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锋
目的 评估早期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0例;A组患者从入院开始即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0 mg次/d),直到出院;B组住院期间无阿托伐他汀治疗,出院后开始阿托伐他汀治疗(80 mg次/d).入院3 d和7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Rankin修订量表(mRS)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 d后A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7 d后NIHSS评分进一步降低,且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2级评分和3级评分百分比较高,然而4级评分和5级评分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早期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董育卿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保留灌肠,2组均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2组患者Souther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outherland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林志金;弭希峰;洪顺忠 刊期: 2017年第25期
患者,男,49 岁.因反复便血 1 年入院,肠镜提示直肠息肉,病检提示直肠管状腺瘤.以直肠息肉、混合痔收入院.入院后查体:T 37. 2 ℃,P 71 次/ min,R 19 次/ min,BP 130 / 86 mmHg,体质量 66 kg.自述发现高血压 1 年,一直正规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无肝炎、结核、心脏病、糖尿病、癫痫、精神病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黎爽;赵红波;李剑;祝秀华;彭明沙;汪明;李东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医院2014-2016年口服降糖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长;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三种药物的用药频度稳居前三位.结论 医院口服降糖药品种较齐全,用药量呈上升趋势,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赖志荣;梁雪文 刊期: 2017年第25期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我院 2016 年上报的ADR中 26. 7%为抗菌药物引起.为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文对我院 2015-2016 年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家鑫;陈芯媛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肝癌患者行切除术后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则运用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运用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分别于术后6 h、1 d以及3 d评价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观察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睡眠时间及总液体丧失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0.00%(6/60)低于对照组的28.33%(1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 h、1 d以及3 d的CASI和MMSE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总液体丧失量和睡眠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不容易影响术后认知功能,有助于恢复神经系统功能.
作者:甘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用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48例,利用抽签法将48例病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采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术.2组术后均予以12个月的随访,记录种植体的种植情况,比较炎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利用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种植体共植入34枚,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成功率达100.0%,且未出现种植体松动和炎症等并发症,提升高度为(5.6±1.9)mm.对照组种植体共植入37枚,其中1枚种植体松动,3枚有进行性骨吸收的情况,种植成功率为89.2%,无炎症和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提升高度为(5.0±1.3)mm.研究组种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77,P<0.05).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58,P<0.05).结论 利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种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姜怀明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病例组进行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血沉、关节压痛指数、僵硬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病例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远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04,P<0.05).病例组的血沉、关节压痛指数、僵硬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2/55)远低于对照组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5,P<0.05).结论 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见显著的改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焱兵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煎煮方法对银翘汤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自医院中药局提供的银翘汤方中的药材,分别采取传统煎煮法和机器煎煮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煎煮后药汁的进行有效成分(绿原酸、连翘苷、牛蒡子苷、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测定.结果 经HPLC法含量测定,传统煎煮法的银翘汤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机器煎煮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翘汤采用传统煎煮法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时应根据中药材特性,尊重传统工艺,使药效能够以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作者:禤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NOTCH-1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人脑胶质瘤患者50例,从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和细胞株中提出胶质瘤干细胞体外培养,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中NOTCH-1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度恶性胶质瘤光密度值(IOD)高于低度恶性胶质瘤(P<0.05);在胶质瘤干细胞增殖过程中,NOTCH-1、CBF-1、HES-1在CD133+中表达较强,干细胞分化时,表达减弱.结论 NOTCH-1信号通路参与了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在人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为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田伟;张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老年患者均行下肢骨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周神经阻滞.比较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后血压及动脉血氧含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及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压、动脉血氧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0 min、20 min和30 min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m、1 h时的动脉血氧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具有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好、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安全性高的优势,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魏海翔;罗年丰;姜闽英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体位管理正确率的应用效果,减少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方法 实施活动前选取2016年5-11月在病区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手术患者70例为对照组;选择17年1-6月医院收治的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手术的患者7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前口头告知方法,试验组采用品管圈护理工具指导方法,对比观察2组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前、术后的体位管理正确率.结果 试验组全脑血管造影术体位管理正确率为88.57%(62/70)高于对照组的57.14%(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8,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指导护理活动,既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神经内科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体位管理正确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亚洁;李丽;肖洪;伍燕;张洋铭;徐芳琼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早早孕无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和临床用药特点.方法 将100例行无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早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50例采用微管的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行人工流产手术.比较2组孕妇流产率、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复经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不完全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和复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引导下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早早孕无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双颞侧胀痛 15 d,加重 4 d就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入院检查:脑脊液压力 350 mmH2 O,蛋白 889 mg/ L,白细胞 43 个/ mm3;脑脊液及血清囊虫特异性抗体均阳性.头颅 MRI: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长 T1长 T2信号囊性病灶,部分囊内见等 T1等 T2的小结节影, FLAIR序列结节、囊壁呈高信号,增强扫描部分囊壁及其内的结节均匀强化;大病灶位于左侧颞枕叶,大小为5. 2 cm × 7. 4 cm × 8. 3 cm,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带,左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稍向右移位.入院诊断:脑囊虫(超大囊型).因颅高压予全麻下开颅左颞枕部病灶清除术,术中见局部脑膜紧张.病灶囊变较大,囊内液体清澈,可见虫体样结节,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术中病理提示脑囊虫.术后患者头痛缓解,复查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
作者:姜颖;韦云飞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癌症患者采用PEG-rhG-CSF化疗致血液变化情况分析.方法 收集和分析临床上5例不同身高体质量,不同临床诊断,不同化疗方案、不同使用阶段出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降低患者应用PEG-rhG-CSF后的血液变化情况.结果 PEG-rhG-CSF 3 mg单次用药即可改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 PEG-rhG-CSF能及时升高患者的血液指标,降低因ANC降低所引发的风险,减少患者的注射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化疗进行.
作者:吕亚青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12月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分析导致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于2016年1月由药剂科实施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将干预前设置为对照组,干预后设置为试验组,随机选择样本进行比较,2组以每月抽取病历100份为基数,累积抽取12个月共1200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药物性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试验组发生抗菌药不合理应用213份,其发生率为17.75%,对照组发生抗菌药不合理应用386份,其发生率为32.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在用药指征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疗程不合理及药物联用不合理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病历中出现药物性不良反应7例,其发生率为0.58%,对照组患者病历中出现药物性不良反应37例,其发生率为3.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科的有效干预能显著改善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不但能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进行有效改善,同时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伍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5期
近年来,随着各类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是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医师的专业缺陷、防范医疗风险等诸多原因,通常在此类药物的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1],而临床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中的成员,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专业优势,在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中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情报、辅助临床医师决定药物治疗决策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陶敏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试验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17.14%(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进行回访,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效果尚佳,可缩短手术用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手术风险,适合广泛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黎云 刊期: 2017年第25期
我国的中医事业在国内外闻名,中药膏方是其中一种成药方,在预防治疗和滋补营养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一些大型的复方汤剂基础之上,结合人们的体质和病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处方的确立,再经过煎制后加入一定的辅料进行调制,终成为一种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1].
作者:梁培鑫 刊期: 2017年第25期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合并的肾脏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积极恢复肾组织血流,减轻或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仍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其发病机制包括细胞坏死与凋亡及钙离子超载、氧自由基增多[ 1]、多种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等炎性递质的表达增加.寻找有效的多靶点药物防治肾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基础和临床的研究热点.研究已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还可发挥其抗炎作用[ 2],因此,探讨辛伐他汀在对脓毒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武云娜 刊期: 201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