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佳燕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女性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筛查疑似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以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联合检查与单项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结果 5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中,经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病变373例.联合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筛查敏感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查(P<0.05),但特异度与单项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查的Youden指数较高.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有利于减少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漏诊.
作者:林明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临床降糖口服药物的使用规律.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治疗的高血糖患者650例,分析其相关病历中的口服降糖药物领用量,从药理学角度分析医院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 二甲双胍是目前用量大的口服降糖药物,占总用药量的40.11%,二甲双胍、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三个药物用量之和达到总药物用量的83.48%,为主流口服降糖药物.结论 当前的医学条件下,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药物进行糖尿病血糖控制是有效的.
作者:周朝晖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晶体核硬度Ⅳ~Ⅴ级老年白内障患者100例(118患眼)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50例(58患眼)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B组50例(60患眼)采取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 d,A组裸眼视力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明显低于B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超声乳化术相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晶体核硬度Ⅳ~Ⅴ级老年白内障的疗效较好,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更好,且手术并发症更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轶;陈诗源;张晓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血脑钠肽(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32例作为试验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对象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BNP浓度;根据观察组AMI患者的Killip分级、梗死部位以及是否ST段抬高进行分组的BNP水平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为(578±3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的(48±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Killip分级的提高,AMI患者的BNP浓度也随之提高,依次与上一级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梗死患者的BNP浓度为(592±30)pg/ml高于下壁梗死的(511±2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水平为(673±22)pg/ml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433±2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伴有BNP水平的提高,而且随着BNP的提高,AMI的严重程度越高,梗死面积大,Killip分级也提高.临床上可将BNP检测作为AMI诊断、预后评估、治疗方案制定中的重要敏感性指标.
作者:洪少雄;戴端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丽梅;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颈椎退变性疾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及颈椎管狭窄等造成脊髓神经组织受压而导致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手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恢复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是手术的主要目的. 为探讨颈前入路显微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我科对9例颈椎退变性疾病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青;肖银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肾石通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净石灵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1,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57,P<0.05).2组治疗前结石大小、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结石大小和证候总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和实践.
作者:杨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于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100例,应用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独干扰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转阴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66%,治疗后的转阴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应用联合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及转阴率,降低复发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颖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特殊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QOL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治疗的遵医行为,改善生活水平.
作者: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静脉滴注甘露醇不良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因病情需要输注甘露醇的患者84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穿刺,遵医嘱6~8h静脉滴注甘露醇,并注意巡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护理评估,应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时应加热至35.0~37.0℃,加强与患者沟通、合理的选择血管、掌握穿刺技巧、加强输液中的巡视.观察2组甘露醇静脉滴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28.57%,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甘露醇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甘露醇外渗就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70例(14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70眼).观察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眼表荧光素染色分级、治疗效果、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眼部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与结膜充血评分.结果 观察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分级降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SIT、眼部症状评分、BUT与结膜充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眼部症状评分、BUT与结膜充血评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I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显著,可降低眼表荧光素染色分级,延长泪液蒸发时间.
作者:沈秋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胃部多见. 我院收治1例GIST向浆膜外生长浸润副脾脏,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蔡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八宝丹胶囊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EGFRIs)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EGFRIs相关性皮疹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给予炉甘石洗剂局部外敷,局部感染严重者加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八宝丹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皮疹缓解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皮疹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皮疹严重程度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八宝丹胶囊治疗EGFRIs相关性皮疹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碧茵;李一璟;陈樟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进行救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记录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1 h以及12 h的动脉血气情况,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以及氧分压(PaO2)值.记录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统计2组治愈率.结果 2组患儿在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1 h、12 h后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玉兰;陈亮;袁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定期产检对高危妊娠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孕妇是否定期接受产检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予以定期产检,对照组未予以定期产检,比较2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孕妇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产检能明显降低高危妊娠孕妇的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提升孕妇的分娩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谢妙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激素、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入院后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血清T、L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卵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的推广上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林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鲑鱼降钙素喷剂、碳酸钙维生素D、甲睾酮、塞来昔布胶囊、阿仑膦酸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骨密度(BMD)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颈BMD、大转子BMD、Wards三角区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斌;胡忠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不同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将采用硬膜外阻滞的20例作为A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20例为B组.观察2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动脉压和心率.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效果.结果 2组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有波动,B组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其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明显优于硬膜外阻滞,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沈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药性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耐药性结核患者72例,按照单双号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耐药性结核患者可采用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汤志森;林厚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CSP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hCG水平,比较2组hCG转阴时间、病灶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CG水平低于对照组,hCG转阴时间和病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巧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