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芳;洪思敏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12周后分析比较比较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运用.
作者:范爱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中选择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纳差1例,腹泻2例;对照组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1例,头晕2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佳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320例,按照是否有COPD急性加重病史,分为病例组122例与对照组198例.进行实验室检测、血气分析、体质分析.结果 病例组气虚质、阳虚质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可能导致COPD急性发作的体质气虚质、阳虚组入选1组,合计95例,其他体质合计225例.气虚+阳虚者Hb、PaO2低于其他体质者,PaCO2、CD4+/CD8+、IgG、IgM水高于其他体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与中医体质有关,气虚、阳虚者更容易急性加重,气虚、阳虚者肺功能较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呼吸道感染.
作者:陈家卫;蔡穗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患者,男,61岁,晨起突然发病,左脚踝、脚背在1 d内肿起,患者自觉胀痛,无法下地行走,翌日右脚亦开始肿胀疼痛,就医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较高,为22 mg/L,翌日一早空腹查血尿酸值461 μmol/L. 患者自服秋水仙碱0.5 mg,服药后未见效,却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再次就医后考虑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予双氯芬酸钠75 mg,每天1次,配合芙蓉膏、定痛膏外敷. 患者服用一次双氯芬酸钠之后亦出现胃肠道反应.枟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枠提出,对急性痛风患者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可起到与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 NSAIDs)同样有效的镇痛作用,且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少于秋水仙碱[1] ,但患者有糖尿病,不适宜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于是建议患者停止双氯芬酸钠,仅使用上述两种中药制剂外敷治疗. 患者发病时双脚均肿胀疼痛,无法着地行走,于服用双氯芬酸钠第2天部分肿胀缓解,疼痛可忍,能下地行走. 继续使用中药制剂外敷,3 d后所有肿胀消失,基本无疼痛,连续敷药5 d,痊愈.
作者:胡欣燕;李璐瑒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60 Co-γ辐照灭菌法对蛇胆陈皮散中牛磺胆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剂量60 Co-γ辐照灭菌的蛇胆陈皮中牛磺胆酸含量进行测定,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2:7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5 nm,选择0、4、6、10 kgy四个不同辐照剂量对蛇胆陈皮散进行灭菌,比较其牛磺胆酸含量的差异.结果 不同剂量的60 Co-γ辐照灭菌对蛇胆陈皮中牛磺胆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蛇胆陈皮散可采用60 Co-γ辐照灭菌法进行灭菌,对其牛磺胆酸含量无影响.
作者:陈卫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辅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白细胞计数、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P<0.05).干预前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促使淋巴结恢复正常,改善ALT水平、白细胞水平,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豆豆;李天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视管理是利用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简单、快捷的方法,传递并接受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1]. 作为科学有效的精益管理理念之一,目视管理满足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PIVAS)对安全性及时效性的严格要求,有利地保障整个工作流程严谨、流畅地顺利进行.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3年来,目视管理已从一一摸索逐渐深入到日常工作中. 通过一些颜色、标识、书写板、流程图等直观提示,实行科学、专业的管理提高了PIVAS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差错率,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靳会欣;王培莹;庞国勋;关丽叶;方灵芝;刘洪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选择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腹痛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选择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腹痛程度进行评价.观察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及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内容需包括子宫或附件压痛、腹痛、盆腔积液、白带增多、附件包块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腹痛程度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3,P<0.05).治疗前2组各项症状发生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或附件压痛、腹痛、盆腔积液、白带增多、附件包块各项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68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每周实施认知行为疗法1次,比较2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及强迫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8周的抑郁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强迫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强迫症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青少年患者强迫症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乃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进行救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记录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1 h以及12 h的动脉血气情况,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以及氧分压(PaO2)值.记录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统计2组治愈率.结果 2组患儿在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1 h、12 h后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玉兰;陈亮;袁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胃部多见. 我院收治1例GIST向浆膜外生长浸润副脾脏,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蔡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50例,按照具体的尿常规检验方法将其分为干化学组、尿沉渣组和联合组三组,每组50例,其中干化学组患者应用干化学法进行尿常规检验;尿沉渣组患者应用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联合组患者应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比较3组尿常规检验结果和尿常规检验结果错误率.结果 干化学组尿常规检验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尿沉渣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尿沉渣组,而联合组尿常规检验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干化学组和尿沉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组与尿沉渣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误诊率、漏诊率和错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误诊率、漏诊率及错误率均显著低于干化学组和尿沉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能有效地检验出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的值,对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
作者:王美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女性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筛查疑似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以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联合检查与单项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结果 5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中,经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病变373例.联合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筛查敏感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查(P<0.05),但特异度与单项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查的Youden指数较高.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有利于减少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漏诊.
作者:林明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饮食行为与血糖的关系及量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应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枟孕妇营养KAP问卷枠调查妇产科建立妊娠档案的GDM产妇80例饮食行为,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GDM患者饮食行为评分与血糖的关系,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其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产妇饮食行为评分及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GMD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饮食相关知识评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相关评分均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P<0.05).干预后GDM产妇FB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GDM患者妊娠期饮食行为与血糖控制效果有密切关系,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不良饮食行为,有利于产妇血糖控制.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接收治疗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实施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失眠、四肢乏力、口干.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四肢乏力1例、口干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失眠3例、四肢乏力2例、口干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雪桃;陈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的任何医疗卫生事故,这类事件并非完全由药物治疗所引起,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1]. 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看,药品不良事件又可以这样定义:指与药物相联系的机体损害. 药品不良事件涵盖了两个基本要素:(1)导致人体产生有害结果;(2)由已经上市的药品的使用而引发. 药品不良事件包括药品标准缺陷、药品质量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用药失误及药品滥用[2]. 青霉素钠盐所致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主要有:(1)过敏反应;(2)毒性反应;(3)二重感染;(4)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青霉素钠盐所引发的药品不良事件在国内的报道较为少见,现对2015年5月17日,我院儿科门急诊先后发生的6例青霉素钠盐粉针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为我院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作者:刘清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脂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来医院就诊并初步确诊为高血脂症124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取体检正常的8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指标并采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PCR-RFLP)分析法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高血脂症患者中共检出E2/2、E2/3、E2/4、E3/3、E3/4和E4/4六种基因型以及ε2、ε3和ε4三种等位基因,其中E3/3纯合子的基因型在2组中均较高,试验组E3/3基因型检出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ε3等位基因检出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ε4等位基因检出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高脂血症组患者的检出频率相对较高的基因型血脂水平进行分析,TC、TG和LDL-C血脂指标由高到低依次是E3/4、E3/3和E2/3,其中TC和LDL-C在各个基因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内HDL-C在各个基因型的含量恰好与LDL-C的顺序相反,在各个基因型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与ApoE基因相关性较强.
作者:何茜;郝晟赟;张万松;穆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笔者在对驻粤、湘部队基层卫生队(所)走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部队夏季军事训练和考核过程中中暑伤亡事件高发. 针对中暑伤亡事件的出现的原因,本文从应对中暑的准备工作、重度中暑性休克的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策略.
作者:王月兵;王继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静脉滴注甘露醇不良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因病情需要输注甘露醇的患者84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穿刺,遵医嘱6~8h静脉滴注甘露醇,并注意巡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护理评估,应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时应加热至35.0~37.0℃,加强与患者沟通、合理的选择血管、掌握穿刺技巧、加强输液中的巡视.观察2组甘露醇静脉滴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28.57%,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甘露醇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甘露醇外渗就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具有显著效果,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中出血量得到较好的控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晓辉;尹金池;陈松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