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外龙;刘仲楠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使用乌司他汀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和白细胞计数(WBC),使用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R及RR均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W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F患者使用乌司他汀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峥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NOTCH-1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人脑胶质瘤患者50例,从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和细胞株中提出胶质瘤干细胞体外培养,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中NOTCH-1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度恶性胶质瘤光密度值(IOD)高于低度恶性胶质瘤(P<0.05);在胶质瘤干细胞增殖过程中,NOTCH-1、CBF-1、HES-1在CD133+中表达较强,干细胞分化时,表达减弱.结论 NOTCH-1信号通路参与了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在人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为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田伟;张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硫酸镁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硫酸镁行肠道准备,对照组24例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比较2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优等肠道观察时间占比和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4,P=0.027).观察组清洁程度积分、优等肠道观察时间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耐受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4,P=0.010).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前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硫酸镁行肠道准备,能够提供更好的肠道清洁度、更清晰的视野;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患者依从性高,为检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范先靖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肝癌患者行切除术后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则运用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运用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分别于术后6 h、1 d以及3 d评价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观察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睡眠时间及总液体丧失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0.00%(6/60)低于对照组的28.33%(1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 h、1 d以及3 d的CASI和MMSE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总液体丧失量和睡眠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不容易影响术后认知功能,有助于恢复神经系统功能.
作者:甘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12月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分析导致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于2016年1月由药剂科实施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将干预前设置为对照组,干预后设置为试验组,随机选择样本进行比较,2组以每月抽取病历100份为基数,累积抽取12个月共1200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药物性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试验组发生抗菌药不合理应用213份,其发生率为17.75%,对照组发生抗菌药不合理应用386份,其发生率为32.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在用药指征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疗程不合理及药物联用不合理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病历中出现药物性不良反应7例,其发生率为0.58%,对照组患者病历中出现药物性不良反应37例,其发生率为3.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科的有效干预能显著改善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不但能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进行有效改善,同时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伍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对比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经济学.方法 将2014年2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左氧氟沙星(LVLX)治疗,B组给予头孢呋辛治疗,C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3组治疗效果,待疗程结束后计算成本—效果比(C/E)及价格敏感度,比较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50%,B组总有效率为90.00%,C组总有效率为90.0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E低为8.23,C组高为17.67,B组为12.48.假设药价下降15%,分析其敏感度,结果显示药价下降对C/E影响不显著.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3种药物中,左氧氟沙星C/E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金凤;张越;魏巍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诊治的确诊为D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VSD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者在感染期切开脓腔并采用脂质水胶体敷料引流.比较2组临床疗效、溃疡面积、脓性分泌物、创面肉芽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9,P<0.01).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溃疡面积、脓性分泌物、创面肉芽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基础上联合胰岛素局部冲洗显著减少了创面的换药次数,患者痛苦较小,更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兴;谭万寿;刘辉文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常与心肌酶谱增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常患者112例为甲组,检测其心肌酶谱;选取精神科住院心肌酶谱异常患者60例为乙组,检测其肝功能.对2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常与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及磷酸肌酸激酶(CK)增高呈正相关(P<0.01),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无相关性(P>0.05).结论 心肌酶谱增高是由于药物损伤肝细胞引起,若无心电图异常和其他临床资料提示心肌严重受损,可按药物性肝损伤处理,减少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的发生.
作者:王勤 刊期: 2017年第25期
近年来,随着各类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是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医师的专业缺陷、防范医疗风险等诸多原因,通常在此类药物的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1],而临床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中的成员,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专业优势,在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中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情报、辅助临床医师决定药物治疗决策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陶敏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1日-2016年2月28日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胃排空情况、近端胃容积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P<0.05).治疗后2组的胃排空情况及近端胃容积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较单一使用吗丁啉更优,安全有效.
作者:查从兵 刊期: 2017年第25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这段时期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出现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表现为生殖道、血管舒缩障碍症状群、精神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症状,其中出现情绪不稳定、急躁失眠伴焦虑症状.围绝经期症状多发生在45 ~ 55岁[1].
作者:谢杭珍;林光斌;郑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早早孕无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和临床用药特点.方法 将100例行无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早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50例采用微管的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行人工流产手术.比较2组孕妇流产率、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复经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不完全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和复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引导下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早早孕无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吸氧、解痉、平喘、降温等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2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静脉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肝功能损害).结果 2组热退时间、咳止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0/45)低于对照组的60.00%(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方便易行,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欢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病例组进行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血沉、关节压痛指数、僵硬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病例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远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04,P<0.05).病例组的血沉、关节压痛指数、僵硬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2/55)远低于对照组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5,P<0.05).结论 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见显著的改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焱兵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药师参与门诊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的价值.方法 将门诊激素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用药过程中未接受药师参与,试验组50例则在药师的参与下用药,对比2组激素治疗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合理使用率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在门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中,可促进患者更加规范的用药,对其激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保证.
作者:黄文绯;苏诗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突触可塑性即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能力,是指神经系统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突触活动受到调控引起突触传递效率的易化或抑制,使得从单个神经元到整个神经环路均发生适应性变化以维持神经功能的相对稳定.其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突触可塑性是学习与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1].机体可通过多种细胞分子途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其中神经胶质细胞在突触可塑性调节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者:孙浩;陈明明;廖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监测是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之一,自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以来,药师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的职责从收集、上报数据转向直接面对患者,参与 ADR的处置转变.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的优势,对发生ADR的患者提出合理化诊治建议,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现将笔者会诊的 1 例药源性皮肤损害的诊治过程叙述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8例,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每组4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与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9,P<0.05).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师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煎煮方法对银翘汤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自医院中药局提供的银翘汤方中的药材,分别采取传统煎煮法和机器煎煮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煎煮后药汁的进行有效成分(绿原酸、连翘苷、牛蒡子苷、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测定.结果 经HPLC法含量测定,传统煎煮法的银翘汤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机器煎煮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翘汤采用传统煎煮法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时应根据中药材特性,尊重传统工艺,使药效能够以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作者:禤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分骨垫在儿童尺桡骨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儿童尺桡骨骨折患儿40例,所有患儿均经手法复位,采用分骨垫、普通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周 ~6个月,其中2例于1周后行X线复查提示骨折端移位较大,接受手术治疗,其余38例至末次随访时X线提示骨折接近解剖复位或解剖复位,且骨折线变模糊甚至消失,患儿前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手法复位、分骨垫、普通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疗效确切,患儿功能恢复及满意度良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治疗适用于开放性尺桡骨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以及手法整复后再发生移位患者.
作者:魏小强 刊期: 201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