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王美华

关键词:干化学法, 尿沉渣, 尿常规检验
摘要:目的 观察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50例,按照具体的尿常规检验方法将其分为干化学组、尿沉渣组和联合组三组,每组50例,其中干化学组患者应用干化学法进行尿常规检验;尿沉渣组患者应用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联合组患者应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比较3组尿常规检验结果和尿常规检验结果错误率.结果 干化学组尿常规检验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尿沉渣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尿沉渣组,而联合组尿常规检验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干化学组和尿沉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组与尿沉渣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误诊率、漏诊率和错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误诊率、漏诊率及错误率均显著低于干化学组和尿沉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能有效地检验出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的值,对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因胃肠道疾病、手术、坏死性胰腺炎等原因需留置胃管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实施留置胃管,试验组留置胃管前给予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滴鼻,比较2组患者置管过程中恶心和呕吐发生情况、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自行拔管率、患者满意度及置管期间咽喉部疼痛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行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试验组患者置管期间咽喉部疼痛0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滴鼻后再置管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耐受情况、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满意度,减少自行拔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癌症晚期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预防

    癌症晚期患者经历了多次手术、放疗、化疗,其营养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其发生率达40%~84%[1-2] ,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3] ,因此,再喂养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手术、放疗、化疗、提高免疫力、延长生存时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癌症晚期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再喂养时极易出现再喂养综合征( RFS). 再喂养综合征是机体经历长期饥饿或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重新摄入营养物质时,早期出现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严重维生素缺乏、葡萄糖耐受性下降、水失衡、电解质紊乱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4-5]. 据报道,接受再喂养治疗的癌症晚期患者,无论肠内营养还是肠外营养, RFS发生率均以老年患者高,可达48%,不能进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RFS发生率高达42%[6-7].

    作者:张黎媛;张玥;史英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于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100例,应用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独干扰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转阴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66%,治疗后的转阴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应用联合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及转阴率,降低复发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颖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冰硝散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6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冰硝散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病房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60例,均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并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22例,好转25例,稳定8例,无效5例.结论 冰硝散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症状,有效控制疼痛.

    作者:沙蕊;裴可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膀胱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电切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前列腺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均使用37℃加温冲洗液,对照组患者使用室温(24℃)冲洗液,分别在手术开始时、使用不同量的冲洗液后监测2组患者体温变化以及观察术后有无寒战表现.结果 从手术开始时到冲洗液灌入2000 ml时2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冲洗液灌入3000 ml至手术结束,试验组的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结束时试验组有寒战发生率为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P<0.01).结论 使用加温冲洗液可有效防止前列腺电切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并减少术后寒战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李俊霞;王兰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哮喘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肺功能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TNF-α、IL-10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气道炎性反应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小钦;田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阿奇霉素辅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辅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白细胞计数、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P<0.05).干预前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促使淋巴结恢复正常,改善ALT水平、白细胞水平,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豆豆;李天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肾石通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净石灵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1,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57,P<0.05).2组治疗前结石大小、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结石大小和证候总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和实践.

    作者:杨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依那普利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AECPHD)患者血流动力血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接收的AECPHD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P<0畅05).2组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畅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O、SV、LVE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观察组出现头痛1例,低血压1例,患者均可耐受,未发生白细胞减少、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结论 AECPHD患者采取依那普利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田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优选中药滴丸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正交试验优选中药滴丸制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中药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采用正交试验,对药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滴距为因素,优选中药滴丸的佳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滴丸中丹参所含有效成分丹参素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 (1)中药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条件:药物:基质=1:2,基质PEG-4000:PEG6000=1:1,药液温度70℃,滴距4 cm,根据试验确定的工艺制备3批样品均符合枟中国药典枠2015年版关于滴丸的规定;(2)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回收率为99.56%,RSD值为1.65%,样品中丹参素含量为8.035 mg/g,符合2015年版枟中国药典枠对滴丸的含量规定.结论 优选的中药滴丸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检测及评价滴丸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含量准确.

    作者:江国荣;陈卫民;刘少文;何玲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进行救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记录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1 h以及12 h的动脉血气情况,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以及氧分压(PaO2)值.记录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统计2组治愈率.结果 2组患儿在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1 h、12 h后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玉兰;陈亮;袁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正常治疗和护理,而试验组采取正常治疗和护理外加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睡眠质量、疼痛评分及满意度,分别于入院时以及出院前1 d通过WHO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认知行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质量、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实施.

    作者:汪利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7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研究组进行行为护理.护理前后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的情绪进行评定.2组临床症状通过护理前后的上腹胀、上腹疼痛、恶心、烧心、嗳气、纳差几个症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护理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畅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并且能改善临床有关的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三两半汤治疗肾气亏虚型腰痛的临床观察

    腰痛是肾内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以腰部酸痛、乏力、怕冷等为主要症状. 多与肾气亏虚、外伤、寒湿、湿热等因素有关. 笔者采用三两半汤治疗肾气亏虚型腰痛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永亮;金伟民;蒋春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东南沿海地区部队夏季军事训练和考核过程中防暑的应对策略与思考

    笔者在对驻粤、湘部队基层卫生队(所)走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部队夏季军事训练和考核过程中中暑伤亡事件高发. 针对中暑伤亡事件的出现的原因,本文从应对中暑的准备工作、重度中暑性休克的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策略.

    作者:王月兵;王继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2组孕妇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贝洛尔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平安.

    作者:晏婷;施展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家族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癌变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家族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FAP)癌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FAP癌变患者42例设为癌变组,选取同期收治的FAP无癌变患者40例设为非癌变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AP癌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FAP癌变危险因素主要为发病年龄、腺瘤大小、肿瘤数量、有FAP家族史、腺瘤组织学、有肠外表现(合并胃、十二指肠息肉、脂肪瘤及小肠息肉等)及癌胚抗原水平增高等;行定期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占25.6%,外科手术治疗占74.4%.结论 结直肠FAP癌变倾向高,且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尽早诊断与治疗,定期筛查患者家系成员,以改善预后.

    作者:林桂河;张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临床口服降糖药物应用数据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降糖口服药物的使用规律.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治疗的高血糖患者650例,分析其相关病历中的口服降糖药物领用量,从药理学角度分析医院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 二甲双胍是目前用量大的口服降糖药物,占总用药量的40.11%,二甲双胍、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三个药物用量之和达到总药物用量的83.48%,为主流口服降糖药物.结论 当前的医学条件下,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药物进行糖尿病血糖控制是有效的.

    作者:周朝晖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5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研究组实施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照组实施常规硫酸镁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压控制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为9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终止妊娠、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较佳,可降低产妇并发症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陈艳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不同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将采用硬膜外阻滞的20例作为A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20例为B组.观察2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动脉压和心率.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效果.结果 2组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有波动,B组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其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明显优于硬膜外阻滞,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沈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