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比较

朱熠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 高血压, 缬沙坦, 肾脏保护
摘要:目的 比较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常规剂量组给予缬沙坦80 mg/d口服,高剂量组给予缬沙坦160 mg/d口服.2组均治疗6个月,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钾、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前血压、血钾、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剂量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肾小球滤过率下降(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酐、肾小球虑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常规剂量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进行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检查,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缬沙坦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治疗中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高剂量缬沙坦在保护肾脏作用方面有更好疗效,且用药安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肾造瘘管持续缓慢静脉滴注血凝酶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肾造瘘管持续缓慢静脉滴注血凝酶预防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86例择期行PCNL的患者,将其分为血凝酶组(63例)、生理盐水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72 h内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血凝酶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术后72 h出血量分别为(32.43±7.23)ml、(54.11±8.37)ml、(58.30±8.11)ml,血凝酶组术后72 h出血量显著低于其余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凝酶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11/63)、16.4%(10/61)、17.7%(11/62),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并发症中常见的为伤口漏尿.结论 经肾造瘘管持续缓慢静脉滴注血凝酶预防泌尿外科术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且并未增加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

    作者:文曙光;江拥军;曾春明;李羽佳;吕高飞;吴光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预防无创通气患者鼻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预防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医院ICU收治的NPPV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采用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保护面部受压皮肤,比较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可有效降低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应用无创通气的效果.

    作者:王红香;张丽娜;王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欧米伽3脂肪酸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欧米伽3脂肪酸(n-3 PUFA)对心脏康复期间冠心病(CH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2例康复的CHD患者随机分为n-3 PUFA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46例.n-3 PUFA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n-3 PUFA;安慰剂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等量安慰剂,疗程均是12周.采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统一标准评估患者治疗12周后的认知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n-3 PUF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PA和DHA水平显著增加(P<0.01).而安慰剂组患者试验期间血清EPA和DH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抑郁与非抑郁患者的CVLT、APS、EF和BVMT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抑郁患者n-3 PUFA治疗后认知功能无统计学差异,而非抑郁患者n-3 PUFA治疗后复合语言记忆功能改善显著(P<0.05).结论 n-3 PUFA对CHD合并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无影响,但能明显改善非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封志鹏;刘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一种心内科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脏病的终结局和转归[1-2].左西孟旦是目前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3-6].但因左西孟旦上市于2010年,仅在少数医院应用,临床应用和护理经验尚且不足.现对我院心内科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的82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其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创伤性脑梗死1例

    创伤性脑梗死多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突出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脑功能损害重、预后不良等.因常合并多部位器官损伤,使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导致延误病因治疗,引起脑组织严重的不可逆性损害,增加了致残、致死率.因此,掌握创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疗起到决定性作用,对该类患者的预后亦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创伤性脑梗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全;魏建萍;张剑;陈为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比较

    目的 比较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常规剂量组给予缬沙坦80 mg/d口服,高剂量组给予缬沙坦160 mg/d口服.2组均治疗6个月,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钾、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前血压、血钾、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剂量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肾小球滤过率下降(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酐、肾小球虑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常规剂量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进行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检查,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缬沙坦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治疗中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高剂量缬沙坦在保护肾脏作用方面有更好疗效,且用药安全.

    作者:朱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4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单一组患者采取腹部常规开放式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给予出院后随访调查,包括患者疾病复发率、妊娠率等.结果 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单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输血、发热发生率低于单一组,月经改善率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子宫肌层均得以完全愈合,但联合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子宫肌层愈合状况均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预后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

    作者:石明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丹参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DAO及D-乳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DAO及D-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后24 h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针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术前、术后二氨氧化酶(DAO)水平和血D-乳酸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DAO水平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且术后2组血清DAO水平和D-乳酸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d,治疗组血清DAO水平和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经血常规等检查机体处于正常状态.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DAO及D-乳酸水平有调节作用,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门诊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肿患者60例,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Leep刀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造口术治疗,观察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欧阳新华;康一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我妇幼医院门诊1662张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对医院事前干预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提高药师的审方技能,规范医师的开方行为,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汇总医院2016年7~12月门诊药师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1 662张,对其不合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年7~12月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1 662张,干预成功率达99.04%.不合理处方类型排名前三位的是诊断不全、录入错误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 处方审核与干预是药师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事前干预能提高处方的合格率,及时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吴雯;林兴喆;林嘉鑫;陈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miR-224-3p通过抑制TLR4改善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

    目的 探讨miR-224-3p在改善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qRT-PCR检测不同糖浓度培养的NRK-52E细胞中miR-224-3p的表达,向高糖培养的NRK-52E细胞中转染miR-224-3p mimics,应用q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Toll样受体4(TLR4)、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糖培养的NRK-52E细胞中miR-224-3p表达明显降低(P<0.05),TLR4、NF-κB和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转染miR-224-3p mimics后TLR4、NF-κB和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高糖培养的NRK-52E细胞中,miR-224-3p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改善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

    作者:胡绍兰;孙蓓;韩菲;李晓喻;薛梅;陈莉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氯雷他定联合氮艹卓斯汀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氯雷他定联合氮艹卓斯汀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耳鼻喉科过敏性鼻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50例.A组给予氮艹卓斯汀鼻喷剂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A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A组的22.00%(P<0.05).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氮艹卓斯汀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喷嚏、流涕等不适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治疗与恢复时间,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汉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温馨提示卡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温馨提示卡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科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口头宣教各项检查护理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宣教.比较2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5.0%(7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需病房住院患者应用温馨提示卡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可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贾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及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以及脂联素(APN)含量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划分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并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名作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受试者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hs-CRP、BNP及APN含量.结果 SAR组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hs-CR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与UAP组血清BNP及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BNP及AP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N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组患者APN水平均显著低于单支组(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与BNP呈正相关(r=0.298,P<0.01);hs-CRP水平与APN水平呈负相关(r=-0.406,P<0.01);BNP与APN呈负相关(r=-0.239,P<0.01).结论 hs-CRP、BNP及APN血清含量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通过联合检测三者含量对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进行预测.

    作者:马华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四君子汤加黄芪抗大鼠衰老标记物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加黄芪抗大鼠衰老标记物变化.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药膳组各10只.中药药膳组给予四君子汤加黄芪、大米汤这一干预措施,而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大米汤干预,后采集大鼠血液,采用ELISA实验技术检测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PX)浓度.结果 空白组大鼠血清SOD、GSH-PX浓度高于模型组和中药药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药膳组血液中SOD浓度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和中药药膳组血液中GSH-PX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君子汤加黄芪制成的药膳使衰老大鼠血液中SOD浓度升高,有延缓衰老作用.但对GSH-PX无明显作用,不是延缓衰老佳方法.

    作者:史冬梅;张锦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DCA管理循环在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的价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 通过PDCA循环管理发现问题,分析现状,查找原因,确定预期目标,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结果检查,并予以总结分析,针对有成效的方法实行标准化处理,将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以来,问卷参与人数逐渐增多,问卷有效率也逐步提高,患者满意度逐步提高.结论 PDCA循环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运用到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中,可有效控制满意度有效率,提高满意度调查的质量与效能.

    作者:刘洪静;陈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4,P=0.0347,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85±5.26)分低于对照组的(16.58±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14,P=0.0000,P<0.05).治疗前,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万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入住ICU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按家属知情同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解痉等治疗,必要时可人工气道通气;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白细胞、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临床体征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P=0.0024).治疗组体温、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呼气末正压对患者腹腔压力的影响

    目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呼气末正压对其腹腔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行机械通气的24例患者,在容量控制通气(Volume A/C) 的通气模式下,观察呼气末正压(PEEP)的变化对腹腔压力的影响.结果 在Volume A/C模式下,当PEEP=0 cmH2O时,腹腔压力测定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着PEEP的增加,PEEP 6~12 cmH2O时,腔压力随之升高(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在机械通气状态下,呼气末正压的变化将会对腹腔压力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康军阳;袁小芬;刘静;王菲;杨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干预方式在我市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干预方式在我市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临沂市6所中学学校600名中学生作为本研究调查对象,对其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之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所学校共600名学生参与本次调查,其中成功收回并判定有效调查问卷568份,有效应答率为94.67%.其中男性被调查者300名,女性被调查者268名.初中学历被调查者260名,高中学历被调查者308例.独生子女228名,非独生子女340名.健康教育干预后,试验组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89.5%高于对照组未干预的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P<0.05).实施综合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6.3%明显高于普通干预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60,P<0.05).在实施干预措施前,3组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及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普通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学生对表中列举5个问题的知晓及预防行为明显提升,且综合干预组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及预防行为均优于普通干预组(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中采用综合干预的方式可取得良好效果,且采用多种形式的讲座教育更容易被广大中学生接受.

    作者:张汝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