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李俊霞;王兰平

关键词:冲洗液温度, 前列腺电切, 体温
摘要:目的 观察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电切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前列腺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均使用37℃加温冲洗液,对照组患者使用室温(24℃)冲洗液,分别在手术开始时、使用不同量的冲洗液后监测2组患者体温变化以及观察术后有无寒战表现.结果 从手术开始时到冲洗液灌入2000 ml时2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冲洗液灌入3000 ml至手术结束,试验组的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结束时试验组有寒战发生率为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P<0.01).结论 使用加温冲洗液可有效防止前列腺电切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并减少术后寒战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2016年3月-2016年8月诊治的疱疹性咽炎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青霉素或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七味清咽喷雾剂局部喷喉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明波;金辉;王霖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0例,均给予地西他滨10~20 mg·m-2·d-1静脉输注3 h,连续应用5 d,28 d为1个周期,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效果:完全缓解3例(10.00%),部分缓解14例(46.67%)、未缓解13例(43.33%),总缓解率为56.67%.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2例(6.67%),恶心6例(20.00%),发热2例(6.67%),肝功能异常3例(1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33%,所有不良反应在停药或降低药量后有所减少,未并发严重感染、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吴霞;蔡奕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接受注射用骨肽治疗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74例,发生率为45.68%,其中过敏性反应38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1例,呼吸系统不良反应8例,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3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4例.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病史、药物过敏史、每日用药剂量、持续给药时间(P<0.05),患者性别、每日给药时间与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病史、年龄、过敏史、持续给药时间是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较多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胡青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鲑鱼降钙素喷剂、碳酸钙维生素D、甲睾酮、塞来昔布胶囊、阿仑膦酸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骨密度(BMD)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颈BMD、大转子BMD、Wards三角区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斌;胡忠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治糜灵栓联合锌硒宝治疗慢性宫颈炎及预防宫颈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锌硒宝联合治糜灵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且分析预防宫颈癌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29例,参照组采取局部微波治疗,试验组采取锌硒宝与治糜灵栓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对患者实行1年随访之后给予患者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也可予以宫颈管与宫颈活检,对宫颈癌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44,P<0.05).试验组患者随访1年后经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出现阳性4例,经宫颈管与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癌1例(3.44%);参照组患者随访1年后经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后出现阳性14例,经宫颈管与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癌6例(20.68%),试验组宫颈癌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6,P<0.05).结论 将锌硒宝联合治糜灵栓应用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对预防宫颈癌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高春娥;展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GDM患者妊娠期饮食行为与血糖的关系及量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饮食行为与血糖的关系及量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应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枟孕妇营养KAP问卷枠调查妇产科建立妊娠档案的GDM产妇80例饮食行为,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GDM患者饮食行为评分与血糖的关系,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其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产妇饮食行为评分及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GMD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饮食相关知识评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相关评分均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P<0.05).干预后GDM产妇FB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GDM患者妊娠期饮食行为与血糖控制效果有密切关系,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不良饮食行为,有利于产妇血糖控制.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下肢骨折患者60例根据地佐辛剂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手术中均使用腰骶联合麻醉.试验组在手术后使用地佐辛0.8 mg/kg以及氟比洛芬酯150 mg.对照组在手术后使用地佐辛0.5 mg/kg以及氟比洛芬酯150 mg.观察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 术后6 h 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48 h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及48 h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的患者使用实行地佐辛0.8 mg/kg以及氟比洛芬酯150 mg的镇痛效果更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早期应激与大学生人格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生人格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精神科接受检查的大学生100名进行调查,随机将大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研究组经历过早期应激,对照组未经历过早期应激,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生人格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大学生儿童时期虐待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格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有相关性(P<0.05).结论 早期应激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思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12周后分析比较比较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运用.

    作者:范爱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颈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9例

    颈椎退变性疾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及颈椎管狭窄等造成脊髓神经组织受压而导致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手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恢复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是手术的主要目的. 为探讨颈前入路显微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我科对9例颈椎退变性疾病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青;肖银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丽梅;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癌症晚期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预防

    癌症晚期患者经历了多次手术、放疗、化疗,其营养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其发生率达40%~84%[1-2] ,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3] ,因此,再喂养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手术、放疗、化疗、提高免疫力、延长生存时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癌症晚期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再喂养时极易出现再喂养综合征( RFS). 再喂养综合征是机体经历长期饥饿或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重新摄入营养物质时,早期出现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严重维生素缺乏、葡萄糖耐受性下降、水失衡、电解质紊乱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4-5]. 据报道,接受再喂养治疗的癌症晚期患者,无论肠内营养还是肠外营养, RFS发生率均以老年患者高,可达48%,不能进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RFS发生率高达42%[6-7].

    作者:张黎媛;张玥;史英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优选中药滴丸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正交试验优选中药滴丸制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中药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采用正交试验,对药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滴距为因素,优选中药滴丸的佳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滴丸中丹参所含有效成分丹参素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 (1)中药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条件:药物:基质=1:2,基质PEG-4000:PEG6000=1:1,药液温度70℃,滴距4 cm,根据试验确定的工艺制备3批样品均符合枟中国药典枠2015年版关于滴丸的规定;(2)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回收率为99.56%,RSD值为1.65%,样品中丹参素含量为8.035 mg/g,符合2015年版枟中国药典枠对滴丸的含量规定.结论 优选的中药滴丸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检测及评价滴丸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含量准确.

    作者:江国荣;陈卫民;刘少文;何玲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三甲医院门诊药房2016年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16年医院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门诊药房的高血压处方1000张,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费别,结合各个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值、处方总用量、销售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医保患者>自费患者;按DDDS排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药>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阻滞剂;DDC排序:缬沙坦胶囊>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DUI全部≤1,联合用药常见组合CCB+ARB、ARB+噻嗪类利尿药.结论 医院临床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吴晨虹;刘小龙;蔡晓霞;吴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CSP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hCG水平,比较2组hCG转阴时间、病灶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CG水平低于对照组,hCG转阴时间和病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巧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药性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药性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耐药性结核患者72例,按照单双号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耐药性结核患者可采用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汤志森;林厚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进行救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记录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1 h以及12 h的动脉血气情况,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以及氧分压(PaO2)值.记录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统计2组治愈率.结果 2组患儿在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1 h、12 h后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玉兰;陈亮;袁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因不同原因需接受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将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利凡诺尔引产,观察组采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引产,比较2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分娩发动时间、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宫颈裂伤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且观察组孕妇的分娩发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引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及宫颈裂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对中期妊娠孕妇实施引产具有良好的引产效果,可缩短引产时间,减少胎盘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欧阳新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女性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筛查疑似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以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联合检查与单项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结果 5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中,经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病变373例.联合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筛查敏感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查(P<0.05),但特异度与单项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查的Youden指数较高.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有利于减少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漏诊.

    作者:林明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副脾脏胃肠道间质瘤1例

    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胃部多见. 我院收治1例GIST向浆膜外生长浸润副脾脏,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蔡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