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观察

崔巍

关键词:保妇康栓, 重组人干扰素, 慢性宫颈炎
摘要: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2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107)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3,P=0.00).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分泌物及宫颈病变程度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在周围型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周围型肺癌中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11月螺旋CT证实有周围型肺癌患者86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穿刺成功率,病理学检查结果 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6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00%,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100.00%,患者病理分类中以腺癌为主,腺癌62例,占72.09%,鳞癌15例,占17.44%,小细胞癌7例,占8.14%,肺转移癌2例,占2.33%.并发气胸31例,并发咯血22例,同时并发气胸和咯血15例,给予积极处理均能完全治愈.结论 利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肺癌进行诊断,临床诊断确诊率较高,而所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苏永强;彭中;唐大春;黄祖斌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多库酯钠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多库酯钠联合聚乙二醇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8例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根据肠道准备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184例在服用多库酯钠3 d后,服用聚乙二醇;对照组174例直接服用聚乙二醇,比较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总大便次数、排便总时长、肠道清洁度及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总大便次数、排便总时长、肠道清洁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5.22%,对照组为21.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1,P>0.05).结论 多库酯钠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优于单用聚乙二醇.

    作者:廖国海;谭诗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PBL教学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 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口腔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53名进行口腔牙槽外科教学,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PBL教学组30例采用PBL教学法,传统教学组23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测试内容为牙钳识别、牙钳使用、牙挺识别、牙挺使用、辅助器械识别与使用、模拟拔牙.结果 PBL教学组牙钳识别、牙挺识别、牙挺使用、模拟拔牙知识点的掌握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牙钳使用、辅助器械识别与使用的知识点掌握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可推广应用于口腔其他学科教学.

    作者:李自良;何永文;严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牡丹皮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 对牡丹皮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苷作为含量变化参考,分别对生品牡丹皮、去心牡丹皮、清炒牡丹皮、酒制牡丹皮和制炭牡丹皮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55:45,乙腈:0.2%磷酸水溶液(16:84),检测波长分别为274 nm、234 nm.结果 丹皮酚在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排序:酒制>生品>去心>清炒>制炭;芍药苷在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顺序:去心>酒制>生品>清炒>制炭.结论 牡丹皮经不同炮制方法后有效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多指标成分测定有利于牡丹皮炮制品的质量检测.

    作者:江国荣;刘少文;陈卫民;何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1日-2017年6月20日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0例为恶性肿瘤化疗组,另选取同期行PICC置管术的非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0例为参照组.比较2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恶性肿瘤化疗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18.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00%(P<0.05).结论 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是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疾病因素和护理因素也可诱发血栓形成,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迟发型静脉炎1例

    患者,男,62岁,主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1年,腹胀伴纳差1个月入院. 门诊以慢性丙型肝炎收住院. 入院时查体:患者精神较好,饮食欠佳,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无水肿. T 36.3 ℃,P 76 次/min,R 18 次/min,BP 130/72 mmHg.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肝功能检查:ALT 63.4 U/L ,总胆红素16.6 μmoL/L, AST 106 U/L,入院诊断: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

    作者:张春梅;周俊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神经功能重建仪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神经功能重建仪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且均给予患者常规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其中包括肌肉按摩及肢体运动疗法等治疗方案.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功能重建仪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采用徒手肌力试验Lovertt分级法进行肌力测评,采用Fugl-Meyer评分表评定患肢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功能.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59,P<0.05).治疗组患者Fugl-Meyer上肢评分和下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功能重建仪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上加以应用.

    作者:朱玉玲;宋红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力衰竭3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择期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力衰竭的患者38例,给予rhBNP 0.0075~0.015μg/(kg·min),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72 h,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生化指标及心脏超声.结果 应用rhBNP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N末端B型利钠肽明显下降(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维持正常范围内,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rhBNP可改善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安全有效.

    作者:薛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蔗糖铁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伴肾性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蔗糖铁注射液、左卡尼汀及EPO治疗,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联合EPO,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液红细胞(RBC)水平及贫血症状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b、Hct及RB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Hb、Hct、RB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Hb、Hct、R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及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美英;王洁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疗效.方法 将妊高征患者10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试验组患者则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对2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的血压水平、24 h尿蛋白、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血压水平及24 h尿蛋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24 h尿蛋白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接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可较好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意义重大.

    作者:张元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158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51例患者仅给予单纯的针刺治疗;B组53例患者仅给予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而C组54例患者则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C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A、B两组,而中医症候积分则显著低于A、B两组,A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30%明显高于A、B组的82.35%、69.8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至5.56%,则明显低于A、B组的15.69%、24.53%,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并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爱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将焦虑性失眠症患者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劳拉西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4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2%(5/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相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岳慈;任紫茹;周素彩;侯军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复方双子明目即型凝胶质量控制的研究

    根据中国药典( 2015年版)的相关要求,本试验以处方中君药决明子所含橙黄决明素、大黄酚作为测定指标,建立包括性状、鉴别(薄层色谱法)、pH值、稳定性检查、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项目的 复方双子明目即型凝胶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刘奇虓;汪永忠;陈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及大呼气流速(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改善,且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状况及心率、呼吸频率、血气pH各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信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我院2017年第一季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对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并做出相应整改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对全院每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按既定的要求随机抽取门诊处方及住院病历并做点评.结果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适应证用药,监护不完善,药品遴选、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方面,主要用药科室有ICU、呼吸内科、小儿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风湿免疫科、神经外科和骨科等.结论 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持续存在,需加大监管力度并大程度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保证用药合理性.

    作者:聂雪坤;许双临;陈家鑫;张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房纤颤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致室颤1例

    患者,男,58岁,主因突发心悸、晕厥8 h急诊. 查体:呼吸26 次/min,血压测不到,面色苍白,神志清楚,烦躁不安. 口唇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220 次/min,律不齐,心音低,未闻及杂音.

    作者:祖思源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与开腹组,各39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开腹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用于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对胃肠道的刺激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吕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临产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预防临产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临产后瘢痕子宫产妇1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注射治疗,比较2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止血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预防临产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出血有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程度轻,安全性高,建议早期积极预防使用.

    作者:柳学琴;马海燕;李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项目管理模式在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管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项目管理模式在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管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医院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组织,确定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并通过各种过程控制措施保障项目结果 .结果围术期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且较之前有明显改进,并达到了预期目标;各项管理流程能够按照设计好的模式有效运行,并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结论 项目管理模式是医院流程再造、运营模式创新的有效管理模式,值得在医院管理领域中推广应用.

    作者:陶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温阳活血药物三伏贴敷佐治心肾阳虚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温阳活血药物三伏贴敷佐治心肾阳虚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心肾阳虚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第1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第2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加三伏天无药物的淀粉贴敷治疗,第3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加三伏天温阳活血药物贴敷治疗.观察1个月后2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评分、心电图改善、硝酸甘油停减情况.结果 第3组症状评分总有效率为95.0%高于第1组的85.0%和第2组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和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硝酸甘油停减总有效率为90.0%高于第1组的80.0%和第2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和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活血药物三伏贴敷佐治心肾阳虚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封亚丽;张倩倩;苗华为;何红涛;董燕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