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壮盛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联合骨伤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骨伤推拿及腰部脉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和腰椎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不明显(χ2=2.473,P=0.116).2组治疗1周、3周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和JOA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骨伤推拿在LDH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汤金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方法 将EM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温经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2,P<0.05).结论 温经汤治疗EM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项目管理模式在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管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医院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组织,确定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并通过各种过程控制措施保障项目结果 .结果围术期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且较之前有明显改进,并达到了预期目标;各项管理流程能够按照设计好的模式有效运行,并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结论 项目管理模式是医院流程再造、运营模式创新的有效管理模式,值得在医院管理领域中推广应用.
作者:陶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和复合皮移植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复合皮移植治疗方法相比,在烧伤整形治疗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创面皮肤血运的更好康复及皮损创面的更快愈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潘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患者,男,62岁,主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1年,腹胀伴纳差1个月入院. 门诊以慢性丙型肝炎收住院. 入院时查体:患者精神较好,饮食欠佳,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无水肿. T 36.3 ℃,P 76 次/min,R 18 次/min,BP 130/72 mmHg.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肝功能检查:ALT 63.4 U/L ,总胆红素16.6 μmoL/L, AST 106 U/L,入院诊断: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
作者:张春梅;周俊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确定盐酸法舒地尔中乙醇和二氯甲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方法使用AgilentDB-1701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保持5 min,以39℃/min升温至200℃,保持15 min;以高纯氮气为载气,柱流速为3.0 ml/min;气化室温度160℃;FID检测器,检测室温度280℃.结果 外标法测得乙醇和二氯甲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7%和91.5%,样品中检测到的乙醇和二氯甲烷均满足药典规定.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有效控制盐酸法舒地尔原料药中乙醇和二氯甲烷残留量的方法.
作者:刘翔;徐宾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疗效.方法 将妊高征患者10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试验组患者则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对2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的血压水平、24 h尿蛋白、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血压水平及24 h尿蛋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24 h尿蛋白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接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可较好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意义重大.
作者:张元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与开腹组,各39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开腹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用于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对胃肠道的刺激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吕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前2组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MI、ALB、TP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药物预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抗凝药物在TKA术后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2016年1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ACCP)发布的第10版《静脉血栓栓塞抗栓治疗指南》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更新的《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均给出了指导原则,但临床具体方案还需多学科团队合作保障其有效实施.
作者:解皓;李海涛;李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征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体检者,每人采取2份血样,分别进行凝聚胺技术配血试验和盐水法配血试验,对比2组凝聚细胞数量、抗体检验情况及红细胞凝聚消失情况.结果 凝聚胺技术组红细胞凝聚数量显著多于盐水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聚胺技术组抗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盐水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法组3 min内出现特异性凝聚消失现象63例占52.50%,凝聚胺技术组3 min内未出现特异性凝聚消失的现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24,P=0.000).结论 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其红细胞凝聚数量、特异性凝聚消失情况以及抗体检出情况均显著优于盐水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1日-2017年6月20日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0例为恶性肿瘤化疗组,另选取同期行PICC置管术的非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0例为参照组.比较2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恶性肿瘤化疗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18.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00%(P<0.05).结论 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是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疾病因素和护理因素也可诱发血栓形成,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在肿瘤内科实施毒废弃物规范化处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肿瘤内科2016年1-6月22名医护人员的身体检查资料设为参照组.2016年7-12月肿瘤内科其他医护人员20名的身体检查资料设为试验组.参照组医护人员处理毒废弃物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试验组医护人员采用加强规范化处理方式.比较不同周期医护人员的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检查情况,比较2组处理有效率.结果 2组医护人员的血小板计数皆有所降低,白细胞含量皆有所上升,且试验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总改善率为85.00%优于参照组的6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内科细胞毒废弃物实施规范化处理,能对医护人员、病区环境及患者健康进行有力保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宝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自拟理气通腑汤辅治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5日-2016年1月6日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理气通腑汤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理气通腑汤辅治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洪俊轩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为冠心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成功完成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凝聚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凝血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7%略高于对照组的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具有较强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少血液凝聚,避免血栓的形成,增加患者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刚;龚华珠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百蕊草片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76例,均不使用任何西药和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仅使用百蕊草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显效27例(35.53%),有效49例(64.47%),无效1例(1.32%),总有效率为98.68%.结论 百蕊草片对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具有明显的医治效果,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苏兵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强化安全管理对提高高危药品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开展强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前875例患者资料,另选2015年1月-2016年6月开展强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后804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管理前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52例医护人员管理前后药学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强化管理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7%低于管理前的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4,P<0.05).强化管理后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种类、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专用标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等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医护人员药学认知,提高高危药品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苍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将焦虑性失眠症患者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劳拉西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4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2%(5/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相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岳慈;任紫茹;周素彩;侯军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脉冲染料激光在婴儿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体表血管瘤患儿61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儿均予以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同时选择于我院确诊的60例未做任何治疗的体表血管瘤患儿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在同一条件下采用同一相机进行摄片,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期间,统计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61例患儿中,2例接受1次治疗,10例接受2次治疗,29例接受过3次治疗,其余20例接受>3次治疗,总有效率达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7%,其余50例患者在随访第3个月瘤体可见明显增大.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4,P<0.05).观察组患儿61例,并发症发生率13.1%(8/61),其中有4例(6.6%)患儿在治疗后3 d内瘤体表面出现大小水泡,采用烧伤膏涂抹1周后脱痂愈合;2例(3.3%)患儿激光治疗后瘤体顶部破溃,口服药物干预后好转但留下瘢痕;2例(3.3%)患儿由于瘤体增长十分迅速,单独采用激光治疗后仍明显增大,辅助药物进行干预后效果增强.对照组60例患儿中,7例(11.7%)患儿出现瘤体顶部自发破溃而遗留瘢痕,4例(6.7%)患儿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8.3%.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0.2%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4,P<0.05).结论 脉冲染料激光在婴儿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效果突出,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肖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158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51例患者仅给予单纯的针刺治疗;B组53例患者仅给予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而C组54例患者则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C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A、B两组,而中医症候积分则显著低于A、B两组,A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30%明显高于A、B组的82.35%、69.8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至5.56%,则明显低于A、B组的15.69%、24.53%,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并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爱平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