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文萍;刘凤芹;何金良;方志欣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尿肌酐(SCR)比值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抽选39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2组观察对象CYSC、MALB、SCR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水平.结果 观察组CYSC、MALB、SCR比值水平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SC、MALB、SCR比值在反应糖尿病肾病中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路继成;任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比较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66例难治性耳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微循环优化、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各频率听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在0.5、1、3 kHz听阈的改善幅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4、8 kHz听阀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栖如;刘海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SDS、S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凤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破裂修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行肩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的肩袖破裂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配合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手术配合护理措施.比较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破裂实施综合性、系统化的手术配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的康复,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蔡萍;冯宇峰;曾丽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维拉帕米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4.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8.3%(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应掌握好个体化用药原则,维拉帕米可治疗老年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作者:代利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青少年漏斗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漏斗胸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采用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手术疗效、住院时间等.结果 32例青少年漏斗胸患者全部顺利的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3.7±7.1) min,术中出血量为(9.8±1.9) ml,3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4±2.0) d.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疗效优良率97.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在手术后1~3周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缓慢平稳增加运动量,且症状逐渐消失.32例患者全部顺利出院,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32例患者在手术前的平均Haller指数为(5.4±0.8),手术完成后4个月的平均Haller指数降至(2.0±0.8).结论 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青少年漏斗胸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该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易感因素和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MRSA感染患者42例的临床病历资料,调查患者的临床状况,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记录MRSA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MRSA感染分布特征.结果 MRSA分离标本以血液和痰液较多,长期住院、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是引起MRSA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MRSA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对许多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加强病区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以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王继仿;潘爱平;顾月芹;朱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患者,男,59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12年,再发1 d入院.该患者于12年前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闷、气短,伴有咽部烧灼样疼痛、大汗,持续约15 min,含服消心痛可缓解,曾于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检查示:多支血管狭窄,狭窄率在30%~50%,给予扩冠、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平时坚持口服欣康片、拜阿司匹林等药物.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 d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性质同前,疼痛程度较前加重,口含硝酸甘油2粒10余分钟可缓解.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等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史20余年,每天约10支,少量饮酒史.心电图示:窦缓,律齐,50次/min,Ⅱ、aVF导联呈Qrs型,Ⅲ导联呈QS型,T波倒置.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标记物、心肌酶提示:TN-I 2.20 ng/ml,LDH 278 U/L,CK 420 U/L,CK-MB 42 U/L,AST 77 U/L.
作者:李娜;纪征;孙淑娴;赵庆霞;王兆祥;史苏娜;王斌;李伯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普通科室的危重患者大多数集中在重症医学科救治,普通科室的抢救车使用频率减少,造成抢救药品过期、护士使用抢救药的正确率降低.为规范抢救车管理,提高护士使用正确率,2015年3月护理部联合药剂科在全院实行抢救车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冀梅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分析床旁CR胸片与床旁胸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新生儿科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数字化X线(DR)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床旁胸片与床旁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意义.结果 超声及CR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90.77%、76.92%,特异性为69.23%、38.46%,阳性预期值为93.65%、86.21%,阴性预期值为60.00%、25.00%,2种检查方法敏感性和阴性预期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检查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可作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刘敬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86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18.6%(P<0.05).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病死率为7.0%.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范利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组予以全程护理.观察比较2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提高抢救成功率,还能减少住院期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志鹰;罗瑞琼;林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刘仕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医院门诊用药情况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遵照随机原则抽取200份我院门诊部医师对各类患者开具进行药物治疗的处方(用药处方),并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深入性和科学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该批用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23张(11.5%),不规范处方有9张(4.5%),合理处方有168张(84.0%).结论 各医疗机构门诊部用药处方大部分较为合理,但依旧存在一定的用药不合理现象,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门诊部工作人员和药物配制中心药师应就该系列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力求将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的风险性小化,从而进一步加强药物治疗的安全可靠性.
作者:何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收治的非恶性肿瘤疾病患者34例组成疾病组,另选取34例胃癌患者组成癌症组,对全部入选患者进行13C呼气检查及胃镜检查,观察Hp感染阳性率;比较癌症组中不同分期、不同浸润深度患者中Hp阳性率的差异性;分析Hp阳性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 癌症组Hp阳性率为79.41%,疾病组Hp阳性率为38.24%,癌症组Hp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组(P<0.01);Hp阳性率与胃癌发生呈显著正相关(r=0.418,0
作者:罗春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为促进门急诊更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14年全年的处方为非干预组,2015年全年的处方为干预组,分别从性别、年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男性较女性输液比例高,儿童在各年龄段输液比例高,通过干预,2015年的输液比例比2014年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减少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不合理使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惠霞;熊锋;赖异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微创椎间口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型病变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椎间口融合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采取微创腰椎融合术进行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少、住院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刘辛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育龄妇女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拱墅区9个街道13 449例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应用新柏氏TCT细胞学(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及TBS诊断标准进行检查并做出诊断报告.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经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及TBS标准诊断,正常132 49例(98.51%),异常200例(1.49%).2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人群平均年龄为45.0岁,异常高发人群集中在30~59岁.结论 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病变等级的升高,其病理诊断异常比例也逐渐升高,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与病理学诊断在很大程度上相符,表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早期宫颈癌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翁敏杰;李薇;谭辉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痛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桉柠蒎组各31例和联合用药组32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测定肺功能及6 min步行试验(6MWD),并统计3组在治疗6个月的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噻托溴铵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联合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和桉柠蒎组治疗6个月后运动耐量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优于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桉柠蒎组,且联合治疗组少于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长期使用对于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作者:方江;艾红艳;彭记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