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新华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中选择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纳差1例,腹泻2例;对照组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1例,头晕2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佳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笔者在对驻粤、湘部队基层卫生队(所)走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部队夏季军事训练和考核过程中中暑伤亡事件高发. 针对中暑伤亡事件的出现的原因,本文从应对中暑的准备工作、重度中暑性休克的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策略.
作者:王月兵;王继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选择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腹痛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选择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腹痛程度进行评价.观察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及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内容需包括子宫或附件压痛、腹痛、盆腔积液、白带增多、附件包块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腹痛程度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3,P<0.05).治疗前2组各项症状发生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或附件压痛、腹痛、盆腔积液、白带增多、附件包块各项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辅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白细胞计数、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P<0.05).干预前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促使淋巴结恢复正常,改善ALT水平、白细胞水平,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豆豆;李天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配合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冲洗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术中冲洗液使用尿激酶生理盐水(20万U+500 ml)反复冲洗,对照组术中冲洗液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观察2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血肿残留量及凝血功能各指标变化,术后切口区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36 h及1周的血肿残留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6 h拔出引流管28例(87.50%),对照组患者在术后48 h拔出引流管26例(81.25%).观察组患者引流时间(30±8)h短于对照组患者的(4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8 h比较,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皮下出血、颅内出血、肺部感染、术后复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颅内感染.结论 单孔单管配合尿激酶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疗效确切,损伤小,且不会破坏凝血机制及增加术后出血风险,能缩短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胡伟;时国兵;肖世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3日-2016年11月13日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预后良好率为78.12%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及时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从而进行有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林海芳;洪思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具有显著效果,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中出血量得到较好的控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晓辉;尹金池;陈松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腰痛是肾内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以腰部酸痛、乏力、怕冷等为主要症状. 多与肾气亏虚、外伤、寒湿、湿热等因素有关. 笔者采用三两半汤治疗肾气亏虚型腰痛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永亮;金伟民;蒋春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生人格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精神科接受检查的大学生100名进行调查,随机将大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研究组经历过早期应激,对照组未经历过早期应激,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生人格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大学生儿童时期虐待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格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有相关性(P<0.05).结论 早期应激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思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医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进行腹股沟疝修复术的680例患者病历资料.依次记录并统计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费用情况.结果 680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抗菌药物7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6%,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率高达75%.用药时间<24 h 19例,占26.4%,>48 h 22例,占30.6%.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使用72.2%(52/72).结论 本院在腹股沟疝修复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中还存在着用药类型、联合用药过多、用药时间长等不合理之处,但对感染高危的患者而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益于预防切口感染.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康欣;杨显富;李斌;尹天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孕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自然分娩(配合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配合导乐陪伴分娩),观察2组分娩方式的临床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分娩方式的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6,P<0.05).经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后,2组产妇生产过程中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剖宫产率为1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配合导乐陪伴分娩)能有效减少产妇分娩痛苦,减少剖宫产率,且安全性高,对母婴健康无不良影响.
作者:陈翠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对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胰岛素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胰岛素肿瘤切除前后MAP、HR以及血钠的变化,血糖、IRI/G以及胰岛素变化.结果 30例中,采取胰岛素瘤摘除术15例,其中摘除肿瘤个数为20个;采取胰尾切除5例,摘除肿瘤个数为10个;采取胰体尾切除术8例,其中有2例并未发现肿瘤,摘除肿瘤个数为12个;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摘除肿瘤个数为3个.胰岛素瘤切除之后患者MAP和HR含量均低于术前,而血钠含量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瘤切除之后患者血糖含量高于治疗前,IRI/G和胰岛素含量均低于术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瘤切除前需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术后需加强对患者胰岛素以及血糖的监测,因此胰岛素瘤围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灵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家族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FAP)癌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FAP癌变患者42例设为癌变组,选取同期收治的FAP无癌变患者40例设为非癌变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AP癌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FAP癌变危险因素主要为发病年龄、腺瘤大小、肿瘤数量、有FAP家族史、腺瘤组织学、有肠外表现(合并胃、十二指肠息肉、脂肪瘤及小肠息肉等)及癌胚抗原水平增高等;行定期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占25.6%,外科手术治疗占74.4%.结论 结直肠FAP癌变倾向高,且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尽早诊断与治疗,定期筛查患者家系成员,以改善预后.
作者:林桂河;张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法舒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2组均给予相应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5,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为(9.3±2.6)分低于对照组的(16.4±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满意度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减轻对患者身体和生活的影响,同时给予一定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杏芝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脂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来医院就诊并初步确诊为高血脂症124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取体检正常的8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指标并采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PCR-RFLP)分析法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高血脂症患者中共检出E2/2、E2/3、E2/4、E3/3、E3/4和E4/4六种基因型以及ε2、ε3和ε4三种等位基因,其中E3/3纯合子的基因型在2组中均较高,试验组E3/3基因型检出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ε3等位基因检出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ε4等位基因检出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高脂血症组患者的检出频率相对较高的基因型血脂水平进行分析,TC、TG和LDL-C血脂指标由高到低依次是E3/4、E3/3和E2/3,其中TC和LDL-C在各个基因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内HDL-C在各个基因型的含量恰好与LDL-C的顺序相反,在各个基因型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与ApoE基因相关性较强.
作者:何茜;郝晟赟;张万松;穆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下肢骨折患者60例根据地佐辛剂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手术中均使用腰骶联合麻醉.试验组在手术后使用地佐辛0.8 mg/kg以及氟比洛芬酯150 mg.对照组在手术后使用地佐辛0.5 mg/kg以及氟比洛芬酯150 mg.观察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 术后6 h 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48 h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及48 h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的患者使用实行地佐辛0.8 mg/kg以及氟比洛芬酯150 mg的镇痛效果更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饮食行为与血糖的关系及量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应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枟孕妇营养KAP问卷枠调查妇产科建立妊娠档案的GDM产妇80例饮食行为,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GDM患者饮食行为评分与血糖的关系,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其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产妇饮食行为评分及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GMD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饮食相关知识评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相关评分均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P<0.05).干预后GDM产妇FB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GDM患者妊娠期饮食行为与血糖控制效果有密切关系,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不良饮食行为,有利于产妇血糖控制.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丽梅;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2组孕妇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贝洛尔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平安.
作者:晏婷;施展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60 Co-γ辐照灭菌法对蛇胆陈皮散中牛磺胆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剂量60 Co-γ辐照灭菌的蛇胆陈皮中牛磺胆酸含量进行测定,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2:7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5 nm,选择0、4、6、10 kgy四个不同辐照剂量对蛇胆陈皮散进行灭菌,比较其牛磺胆酸含量的差异.结果 不同剂量的60 Co-γ辐照灭菌对蛇胆陈皮中牛磺胆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蛇胆陈皮散可采用60 Co-γ辐照灭菌法进行灭菌,对其牛磺胆酸含量无影响.
作者:陈卫民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