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美;陈凤英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将焦虑性失眠症患者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劳拉西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4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2%(5/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相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岳慈;任紫茹;周素彩;侯军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析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试验组则给予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再根据患者大小便、穿衣、进食、活动转移等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同时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MBI指数评分),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MBI指数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及MBI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为心理、身体及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效果显著,可改善运功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尽快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冀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不同潮气量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入住呼吸监护室(R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小潮气量[潮气量(VT):6~8 ml/kg]组(A组)和传统潮气量(VT:10~12 ml/kg)组(B组),每组16例,均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PRVC-SIMV+PSV)模式通气,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机械通气后VAP发生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A组机械通气时间和RICU住院时间长于B组,VAP发生率高于B组,VAP发生时间早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
作者:邹外龙;马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及大呼气流速(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改善,且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状况及心率、呼吸频率、血气pH各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信 刊期: 2017年第28期
患者,男,58岁,主因突发心悸、晕厥8 h急诊. 查体:呼吸26 次/min,血压测不到,面色苍白,神志清楚,烦躁不安. 口唇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220 次/min,律不齐,心音低,未闻及杂音.
作者:祖思源 刊期: 2017年第28期
患者,男,53岁,因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于2017年4月15日入院. 患者主诉腹胀、尿黄1 周. 嗜酒30 余年,约500 ml/d,2015年确诊肝硬化后戒酒.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检:T 37.0 ℃,BP 135/77 mmHg,P 90 次/min,R 19 次/min.意识清楚,精神较好,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皮肤无出血点,听诊心律齐,心音有力,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
作者:张振玲;周俊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2年、3年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2组血压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有所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Hcy水平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Hcy水平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更有效地减少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仕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运用PDCA循环(质量环)对肾功能异常的特殊患者不合理用药干预,以期提高用药安全,减少对肾脏药源性伤害.方法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医院肾功能异常患者用药作持续性干预,通过PASS系统抽选医院2015年3-5月肾功能异常患者病历217例,为对照组;第一干预循环阶段,208份病历,2015年6-8月为干预一组;第二干预循环阶段,211份病历,2015年9月-12月为干预二组;比较3组用药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调查共涉及医务人员874人次,设计9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中主要因素A为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计算、特殊患者相关知识培训、特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次要因素B为特殊患者药物选择、特殊患者注射用溶媒选择、特殊患者与普通患者用药区别.在工作中加大力度对A因素循环的干预,重视主要因素的同时,并不能忽视次要因素,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互相转换.PDCA循环完成第二次干预后,药物选择、溶媒及配伍、剂量选择调整等7项指标发生变化,第一次干预后7项指标的比例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循环干预7项指标的比例升高与第一次干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A干预前肾功能异常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三项出入院患者肾功能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CA干预后1期、2期,出入院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干预后肾功能无进一步恶化.结论 借助PDCA循环管理控制模式,有助于肾功能异常患者合理选择治疗药品,得到有效的实施,并达到个体化精准治疗.
作者:戴飞;赵萍;苏德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前2组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MI、ALB、TP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方法 将EM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温经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2,P<0.05).结论 温经汤治疗EM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 对牡丹皮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苷作为含量变化参考,分别对生品牡丹皮、去心牡丹皮、清炒牡丹皮、酒制牡丹皮和制炭牡丹皮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55:45,乙腈:0.2%磷酸水溶液(16:84),检测波长分别为274 nm、234 nm.结果 丹皮酚在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排序:酒制>生品>去心>清炒>制炭;芍药苷在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顺序:去心>酒制>生品>清炒>制炭.结论 牡丹皮经不同炮制方法后有效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多指标成分测定有利于牡丹皮炮制品的质量检测.
作者:江国荣;刘少文;陈卫民;何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和复合皮移植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复合皮移植治疗方法相比,在烧伤整形治疗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创面皮肤血运的更好康复及皮损创面的更快愈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潘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和辅助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HSP患儿34例(HSP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1例(对照组),比较2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和CD4+CD2+5 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 .结果HSP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FoxP3+Treg及辅助性T细胞CD3+、CD4+表达水平、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SP患儿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异常.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自拟理气通腑汤辅治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5日-2016年1月6日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理气通腑汤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理气通腑汤辅治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洪俊轩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60例,其中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实施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感染控制路径实施前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实施前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30 min、60 min和手术完成时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d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5.00%(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中应用常规的空气净化系统加上严格的感染控制路径可提高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月美;陈凤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 将16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三苯氧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乳癖舒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并对2组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干预措施,且实施乳房保健医学知识及健康教育.采用计算大肿块直径的方法评判2组患者乳房肿块大小,于患者月经干净后7 d进行测量.采用0~10数字强度分级法评判2组患者乳房疼痛程度,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乳房肿块大小和乳房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乳房肿块小于治疗前,乳房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乳房肿块大小和乳房疼痛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另加针灸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能明显减小患者的乳房肿块,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华燕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小儿喉罩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在全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择期行全麻手术患儿50例,50例患儿均应用小儿喉罩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实施全麻术进行治疗,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放置小儿喉罩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血流动力学、呼吸末二氧化碳(PET CO2)变化情况.结果 50例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行盲探置管,其中48例患儿一次置管成功,2例患儿二次置管成功.50例患儿均未见反流、误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50例患儿置入喉罩后即刻的SpO2明显较置入喉罩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时患儿的SpO2一直处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且患儿术中的PET CO2也均未发生较为明显的波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儿置入喉罩后即刻的HR、SBP、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置入喉罩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置入喉罩后患儿的HR、SBP、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一直处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未发生较为明显的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儿喉罩实施全麻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可实现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改善术中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等问题的应用效果,从而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钟进财;肖建芳;吴桂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对比MINE方案(异环磷酰胺、美司钠、米托蒽醌及足叶乙甙)与GDP方案(吉西他滨、地塞米松、顺铂)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期找到更好、更安全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DLBCL方案.方法 选择老年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35例,既往均接受过2~6个期的CHOP或CHOP样方案化疗复发或进展.随后分别给予MINE或GDP方案化疗,其中GDP方案21例(GDP组),MINE方案14例(MINE组),其中GDP方案2个疗程未达部分缓解(PR)再行MINE方案化疗4例,中位疗程数3个周期(2~6个周期).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完全缓解(CR)、PR及总有效率(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E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DLBCL安全有效,可作为二线方案选择.
作者:董志高;陈旭艳;肖萍萍;李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多库酯钠联合聚乙二醇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8例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根据肠道准备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184例在服用多库酯钠3 d后,服用聚乙二醇;对照组174例直接服用聚乙二醇,比较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总大便次数、排便总时长、肠道清洁度及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总大便次数、排便总时长、肠道清洁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5.22%,对照组为21.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1,P>0.05).结论 多库酯钠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优于单用聚乙二醇.
作者:廖国海;谭诗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硬膜下血肿复发的术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19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不同部位、术后不同引流时间、术后有无明显体力活动史等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119例CSDH患者术后复发11例,复发率为9.24%.不同性别、钻孔部位、术后引流管放置的部位、术后早期残留液、颅内积气和有无出院明显体力活动史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患者中,引流时间≥3 d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引流时间<3 d者(P<0.05);而对于<60岁患者中,引流时间≥3 d者与<3 d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60岁CSDH患者,术后引流的时间应该适当延长,从而减少复发率,而对<60岁以下慢性硬膜下患者术后可早期拔除引流管.
作者:周焱峰;高广忠;蒋霖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