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良;何永文;严梅
目的 比较小剂量红霉素与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新生儿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腹胀患儿4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小剂量红霉素组(n=20)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组(n=20),比较2组患儿腹胀评分、腹胀消失时间、平均体质量增加、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小剂量红霉素组腹胀评分显著低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组(P<0.05),腹胀消失时间显著短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组(P<0.05),平均体质量增加显著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组(P<0.05).小剂量红霉素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显著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组的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腹胀的临床效果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清潭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比较2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退及胸片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加强患儿病情的随访,记录治疗后2个月期间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儿发热、肺部啰音、咳嗽各临床主要症状消退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胸片恢复所需时间同样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患儿在治愈出院后的2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患儿病情复发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4,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缩短发热、咳嗽、肺部啰音、胸片恢复所需时间,降低病情复发率,且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立华;张敏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难愈性创面目前为止尚无统一定论,一般指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创面长期不愈合而形成的难愈性创面,如深度烧伤、糖尿病足、放射性损伤、压疮等. 其损伤层次深、局部血运差且并发有抑制创面愈合的疾病或合并有严重病变,导致创面迁延不愈[1].
作者:王志永;和晓培;薜欣;常朋飞;秦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胺碘酮治疗,试验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比较2组房颤转复成功率、1年内房颤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72 h、1周内转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3个月、6个月、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能提高房颤转复成功率,但长期小剂量应用未观察到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冷海;孙所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联合骨伤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骨伤推拿及腰部脉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和腰椎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不明显(χ2=2.473,P=0.116).2组治疗1周、3周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和JOA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骨伤推拿在LDH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汤金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和复合皮移植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复合皮移植治疗方法相比,在烧伤整形治疗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创面皮肤血运的更好康复及皮损创面的更快愈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潘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 将16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三苯氧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乳癖舒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并对2组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干预措施,且实施乳房保健医学知识及健康教育.采用计算大肿块直径的方法评判2组患者乳房肿块大小,于患者月经干净后7 d进行测量.采用0~10数字强度分级法评判2组患者乳房疼痛程度,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乳房肿块大小和乳房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乳房肿块小于治疗前,乳房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乳房肿块大小和乳房疼痛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另加针灸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能明显减小患者的乳房肿块,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华燕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2年、3年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2组血压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有所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Hcy水平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Hcy水平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更有效地减少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仕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周围型肺癌中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11月螺旋CT证实有周围型肺癌患者86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穿刺成功率,病理学检查结果 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6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00%,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100.00%,患者病理分类中以腺癌为主,腺癌62例,占72.09%,鳞癌15例,占17.44%,小细胞癌7例,占8.14%,肺转移癌2例,占2.33%.并发气胸31例,并发咯血22例,同时并发气胸和咯血15例,给予积极处理均能完全治愈.结论 利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肺癌进行诊断,临床诊断确诊率较高,而所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苏永强;彭中;唐大春;黄祖斌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百蕊草片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76例,均不使用任何西药和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仅使用百蕊草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显效27例(35.53%),有效49例(64.47%),无效1例(1.32%),总有效率为98.68%.结论 百蕊草片对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具有明显的医治效果,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苏兵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对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并做出相应整改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对全院每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按既定的要求随机抽取门诊处方及住院病历并做点评.结果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适应证用药,监护不完善,药品遴选、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方面,主要用药科室有ICU、呼吸内科、小儿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风湿免疫科、神经外科和骨科等.结论 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持续存在,需加大监管力度并大程度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保证用药合理性.
作者:聂雪坤;许双临;陈家鑫;张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4,P<0.05).观察组患者的异物感、疼痛、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3,P<0.05).结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临床优势,且操作简便,治疗费用经济,适宜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阮观忠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择期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力衰竭的患者38例,给予rhBNP 0.0075~0.015μg/(kg·min),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72 h,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生化指标及心脏超声.结果 应用rhBNP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N末端B型利钠肽明显下降(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维持正常范围内,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rhBNP可改善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安全有效.
作者:薛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于医院就诊及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25 mg,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 mg,对比2组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乏力、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应用25 mg剂量的米非司酮相比,应用12.5 mg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更佳.
作者:黄月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征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体检者,每人采取2份血样,分别进行凝聚胺技术配血试验和盐水法配血试验,对比2组凝聚细胞数量、抗体检验情况及红细胞凝聚消失情况.结果 凝聚胺技术组红细胞凝聚数量显著多于盐水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聚胺技术组抗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盐水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法组3 min内出现特异性凝聚消失现象63例占52.50%,凝聚胺技术组3 min内未出现特异性凝聚消失的现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24,P=0.000).结论 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其红细胞凝聚数量、特异性凝聚消失情况以及抗体检出情况均显著优于盐水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硬膜下血肿复发的术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19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不同部位、术后不同引流时间、术后有无明显体力活动史等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119例CSDH患者术后复发11例,复发率为9.24%.不同性别、钻孔部位、术后引流管放置的部位、术后早期残留液、颅内积气和有无出院明显体力活动史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患者中,引流时间≥3 d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引流时间<3 d者(P<0.05);而对于<60岁患者中,引流时间≥3 d者与<3 d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60岁CSDH患者,术后引流的时间应该适当延长,从而减少复发率,而对<60岁以下慢性硬膜下患者术后可早期拔除引流管.
作者:周焱峰;高广忠;蒋霖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的镜下特征,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回顾性分析其检查结果 ,并对其镜下特征进行分析,统计溃疡的类别、溃疡的好发位置、胃癌检出率.结果100例患者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的检出率分别为33.0%(33/100)、39.0%(39/100)、13.0%(13/100)、15.0%(15/100),以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高.胃溃疡的好发位置以胃窦、胃角为主,十二指肠溃疡以球前壁为主.检出胃癌患者3例,检出率为3.0%.结论 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特征给予针对性分析处理对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何俊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降低全自动配药分包机拆零药品损耗率的效果,提升拆零药品规范化管理水平.方法 通过收集药品损耗数据资料,分析造成全自动配药分包机拆零药品损耗的原因,综合运用PDCA循环管理技术和方法制订并实施拆零药品管理流程.将实施前、中、后的拆零药品损耗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前、中、后拆零药品损耗率分别为0.143%、0.054%、0.029%,达到目标值1‰以下.结论 有效的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能明显地降低全自动配药分包机拆零药品损耗率,使拆零药品管理规范化,并提升药学服务品质.
作者:卢贞;丛中笑;黄旭慧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析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试验组则给予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再根据患者大小便、穿衣、进食、活动转移等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同时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MBI指数评分),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MBI指数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及MBI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为心理、身体及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效果显著,可改善运功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尽快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冀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不同潮气量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入住呼吸监护室(R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小潮气量[潮气量(VT):6~8 ml/kg]组(A组)和传统潮气量(VT:10~12 ml/kg)组(B组),每组16例,均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PRVC-SIMV+PSV)模式通气,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机械通气后VAP发生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A组机械通气时间和RICU住院时间长于B组,VAP发生率高于B组,VAP发生时间早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
作者:邹外龙;马峰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