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杭珍;林光斌;郑婷婷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吸氧、解痉、平喘、降温等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2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静脉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肝功能损害).结果 2组热退时间、咳止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0/45)低于对照组的60.00%(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方便易行,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欢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使用乌司他汀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和白细胞计数(WBC),使用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R及RR均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W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F患者使用乌司他汀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峥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因素.方法 对25例儿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儿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迟发性脑病高危因素.结果 (1)25例患儿中位年龄9.48岁,出现迟发性脑病3例,年龄9~11岁.(2)未发生迟发性脑病与迟发性脑病患儿昏迷时间、首次高压氧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脑病患儿抽搐次数多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儿(P<0.05).(3)迟发性脑病患儿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儿(P<0.01).结论 儿童一氧化碳中毒后抽搐发生次数及WBC明显升高,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异常越明显,发生迟发性脑病危险性越大.
作者:黄宏彪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医院围术期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为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12月行手术治疗的309例患者的围术期肠外营养处方784张,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处方中葡萄糖、氨基酸、热氮比等物质的占比情况,分析处方的合理性.结果 784张肠外营养处方中,制剂品种使用量占前3位的为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40、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Ⅶ).不合理肠外营养处方中,氨基酸<2.5%占88.65%,糖脂比有糖无脂或<1:1或>2:1占19.90%,热氮比>200:1占33.42%,未使用谷氨酰胺占89.16%,谷氨酰胺/总氨基酸供给量>20%占56.47%.结论 围术期患者肠外营养处方中存在较多的不合理之处,如糖脂比、热氮比不合理等,应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减少肠外营养处方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升围术期中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作者:卓莹;翁爱彬;崔国通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用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48例,利用抽签法将48例病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采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术.2组术后均予以12个月的随访,记录种植体的种植情况,比较炎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利用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种植体共植入34枚,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成功率达100.0%,且未出现种植体松动和炎症等并发症,提升高度为(5.6±1.9)mm.对照组种植体共植入37枚,其中1枚种植体松动,3枚有进行性骨吸收的情况,种植成功率为89.2%,无炎症和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提升高度为(5.0±1.3)mm.研究组种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77,P<0.05).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58,P<0.05).结论 利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种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姜怀明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8例,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每组4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与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9,P<0.05).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师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评估早期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0例;A组患者从入院开始即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0 mg次/d),直到出院;B组住院期间无阿托伐他汀治疗,出院后开始阿托伐他汀治疗(80 mg次/d).入院3 d和7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Rankin修订量表(mRS)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 d后A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7 d后NIHSS评分进一步降低,且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2级评分和3级评分百分比较高,然而4级评分和5级评分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早期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董育卿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煎煮方法对银翘汤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自医院中药局提供的银翘汤方中的药材,分别采取传统煎煮法和机器煎煮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煎煮后药汁的进行有效成分(绿原酸、连翘苷、牛蒡子苷、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测定.结果 经HPLC法含量测定,传统煎煮法的银翘汤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机器煎煮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翘汤采用传统煎煮法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时应根据中药材特性,尊重传统工艺,使药效能够以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作者:禤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近年来,随着各类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是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医师的专业缺陷、防范医疗风险等诸多原因,通常在此类药物的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1],而临床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中的成员,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专业优势,在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中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情报、辅助临床医师决定药物治疗决策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陶敏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监测在早产儿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该科住院的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肺炎患儿41例,监测患儿的动脉血气、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 2)及氧分压(TcPO 2),比较TcPCO 2及TcPO 2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之间的相关度.结果 所有患儿的TcPCO 2和动脉血气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 TcPCO 2测定在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连续、无创的优点,同时可以预测PaCO 2,安全性良好.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25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这段时期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出现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表现为生殖道、血管舒缩障碍症状群、精神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症状,其中出现情绪不稳定、急躁失眠伴焦虑症状.围绝经期症状多发生在45 ~ 55岁[1].
作者:谢杭珍;林光斌;郑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对比股神经阻滞与芬太尼镇痛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硬膜外穿刺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硬膜外穿刺前30 min对照组予以芬太尼静脉注射,观察组则采用神经刺激仪行股神经阻滞.对比2组硬膜外麻醉前(T 0)、硬膜外穿刺前体位变换时(T 1)、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改为平卧位时(T 2)以及改为平卧位后3 min后的疼痛情况以及SBP、DBP、HR水平,芬太尼用量,硬膜外穿刺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 0及T 1时观察者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 1及T 2时观察者的SBP、DBP以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硬膜外穿刺的麻醉效果更佳,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芬太尼用量以及穿刺时间.
作者:张振忠;苏娟;王龙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甘露醇联合口服补液盐散Ⅰ(ORSⅠ)在普通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96例,观察组服用甘露醇联合ORSⅠ,对照组服用复方聚乙二醇(PEG)电解质散.比较2组肠道清洁效果、安全性、耐受性和药品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93.75%,2组排便次数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和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12%和1.04%,对照组呕吐和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21%和1.0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费比对照组总费用便宜68.62元.结论 甘露醇联合ORSⅠ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行普通结肠镜检查前良好的肠道清洁剂.
作者:陈青青;王新艳;范惠珍;袁芸;高小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调查医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静脉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干预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效果的影响,为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干预前(2014年)317例和干预后(2016年)500例出院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的围手术期静脉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对干预前后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眼科围术期静脉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从99.37%下降至5.00%,使用合理率从8.25%上升至64.00%,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基本合理、术后24 h停药率明显升高、用药疗程长问题明显改善.结论 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在相关干预后使用率明显下降,合理率明显上升,但仍存在部分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过长的问题.
作者:张剑;林彩琴;汪洋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我国的中医事业在国内外闻名,中药膏方是其中一种成药方,在预防治疗和滋补营养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一些大型的复方汤剂基础之上,结合人们的体质和病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处方的确立,再经过煎制后加入一定的辅料进行调制,终成为一种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1].
作者:梁培鑫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早期(术后3个月)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术后3个月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技术检测接受LEEP术的1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HPV-DNA含量,对比检测结果与CIN残留或复发的关系.结果 术后3个月CIN患者术后HPV-DNA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HPV-DNA阳性的患者其残留率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3个月的HPV-DNA检测在判断CIN患者LEEP手术效果、病毒清除效果及预测病变是否残留或复发方面均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柳银华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NOTCH-1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人脑胶质瘤患者50例,从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和细胞株中提出胶质瘤干细胞体外培养,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中NOTCH-1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度恶性胶质瘤光密度值(IOD)高于低度恶性胶质瘤(P<0.05);在胶质瘤干细胞增殖过程中,NOTCH-1、CBF-1、HES-1在CD133+中表达较强,干细胞分化时,表达减弱.结论 NOTCH-1信号通路参与了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在人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为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田伟;张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常与心肌酶谱增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常患者112例为甲组,检测其心肌酶谱;选取精神科住院心肌酶谱异常患者60例为乙组,检测其肝功能.对2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常与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及磷酸肌酸激酶(CK)增高呈正相关(P<0.01),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无相关性(P>0.05).结论 心肌酶谱增高是由于药物损伤肝细胞引起,若无心电图异常和其他临床资料提示心肌严重受损,可按药物性肝损伤处理,减少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的发生.
作者:王勤 刊期: 2017年第25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PCI术)患者的治疗基石[1].然而,随着氯吡格雷的广泛应用,其疗效变异性受到关注,细胞色素 P4502C19(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尤其是氯吡格雷抵抗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3].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 1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典型案例,临床药师个体化检测技术多角度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临床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治疗方案调整策略,为优化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戴春乐;苗苗;刘俊 刊期: 2017年第25期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监测是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之一,自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以来,药师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的职责从收集、上报数据转向直接面对患者,参与 ADR的处置转变.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的优势,对发生ADR的患者提出合理化诊治建议,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现将笔者会诊的 1 例药源性皮肤损害的诊治过程叙述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