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天;赵莉;张旭辉;史立端
目的 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内引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对照组围手术期内手术部位未出现感染,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总结有效的感染预防治疗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超过60岁(32.5%)、术中低体温(37.5%)、合并慢性疾病(52.5%)、术前备皮不当(62.5%)、手术时间1h以上(57.5%)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的12.5%、10.0%、35.0%、27.5%、20.0% (P <0.01).结论 年龄、合并慢性疾病、低体温、手术时间等各方面因素都可能导致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临床应高度注重这些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对症治疗措施,才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花红碧;许世康;曹能琦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输液、用药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6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6个月后,2组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林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中医护理对冠心病搭桥术后心律失常的干预.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素异丙酯组合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常规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率缓慢、尿量、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观察组LVEF为(16±4)%,高于对照组的(11±3)%(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1);观察组心率缓慢8例,对照组心率缓慢1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量、6MWT均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护理对丹参素异丙酯组合物为主治疗冠心病(CHD)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使心肌血供流畅,促进心脏的活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联合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并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医院诊治的尖锐湿疣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高频电离子切割治疗,同时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给予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法治疗,并联合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疣体一次性清除率;随访6个月统计2组患者尖锐湿疣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清除率达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 (P <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 (P <0.01);随访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50.00% (P<0.01).结论 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一次性病灶清除率高,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能有效预防尖锐湿疣复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希斌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及其后处理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4例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以及其后处理图像表现.结果 44例患者经过CT检查表明存在55粒输尿管结石,其中单侧输尿管观察到两粒结石者4例,双侧输尿管分别观察到1粒结石者5例,34例患者并发肾结石,1例患者并发多囊肝、多囊肾.CT检查可观察到结节状、条状或者长椭圆形高密度影.本次15例患者输尿管结石处于输尿管上段,共19粒;10例处于输尿管下段,共11粒;19例处于输尿管中段,共25粒.输尿管出现结石梗阻患者CT检查可观察到近端增粗、扩张.其中14例患者管壁可见均匀增厚4~5mm,增强后管壁出现轻度、中度的均匀强化,8例患者肾周脂肪以及肾窦脂肪密度增加,且肾周筋膜增厚,15例患者肾体积增大.CPR二维重组可将输尿管扩大、结石的情况非常直观、清晰的显示出来,增强后肾盂期进行CT尿路成像可将近段输尿管扩大以及输尿管结石的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图像较立体.结论 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CT平扫后进行CPR二维重组,增强后实施三维重组可清晰显示输尿管扩张以及结石等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方式.
作者:王香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并为临床上治疗肺癌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为87.80%,病理检查检出率为97.56%,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误诊率为14.63%,病理检查误诊率为4.88%,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肺癌具有临床价值高、检出率与病理检查无明显差异,同时也存在局限性,提示对肺癌的确诊仍旧应当结合多种诊断方式进行.
作者:戴春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医院精神科门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为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医院精神科门诊抗精神病药物处方6 393张,通过对处方数据的统计,对每种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率和联合用药情况及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 该院抗精神病用药处方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共10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再根据各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分析得出医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使用基本符合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原则,但联合用药频度过高.结论 通过本次统计分析发现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的非经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基层医疗单位正被广泛使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了解医院近时期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特点,为指导临床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运用、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作者:杨爱兰;陈荣;薛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6个月乙肝病毒基因检出值,乙肝病毒基因检出转阴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4、6个月,观察组乙肝病毒基因检出值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乙肝病毒基因检出转阴率为72.09% (31/43),高于对照组的6.98% (3/43)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30.23%(P<0.01).结论 对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能促进患者早日改善病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黄修柳;李裕海;黄锦荣 刊期: 2017年第29期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发病重,系膜通常会有水肿症状,导致其阑尾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张力会异常升高,且阑尾腔内均为脓液,需及时手术,以改善患者预后[1].为评价手术方案应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价值,选取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期待能提高其临床效果.
作者:陈云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术配合骨通贴膏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采取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的踝关节骨折并随访成功的患者共97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其中骨通贴膏组35例(A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配合不含药物贴膏组32例(B组),单纯手法复位组30例(C组).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肢体肿胀采用骨折肿胀程度分级;术后3个月、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1个月后,3组疼痛程度得分、肿胀程度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1),A组得分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6个月时Lange-Hansen分型Ⅰ型、Ⅱ型踝关节骨折患者Kofoed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Ⅳ型分型A组患者的Kofoed评分在术后第3、6个月均高于B组及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加骨通贴膏较单纯使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更佳.
作者:韩万伟;唐翔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2013-2015年艾滋病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现状(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方法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标本种类、耐药菌种类、是否为医院感染、采取的干预措施等;再通过查找文献,从而全面深入地总结干预措施.结果 AIDS患者是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检出的MDRO以ESBLs为主,共78株(70.27%),其次是MRSA (20.72%).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部位(62.23%).MDRO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均升高.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切实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胡媚;张子婷;刘宾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病情、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用药种类和方式.结果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的用药方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时常用的治疗方案,除此以外,抗菌素药物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方案和静脉滴注治疗方案等,也是当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案.结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以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俊贤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妇科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护理质量、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护理干预前后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1.15% (P <0.01);在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8.39±4.86)分,低于对照组的(67.04±5.03)分(P<0.01).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妇科肿瘤患者化疗的临床效果,缓解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娟;史军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雅思牌)进行治疗和护理,根据哇田饮水试验得分和营养状态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2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吞咽功能改善速度,加快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铷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1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查,测定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及胰岛素相关指标并观察两者间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Ⅰ(A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织型纤溶原酶激活物(t-PA)水平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GLU)、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内皮素(ET)、心钠素(AMP)、血管紧张素Ⅱ(A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儿茶酚胺(CA)、纤溶原酶激活抑制物(PAI)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疾病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分泌激素存在关联作用,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阿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48例采用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以子宫刮诊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判断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结果 子宫诊刮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增生10例,萎缩性子宫内膜24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内膜癌5例.48例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炎5例(10.4%),子宫内膜增生10例(20.8%),萎缩性子宫内膜24例(50.0%),子宫内膜息肉6例(12.5%),子宫内膜癌3例(6.4%).阴道超声检查对各种类型子宫内膜病变都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子宫诊刮病理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可准确鉴别各类型子宫内膜病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刘娴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特征.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的加权总分结果分组,MOAS加权总分≥5分患者作为A组28例,加权总分为0分者作为B组34例.针对2组患者的攻击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2组患者既往攻击行为史、脑电图(EEG)结果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分数、敌对猜疑因子和激活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其他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RS评分中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既往攻击行为史对患者的攻击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论 针对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看护应当根据以其目前的攻击行为特征为基础,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蒋华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与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门诊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VAD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小剂量沙利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红蛋白、肌酐、骨髓浆细胞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酐、骨髓浆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00%,低于对照组的88.00% (P <0.01).结论 干扰素与小剂量沙利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门诊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安全性高,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上高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2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尿素氮、胆固醇、肌酐、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8.89% (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厄贝沙坦治疗,可以较好控制血压水平,且不会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影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慧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分析新生儿肺炎早期与晚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炎新生儿2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日龄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A组(日龄0~7d,127例)和B组(日龄8~28 d,131例).观察比较2组肺炎类型、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及肺部X线情况.结果 A组吸入性肺炎112例(88.19%)、感染性肺炎15例(11.81%),B组吸入性肺炎11例(8.40%)、感染性肺炎120例(91.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口腔流液/吐沫、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及吸气三凹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均<0.01);A组肺纹理增多模糊、点状密度增高影出现率高于B组,片状密度增高影、肺充气征和支气管充气征出现率低于B组(P均<0.01).结论 新生儿早期肺炎以吸入性肺炎为主,晚期以感染性肺炎为主,不同时期患儿肺炎临床症状、体征及肺部X线表现存在差异,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
作者:周培培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