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上消化出血内镜检查或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任海霞;单铁强;任俊利;郭永泽;单铁英;路新卿;于晓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责任制整体护理, 功能制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上消化出血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功能制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在输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再出血率和转外科手术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输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再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面明显优于功能制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罗氟司特片的含量测定与均匀度检查分析

    目的 对罗氟司特片的含量与均匀度进行测定.方法 对照组色谱柱为C18,其流动相速度控制在1 ml/1 min,色谱柱的温度保持在25℃左右,进样量为20μl;观察组色谱柱为C18,其流动相速度控制在1 ml/1 min,色谱柱的温度保持在10℃左右,进样量为20μl.观察2组在专属性、线性关系是否呈良好趋势、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的测定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以及测定结果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观察组的测定方式测定罗氟司特的含量均度稳定性和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勇峰;钟佳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情况分析

    目的 观察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达那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曼月乐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前,2组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曼月乐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建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尿沉渣检验在女性念珠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沉渣检验在女性念珠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念珠菌感染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其中18~25岁、30~35岁、50~60岁各40例,选择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Folin―酚试剂比色法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尿液中沉渣、尿蛋白和透光率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不同年龄段尿沉渣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数量多于对照组,尿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尿透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怀疑念珠菌感染患者可先进行透光率检测,根据透光率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尿沉渣和尿蛋白检测,不仅可提高诊断效率,也能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张鹭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观察组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与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观察组喘息改善用时、咳嗽改善用时、哮鸣音消失用时、气促改善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哮喘选择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后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学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包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包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附件包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5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VAS评分、抗生素使用天数均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包块,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可缓解疼痛程度,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采用辅助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巾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致低镁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导致低镁血症的临床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时间分为A组(3个月内)、B组(3~12个月)、C组(12个月以上),每组36例.观察3组患者低镁血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血镁值比较.结果 C组低镁血症发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A组低镁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组血镁值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治疗前血镁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血镁值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时需密切监测血镁浓度,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低镁血症,避免严重低镁血症的发生.

    作者:张咏梅;郭晓明;甄海洋;袁平年;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的78例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事件,重点分析调配差错类型及调配差错发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2年共发生药品调配差错78例,其中药品品种差错所占比例高(44.87%);其次是药品数量差错(24.36%);还有药品规格剂型差错、错发患者及药品不合格.导致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因素包括:医师因素、药师因素及药房管理因素.结论 全面提高医师、药师综合业务水平,规范药房管理,增强风险责任意识,时刻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是防范调配差错发生的关键.

    作者:周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CT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T评分、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T评分、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CT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克拉霉素应用于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治疗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临床实践

    品管圈( 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以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 QCC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实现提高工作效率,人员凝聚力,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推力. 我科于2016年1~6月开展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庆华;平静东;李雪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强化药费控制措施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 分析强化药费控制措施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于2014-2015年统计医院业务收入,并于2015年1月强化药费控制措施.比较2015年及2014年期间医院的总业务收入、住院收入、门诊收入及药品费用占比,同时分析低价药品、中价药品、高价药品使用情况及药品使用不合理现象.结果 2015年业总务收入明显高于2014年,且药品收入明显下降,2015年药品收入占比低于2014年;2015年低价药品用量明显高于2014年,2015年中价药品及高价药品用量低于2014年;2015年药品不合理使用发生情况明显低于2014年.结论 在医院药事管理中采取强化药费控制措施,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药占比及医药费用,利于医院的稳固发展.

    作者:汪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为甲型流感的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鼻塞/流涕、发热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为14.00%,低于对照组的38.0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甲型流感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作者:蒋春颖;陈圣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骨创伤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及护理措施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骨创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锻炼护理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病情恢复相关情况.结果 康复锻炼护理组恢复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3.3%,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8.3%(P<0.01);康复锻炼护理组住院时间和疼痛改善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 骨创伤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术后康复锻炼,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促进骨创伤的快速痊愈.

    作者:王玲华;张艳;郑玉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跟骨骨折患者93例术后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创伤疾病之一,占全身骨折的2%左右,好发于青壮年人群,在发病的人数中有75%的患者骨折后会合并跟距关节损伤[1-2]. 跟骨骨折后若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伤口感染、骨外露、骨折急性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 跟骨骨折一般建议术后2~3个月后再下地负重,如果卧床这段时间未进行合理的护理指导,患者易导致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废用性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等[3-4]. 因此术后良好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功能康复及临床疗效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取我科住院治疗的93例( 105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临床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海燕;邱美芳;蔡秋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性激素避孕药1号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完成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 针对育龄期及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卢勤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采取匹多莫德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儿80例,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鼻炎及哮喘症状积分状况,治疗前后免疫指标(IgM、IgG)及炎性反应指标(CRP、IL-8)水平,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儿治疗后症状评分、免疫指标、炎性反应指标、肺功能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儿采取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赵小兵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胃癌患者SLCO1 B3基因多态性与多西紫杉醇诱导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SLCO1B3基因多态性与多西他赛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61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胃癌患者,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SLCO1B3基因多态性,研究不同SLCO1B3基因分型与骨髓抑制风险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SLCO1B3 AA型42例(68.9%),AG型16例(26.2%),GG型有3例(4.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SLCO1B3基因型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共显性遗传模型:杂合子(AG)vs.野生型(AA),优势比(OR)=0.341,95%置信区间(95%CI):0.101-1.156;纯合子(GG)vs.(AA),OR=0.375,95%CI:0.031-4.465;显性遗传模型:(AG+GG)vs.AA,OR=0.346,95%CI=0.110-1.087;隐性遗传模型:GG vs.(AG+AA),OR=0.500,95%CI=0.043-5.823].进一步对患者各临床特征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二者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SLCO1B3基因多态性不能作为预测本组人群多西他赛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基因预测指标.

    作者:吴萍;邹素兰;倪雪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药熏洗液对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液对改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98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煎液(紫草、黄柏、连翘、芒硝等)进行肛门局部熏洗及坐浴,而对照组则同期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1 d、5 d疼痛情况进行评分,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感消失时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术后1 d、5 d的焦虑程度进行有效评估;调查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d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5 d疼痛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术后5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为(3.24±1.0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2±1.48)d(P<0.01).术后1 d,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d SAS、SDS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结论 中药熏洗液对于改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疼痛所带来的负性情绪具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朝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包括健康教育、出院2年内干预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并发症、抗凝药物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药物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和药物依从性,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及出血、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体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第三代头孢菌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调查

    目的 调查并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应用现状.方法 统计并分析医院头孢菌类抗菌药物出库记录(14546例)、用药频度(DDDs)及应用方法.结果 第二代头孢菌类抗菌药物DDDs高于第一代、第三代及三代复方制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主要使用方法有口服、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类抗菌药物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但需把握药物药理作用及使用方法,合理用药,以确保药物作用效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庆忠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