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炎40例疗效观察

赵明波;金辉;王霖

关键词:馥感啉口服液, 疱疹性咽炎, 疗效,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观察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2016年3月-2016年8月诊治的疱疹性咽炎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青霉素或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七味清咽喷雾剂局部喷喉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规范抗心肌缺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给予达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22%,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9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0.05).观察组发生轻度出血事件4例,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发生轻度出血事件8例,发生率为21.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1,P>0.05).2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与达肝素钠注射液相当,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激素、排卵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激素、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入院后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血清T、L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卵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的推广上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林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医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进行腹股沟疝修复术的680例患者病历资料.依次记录并统计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费用情况.结果 680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抗菌药物7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6%,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率高达75%.用药时间<24 h 19例,占26.4%,>48 h 22例,占30.6%.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使用72.2%(52/72).结论 本院在腹股沟疝修复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中还存在着用药类型、联合用药过多、用药时间长等不合理之处,但对感染高危的患者而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益于预防切口感染.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康欣;杨显富;李斌;尹天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50例,按照具体的尿常规检验方法将其分为干化学组、尿沉渣组和联合组三组,每组50例,其中干化学组患者应用干化学法进行尿常规检验;尿沉渣组患者应用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联合组患者应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比较3组尿常规检验结果和尿常规检验结果错误率.结果 干化学组尿常规检验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尿沉渣组,定量白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尿沉渣组,而联合组尿常规检验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干化学组和尿沉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组与尿沉渣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误诊率、漏诊率和错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误诊率、漏诊率及错误率均显著低于干化学组和尿沉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能有效地检验出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的值,对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

    作者:王美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接受注射用骨肽治疗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74例,发生率为45.68%,其中过敏性反应38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1例,呼吸系统不良反应8例,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3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4例.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病史、药物过敏史、每日用药剂量、持续给药时间(P<0.05),患者性别、每日给药时间与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病史、年龄、过敏史、持续给药时间是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较多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胡青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药性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药性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耐药性结核患者72例,按照单双号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耐药性结核患者可采用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汤志森;林厚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哌替啶复合氟哌啶预处理对腰麻后寒颤的影响

    目的 观察哌替啶复合氟哌啶预处理对腰麻后寒颤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手术的下肢骨折患者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静脉注射哌替啶0.5 mg/kg和氟哌啶0.025 mg/kg;B组静脉注射哌替啶1 mg/kg和氟哌啶0.05 mg/kg;C组静脉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3组寒颤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同时记录用药后3组患者头晕、嗜睡、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3组患者的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者寒颤的发生率分别为14%、8%和54%,C组寒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寒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的MAP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后1 min、5 min和10 min B组患者的HR明显增快,而且也明显比A、C两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in后组内组间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哌替啶复合氟哌啶预处理对预防腰麻后寒颤反应效果明显;而且以哌替啶0.5 mg/kg复合氟哌啶0.025 mg/kg效果更优.

    作者:戚志超;吴论;朱小兵;陈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高脂血症患者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脂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来医院就诊并初步确诊为高血脂症124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取体检正常的8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指标并采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PCR-RFLP)分析法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高血脂症患者中共检出E2/2、E2/3、E2/4、E3/3、E3/4和E4/4六种基因型以及ε2、ε3和ε4三种等位基因,其中E3/3纯合子的基因型在2组中均较高,试验组E3/3基因型检出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ε3等位基因检出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ε4等位基因检出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高脂血症组患者的检出频率相对较高的基因型血脂水平进行分析,TC、TG和LDL-C血脂指标由高到低依次是E3/4、E3/3和E2/3,其中TC和LDL-C在各个基因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内HDL-C在各个基因型的含量恰好与LDL-C的顺序相反,在各个基因型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与ApoE基因相关性较强.

    作者:何茜;郝晟赟;张万松;穆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68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每周实施认知行为疗法1次,比较2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及强迫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8周的抑郁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强迫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强迫症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青少年患者强迫症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乃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三两半汤治疗肾气亏虚型腰痛的临床观察

    腰痛是肾内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以腰部酸痛、乏力、怕冷等为主要症状. 多与肾气亏虚、外伤、寒湿、湿热等因素有关. 笔者采用三两半汤治疗肾气亏虚型腰痛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永亮;金伟民;蒋春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晶体核硬度Ⅳ~Ⅴ级老年白内障患者100例(118患眼)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50例(58患眼)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B组50例(60患眼)采取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 d,A组裸眼视力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明显低于B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超声乳化术相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晶体核硬度Ⅳ~Ⅴ级老年白内障的疗效较好,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更好,且手术并发症更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轶;陈诗源;张晓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肾石通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净石灵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1,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57,P<0.05).2组治疗前结石大小、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结石大小和证候总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和实践.

    作者:杨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效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3、6、12个月后患者HBV-DNA转阴率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3、6个月后,2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76.32%高于对照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玲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CSP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hCG水平,比较2组hCG转阴时间、病灶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CG水平低于对照组,hCG转阴时间和病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巧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膀胱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电切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前列腺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均使用37℃加温冲洗液,对照组患者使用室温(24℃)冲洗液,分别在手术开始时、使用不同量的冲洗液后监测2组患者体温变化以及观察术后有无寒战表现.结果 从手术开始时到冲洗液灌入2000 ml时2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冲洗液灌入3000 ml至手术结束,试验组的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结束时试验组有寒战发生率为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P<0.01).结论 使用加温冲洗液可有效防止前列腺电切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并减少术后寒战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李俊霞;王兰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将其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美国卫生研究院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付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 将尖锐湿疣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CO2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有较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芬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因不同原因需接受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将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利凡诺尔引产,观察组采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引产,比较2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分娩发动时间、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宫颈裂伤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且观察组孕妇的分娩发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引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及宫颈裂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对中期妊娠孕妇实施引产具有良好的引产效果,可缩短引产时间,减少胎盘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欧阳新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于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100例,应用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独干扰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转阴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66%,治疗后的转阴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应用联合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及转阴率,降低复发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颖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不同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将采用硬膜外阻滞的20例作为A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20例为B组.观察2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动脉压和心率.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效果.结果 2组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有波动,B组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其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明显优于硬膜外阻滞,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沈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