 治疗, 桂枝加葛根汤合当归补血汤
摘要:目的 观察桂枝加葛根汤合当归补血汤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的颈椎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桂枝加葛根汤和当归补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加葛根汤合当归补血汤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患者病情恢复迅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病毒性流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病毒性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确诊为病毒性流感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患儿鼻塞/流涕、发热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抗生素使用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38.0%(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病毒性流感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炎琥宁,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红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行性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行性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颅内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及CT 2种检查方法对患儿进行诊断.以终诊断结果为依据,对2种检查方法下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进行观察.结果 CT检查对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管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0%(24/25)、100.00%(10/10)、87.50%(7/8)、以及100.00%(7/7),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根据影像学表现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判断,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飞雄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颈椎病患者76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桂枝加葛根汤合当归补血汤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的颈椎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桂枝加葛根汤和当归补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加葛根汤合当归补血汤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患者病情恢复迅速.

    作者:朱瑞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多卡因在慢性颈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在慢性颈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颈部疼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利多卡因对慢性颈部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生理曲度(C2~7 Cobb′s角)、项背肌的CT表现及CT值及肌力和耐力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组患者经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均降低(P<0.05).经过12个月治疗,颈椎生理曲度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程度患者的项背肌状态不同,其中青年患者项背肌饱满,肌间隙较小.中年患者项背肌肌肉较青年患者有失饱满外形,肌肉间隙略增大.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比较,项背肌轻度萎缩,肌肉间隙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各年龄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12个月后所有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慢性颈部疼痛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剂量为(660±100) mg/d,少于对照组的(1 880±340) mg/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1%(P<0.01).结论 采用加巴喷丁药物治疗的患者后期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且用药剂量相对较小,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故临床上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首选加巴喷丁.

    作者:秦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相关时间指标、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5.3%(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肺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CRP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燕;花晓薇;杨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医嘱点评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医嘱点评,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逐步规范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方法 利用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随机抽取2015年全年每位医师在院病例及出院病例各2份,共抽取27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医嘱1 547条,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品种、剂量、溶剂、给药途径、频次、联合用药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1 547条中药注射剂医嘱中,遴选药品不适宜40条,占31.25%;联合用药不适宜36条,占28.13%;溶媒不适宜30条,占23.44%.并结合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结论 通过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发现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赵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的良性乳腺肿块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还能明显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该护理方案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张丽萍;曾燕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SDS、S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凤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桉柠蒎组各31例和联合用药组32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测定肺功能及6 min步行试验(6MWD),并统计3组在治疗6个月的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噻托溴铵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联合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和桉柠蒎组治疗6个月后运动耐量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优于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桉柠蒎组,且联合治疗组少于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长期使用对于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作者:方江;艾红艳;彭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不同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不同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比较2组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6.1%,83.9%和85.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7.3%,84.0%和91.6%,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5.2%,93.5%和96.2%.结论 在甲状腺良结节上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是相辅相成的,提高整体的准确度,提高术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冠心病患者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CO、CIL、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对冠心病知识,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锦波;吴迎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借助这种新的内镜微创技术,使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可实行内镜下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开腹手术.ESD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治疗成本低、可完整切除病灶、减低病变残留及复发率的优点[1];同时,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ESD治疗或一次可进行多部位治疗等优点[2].但作为一种新技术,ESD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尤其是易发生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3].现将我院行ESD患者102例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肱骨近端骨折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34.55%(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应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较好,肩关节功能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过程中,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能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帮助患儿缓解临床症状,促使患儿快速康复,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依达拉奉对心源性脑栓塞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依达拉奉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将72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2组患者均应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活性氧簇(ROS)数值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RO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SH-Px、ROS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55.6%(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缓解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受损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赛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辅助提高疗效,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我院2014年与2015年门急诊输液处方情况调查对比分析

    目的 考察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为促进门急诊更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14年全年的处方为非干预组,2015年全年的处方为干预组,分别从性别、年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男性较女性输液比例高,儿童在各年龄段输液比例高,通过干预,2015年的输液比例比2014年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减少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不合理使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惠霞;熊锋;赖异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豆压法加中药膏剂穴位贴敷对阻塞性肺炎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豆压法加中药膏剂穴位贴敷对阻塞性肺炎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阻塞性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豆压法加中药膏剂穴位贴敷.结果 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0.78±1.20) mg/L,(0.96±0.81) mg/L,优于对照组的(1.72±1.61) mg/L、(2.08±1.5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豆压法加中药膏剂穴位贴敷通过改变血清炎症指标HsCRP的差异,达到通络开窍,消除局部炎症,改善局部微循环,解除腔道阻塞的目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萍;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急诊ICU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急诊ICU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急诊ICU收治的130例血糖>11.1 mmol/L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案.观察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胰岛素使用时间、入住ICU天数、院内感染率、病死率及低血糖发生概率;评价2组出科前APACHEⅡ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胰岛素使用时间、入住ICU天数均短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出科前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而ADL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急诊ICU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降低院内感染概率,缩短入住ICU时间,但需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裴俞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