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膏方的制备工艺分析与研究

梁培鑫

关键词:中药膏方, 制备工艺, 研究
摘要:我国的中医事业在国内外闻名,中药膏方是其中一种成药方,在预防治疗和滋补营养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一些大型的复方汤剂基础之上,结合人们的体质和病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处方的确立,再经过煎制后加入一定的辅料进行调制,终成为一种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1].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有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序贯疗法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有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序贯疗法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入住呼吸监护室(RICU)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28例,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常规组,每组14例,2组均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PRVC-SIMV+PSV)模式通气,序贯组达到早期拔管指征时(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拔除气管内插管(ETI),改为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FNC);常规组达到传统拔管指征时撤机.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住RICU时间等指标.结果 序贯组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短于常规组,VAP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TI次数≥2次的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明显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HFNC疗法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邹外龙;刘仲楠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2015-2016年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处方2400张,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筛选出不合理处方314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13.08%.其中,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处方126张,占不合理处方数的40.13%;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84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数的26.75%.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医院医疗质控管理部门加大考核力度,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门诊处方的合格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蔡孙淑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保留灌肠,2组均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2组患者Souther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outherland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林志金;弭希峰;洪顺忠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科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科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儿科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M组(n=45)和N组(n=45).N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M组患儿在N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气喘、胸闷、咳嗽、咯痰)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M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N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54,P<0.01).M组气喘、胸闷、咳嗽、咯痰症状消失时间短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残气量/肺总量(RV/TLC)、大呼气量(PEF)、残气量(RV)、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量(FEV 1)均优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科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患儿肺功能,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辨证施治用药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辨证施治用药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中医组给予辨证施治用药和针灸治疗加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根据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对患者的运动障碍程度进行判定,并观察2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结果 治疗后中医组ADL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指数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积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积分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能力分级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辨证施治结合针灸相对于单纯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更有益.

    作者:尹涛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药师参与门诊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药师参与门诊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的价值.方法 将门诊激素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用药过程中未接受药师参与,试验组50例则在药师的参与下用药,对比2组激素治疗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合理使用率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在门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中,可促进患者更加规范的用药,对其激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保证.

    作者:黄文绯;苏诗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气管插管期间牙齿损伤脱落2例

    病例 1,男,72岁,体质量 70 kg,ASA Ⅳ级.因脑出血急诊入院,拟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入室时昏迷,BP 168 / 102 mmHg,HR 69 次/ min,SpO 295%,RR 18次/ min,术前准备中发现患者牙齿缺失,仅有右下侧一颗切牙,活动度尚可,于是未予处理.全麻诱导予咪达唑仑 5 mg,阿托品0. 5 mg,依托咪酯 12 mg,舒芬太尼 20 μg,罗库溴铵 40 mg,吸氧去痰后经口明视插管,用喉镜窥视喉头时,见口腔分泌物较多,遂用吸引器吸去分泌物后,再次置入喉镜视野清楚,插管成功,退出喉镜放置气管导管固定牙垫时,发现右下切牙掉落,试图用手取出,手探入口腔稍用力,牙齿滑落到舌体下方,用力伸手探索数次未果,遂用喉镜推开舌体反复寻找未见脱落牙齿,双肺听诊双侧呼吸音对称,清晰,无减弱,考虑脱落牙齿可能在口腔,于是决定先手术.术中麻醉无特殊,术后患者行头颅核磁检查平扫见在口腔梨状隐窝发现一颗牙齿,明确牙齿位置后在可视喉镜下,用插管钳顺利取出牙齿,患者送监护病房.

    作者:姜锋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地佐辛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心脏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全麻拔管前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50例择期全麻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组(D组)和枸橼酸舒芬太尼组(F组)各25例.F组患者术后橼酸舒芬太尼2~3μg/kg,持续微量泵泵入,D组患者在橼酸舒芬太尼2~3μg/kg基础上给予地佐辛10 mg肌内注射,间隔12 h 1次.手术完毕后停止镇静用药,记录苏醒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2组患者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 2)时点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结果 D组T 1、T 2各时点HR、RR、SBP、DBP值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拔管前后,效果优于单用枸橼酸舒芬太尼.

    作者:柴瑞峰;马倩;马龙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纳洛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6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8.70%高于对照组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许研杰;杨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程益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验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四大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和致盲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其发病率在视网膜血管病中已居首位[1].因此,该病的治疗是临床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之一.该病属中医消渴目病范畴.

    作者:李希岭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二级预防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将10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预防组55例和单药预防组52例.联合预防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出血后二级预防,单药预防组给予普萘洛尔单药用于出血后二级预防.随访2组再次出血时间、程度,药物副作用、严重不良事件及一般病情变化.结果 联合预防组患者总体再出血率、2次及以上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单药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单药预防组发生2次出血的比例却明显高于联合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预防组发生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无诱因自发性出血5例(9.1%),单药预防组3例(5.8%),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预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8%(23/55),单药预防组为34.6%(18/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二级预防并不优于盐酸普萘洛尔的单独应用.

    作者:马彦华;黄通瑞;常彦清;王晓玮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艾司奥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艾司奥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为主的Hp根除三联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为主的Hp根除三联方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症状总积分、Hp根除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P<0.05).治疗前2组症状总积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8周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95.7%(45/47)高于对照组的78.7%(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郭永华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乌司他汀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使用乌司他汀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和白细胞计数(WBC),使用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R及RR均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W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F患者使用乌司他汀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峥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孕早期25羟维生素D及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孕早期25羟维生素D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108例产前检查孕妇于孕早期检测25羟维生素D及CRP水平,于孕中期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比较不同25羟维生素D及CRP水平患者OGTT阳性率,并分析25羟维生素D及CRP的诊断价值.结果 108例孕妇中25羟维生素D水平>30 nmol/L 35例,OGTT阳性5例(14.29%);≤30 nmol/L 73例,OGTT阳性27例(36.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8,P<0.05).108例孕妇中CRP水平≤8 mg/L 68例,OGTT阳性13例(19.12%);CRP水平>8 mg/L 40例,OGTT阳性19例(4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7,P<0.05).25羟维生素D与CRP水平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25羟维生素D低水平及CRP高水平能有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胡春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合并的肾脏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积极恢复肾组织血流,减轻或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仍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其发病机制包括细胞坏死与凋亡及钙离子超载、氧自由基增多[ 1]、多种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等炎性递质的表达增加.寻找有效的多靶点药物防治肾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基础和临床的研究热点.研究已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还可发挥其抗炎作用[ 2],因此,探讨辛伐他汀在对脓毒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武云娜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猝死率和再住院率.结果 治疗前2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猝死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用药相对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雅慰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老年患者均行下肢骨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周神经阻滞.比较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后血压及动脉血氧含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及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压、动脉血氧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0 min、20 min和30 min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m、1 h时的动脉血氧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具有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好、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安全性高的优势,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魏海翔;罗年丰;姜闽英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股神经阻滞与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硬膜外穿刺镇痛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股神经阻滞与芬太尼镇痛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硬膜外穿刺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硬膜外穿刺前30 min对照组予以芬太尼静脉注射,观察组则采用神经刺激仪行股神经阻滞.对比2组硬膜外麻醉前(T 0)、硬膜外穿刺前体位变换时(T 1)、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改为平卧位时(T 2)以及改为平卧位后3 min后的疼痛情况以及SBP、DBP、HR水平,芬太尼用量,硬膜外穿刺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 0及T 1时观察者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 1及T 2时观察者的SBP、DBP以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硬膜外穿刺的麻醉效果更佳,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芬太尼用量以及穿刺时间.

    作者:张振忠;苏娟;王龙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新医改政策对我院合理用药及医疗费用的影响

    目的 分析新医改政策对医院合理用药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的数据作为新医改前的研究资料,将2016年的数据作为新医改后的研究资料,对比分析新医改前后的药占比、抗菌药物相关指标、处方合格率及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结果 新医改后前药占比低于新医改前,处方合格率高于新医改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医改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比下降25.8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略有下降,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12.93%.新医改后门诊均次总费用和住院均次总费用均有明显下降,且均次药品费用下降百分比明显高于均次总费用(P<0.05),以住院均次药品费用下降幅度大.结论 新医改政策显著降低了药占比和医疗费用,提高了用药的合理性,但还未达到启东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的要求,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深化改革.

    作者:徐慧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8例,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每组4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与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9,P<0.05).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师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