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胡忠惠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辅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白细胞计数、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P<0.05).干预前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促使淋巴结恢复正常,改善ALT水平、白细胞水平,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豆豆;李天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视管理是利用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简单、快捷的方法,传递并接受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1]. 作为科学有效的精益管理理念之一,目视管理满足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PIVAS)对安全性及时效性的严格要求,有利地保障整个工作流程严谨、流畅地顺利进行.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3年来,目视管理已从一一摸索逐渐深入到日常工作中. 通过一些颜色、标识、书写板、流程图等直观提示,实行科学、专业的管理提高了PIVAS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差错率,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靳会欣;王培莹;庞国勋;关丽叶;方灵芝;刘洪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传统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压的变化.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48例行传统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手术后即时、24 h、5 d后患者颅内压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 术前2组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时、24 h、5 d 2组颅内压均降低,但观察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开颅术降颅压效果好,但创伤大;钻孔引流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更好改善预后,更适合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陈清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创伤性休克针对性治疗后,休克症状均得到改善,患者复苏后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输液量、输血量均高于复苏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过骨折针对性治疗后,骨折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解剖复位124处,功能复位44处,患者四肢骨折位置均得到复位.入院3 d内施行手术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入院3 d后施行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d后施行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入院3d后施行手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剑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50例,按照具体的尿常规检验方法将其分为干化学组、尿沉渣组和联合组三组,每组50例,其中干化学组患者应用干化学法进行尿常规检验;尿沉渣组患者应用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联合组患者应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比较3组尿常规检验结果和尿常规检验结果错误率.结果 干化学组尿常规检验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尿沉渣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尿沉渣组,而联合组尿常规检验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干化学组和尿沉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组与尿沉渣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误诊率、漏诊率和错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误诊率、漏诊率及错误率均显著低于干化学组和尿沉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能有效地检验出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的值,对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
作者:王美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68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每周实施认知行为疗法1次,比较2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及强迫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8周的抑郁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强迫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强迫症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青少年患者强迫症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乃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鲑鱼降钙素喷剂、碳酸钙维生素D、甲睾酮、塞来昔布胶囊、阿仑膦酸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骨密度(BMD)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颈BMD、大转子BMD、Wards三角区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斌;胡忠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因胃肠道疾病、手术、坏死性胰腺炎等原因需留置胃管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实施留置胃管,试验组留置胃管前给予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滴鼻,比较2组患者置管过程中恶心和呕吐发生情况、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自行拔管率、患者满意度及置管期间咽喉部疼痛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行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试验组患者置管期间咽喉部疼痛0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滴鼻后再置管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耐受情况、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满意度,减少自行拔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胃部多见. 我院收治1例GIST向浆膜外生长浸润副脾脏,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蔡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腰痛是肾内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以腰部酸痛、乏力、怕冷等为主要症状. 多与肾气亏虚、外伤、寒湿、湿热等因素有关. 笔者采用三两半汤治疗肾气亏虚型腰痛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永亮;金伟民;蒋春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美学区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 收集在医院进行单牙修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和对照组(接受延期种植修复),每组50例,对比2组术后2年种植疗效、全冠修复后不同时间美学效果、终修复体完成12月主观满意度及唇侧骨厚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2年种植成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研究组全冠修复后不同时间美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终修复体完成12个月主观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即刻唇侧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年唇侧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延期种植修复,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在咀嚼功能、美学效果方面更占优势,且软组织稳定性好,唇侧骨厚度丢失率少.
作者:桂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7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研究组进行行为护理.护理前后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的情绪进行评定.2组临床症状通过护理前后的上腹胀、上腹疼痛、恶心、烧心、嗳气、纳差几个症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护理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畅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并且能改善临床有关的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计划生育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者90例,均自愿要求终止早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无痛人流术,观察组序贯应用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后再行无痛人流术.观察2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判定2组流产效果,同时记录2组出血时间、出血量,并统计2组宫颈裂伤、术后腹痛及胎膜残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胎膜残留及宫颈裂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在终止瘢痕子宫早孕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淑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12周后分析比较比较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运用.
作者:范爱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进行救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记录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1 h以及12 h的动脉血气情况,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以及氧分压(PaO2)值.记录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统计2组治愈率.结果 2组患儿在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1 h、12 h后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玉兰;陈亮;袁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冰硝散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病房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60例,均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并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22例,好转25例,稳定8例,无效5例.结论 冰硝散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症状,有效控制疼痛.
作者:沙蕊;裴可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于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100例,应用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独干扰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转阴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66%,治疗后的转阴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应用联合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及转阴率,降低复发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颖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颈椎退变性疾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及颈椎管狭窄等造成脊髓神经组织受压而导致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手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恢复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是手术的主要目的. 为探讨颈前入路显微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我科对9例颈椎退变性疾病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青;肖银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锌硒宝联合治糜灵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且分析预防宫颈癌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29例,参照组采取局部微波治疗,试验组采取锌硒宝与治糜灵栓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对患者实行1年随访之后给予患者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也可予以宫颈管与宫颈活检,对宫颈癌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44,P<0.05).试验组患者随访1年后经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出现阳性4例,经宫颈管与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癌1例(3.44%);参照组患者随访1年后经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后出现阳性14例,经宫颈管与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癌6例(20.68%),试验组宫颈癌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6,P<0.05).结论 将锌硒宝联合治糜灵栓应用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对预防宫颈癌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高春娥;展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家族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FAP)癌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FAP癌变患者42例设为癌变组,选取同期收治的FAP无癌变患者40例设为非癌变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AP癌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FAP癌变危险因素主要为发病年龄、腺瘤大小、肿瘤数量、有FAP家族史、腺瘤组织学、有肠外表现(合并胃、十二指肠息肉、脂肪瘤及小肠息肉等)及癌胚抗原水平增高等;行定期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占25.6%,外科手术治疗占74.4%.结论 结直肠FAP癌变倾向高,且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尽早诊断与治疗,定期筛查患者家系成员,以改善预后.
作者:林桂河;张婷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