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晓燕

关键词:利伐沙班, 达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凝血功能, 心血管事件
摘要: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规范抗心肌缺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给予达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22%,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9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0.05).观察组发生轻度出血事件4例,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发生轻度出血事件8例,发生率为21.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1,P>0.05).2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与达肝素钠注射液相当,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研究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PEF、FEV1/FVC、FVC、FEV1,痰嗜酸粒细胞比例、FeNO.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91%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32,P<0.05).2组肺功能指数(PEF、FEV1/FVC、FVC、FEV1)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eNO指数低于对照组,嗜酸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药物,此药物和氨茶碱对比,其疗效更为突出,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FeNO、嗜酸粒细胞比例等指数,安全性高,有较大应用性和推广性.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三甲医院门诊药房2016年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16年医院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门诊药房的高血压处方1000张,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费别,结合各个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值、处方总用量、销售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医保患者>自费患者;按DDDS排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药>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阻滞剂;DDC排序:缬沙坦胶囊>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DUI全部≤1,联合用药常见组合CCB+ARB、ARB+噻嗪类利尿药.结论 医院临床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吴晨虹;刘小龙;蔡晓霞;吴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2组疗程均为1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如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颈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9例

    颈椎退变性疾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及颈椎管狭窄等造成脊髓神经组织受压而导致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手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恢复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是手术的主要目的. 为探讨颈前入路显微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我科对9例颈椎退变性疾病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青;肖银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三两半汤治疗肾气亏虚型腰痛的临床观察

    腰痛是肾内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以腰部酸痛、乏力、怕冷等为主要症状. 多与肾气亏虚、外伤、寒湿、湿热等因素有关. 笔者采用三两半汤治疗肾气亏虚型腰痛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永亮;金伟民;蒋春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胰岛素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对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胰岛素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胰岛素肿瘤切除前后MAP、HR以及血钠的变化,血糖、IRI/G以及胰岛素变化.结果 30例中,采取胰岛素瘤摘除术15例,其中摘除肿瘤个数为20个;采取胰尾切除5例,摘除肿瘤个数为10个;采取胰体尾切除术8例,其中有2例并未发现肿瘤,摘除肿瘤个数为12个;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摘除肿瘤个数为3个.胰岛素瘤切除之后患者MAP和HR含量均低于术前,而血钠含量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瘤切除之后患者血糖含量高于治疗前,IRI/G和胰岛素含量均低于术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瘤切除前需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术后需加强对患者胰岛素以及血糖的监测,因此胰岛素瘤围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灵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将其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美国卫生研究院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付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静脉滴注甘露醇不良反应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静脉滴注甘露醇不良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因病情需要输注甘露醇的患者84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穿刺,遵医嘱6~8h静脉滴注甘露醇,并注意巡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护理评估,应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时应加热至35.0~37.0℃,加强与患者沟通、合理的选择血管、掌握穿刺技巧、加强输液中的巡视.观察2组甘露醇静脉滴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28.57%,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甘露醇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甘露醇外渗就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5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研究组实施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照组实施常规硫酸镁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压控制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为9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终止妊娠、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较佳,可降低产妇并发症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陈艳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优选中药滴丸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正交试验优选中药滴丸制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中药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采用正交试验,对药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滴距为因素,优选中药滴丸的佳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滴丸中丹参所含有效成分丹参素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 (1)中药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条件:药物:基质=1:2,基质PEG-4000:PEG6000=1:1,药液温度70℃,滴距4 cm,根据试验确定的工艺制备3批样品均符合枟中国药典枠2015年版关于滴丸的规定;(2)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回收率为99.56%,RSD值为1.65%,样品中丹参素含量为8.035 mg/g,符合2015年版枟中国药典枠对滴丸的含量规定.结论 优选的中药滴丸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检测及评价滴丸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含量准确.

    作者:江国荣;陈卫民;刘少文;何玲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家族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癌变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家族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FAP)癌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FAP癌变患者42例设为癌变组,选取同期收治的FAP无癌变患者40例设为非癌变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AP癌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FAP癌变危险因素主要为发病年龄、腺瘤大小、肿瘤数量、有FAP家族史、腺瘤组织学、有肠外表现(合并胃、十二指肠息肉、脂肪瘤及小肠息肉等)及癌胚抗原水平增高等;行定期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占25.6%,外科手术治疗占74.4%.结论 结直肠FAP癌变倾向高,且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尽早诊断与治疗,定期筛查患者家系成员,以改善预后.

    作者:林桂河;张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肾石通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净石灵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1,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57,P<0.05).2组治疗前结石大小、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结石大小和证候总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和实践.

    作者:杨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抗高血压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药学分析

    目的 分析抗高血压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4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随访或者电话询问的方式对患者在治疗过程的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氨氯地平(络活喜)、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缓释片、贝那普利、缬沙坦、吲达帕胺、呋塞米.根据每种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络活喜、美托洛尔缓释片、贝那普利、缬沙坦、卡托普利、吲达帕胺、呋塞米.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吲达帕胺的发生率高,其他依次为卡托普利、络活喜、美托洛尔缓释片和贝那普利.结论 在对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机体耐药性以及病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患者在用药后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清心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效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3、6、12个月后患者HBV-DNA转阴率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3、6个月后,2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76.32%高于对照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玲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天麻钩藤饮佐治阴虚阳亢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天麻钩藤饮加减佐治阴虚阳亢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另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降压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疗效,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降压情况总有效率为87.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2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范围内.治疗组出现胃部不适感1例,腹泻1例,改中药饭后服用,后症状缓解;观察组出现一过性踝部轻度水肿2例,未予特殊处理,后症状自行消失.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佐治阴虚阳亢证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中医症状、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方面具有优势,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施彩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规范抗心肌缺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给予达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22%,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9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0.05).观察组发生轻度出血事件4例,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发生轻度出血事件8例,发生率为21.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1,P>0.05).2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与达肝素钠注射液相当,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正常治疗和护理,而试验组采取正常治疗和护理外加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睡眠质量、疼痛评分及满意度,分别于入院时以及出院前1 d通过WHO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认知行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质量、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实施.

    作者:汪利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传统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压变化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传统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压的变化.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48例行传统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手术后即时、24 h、5 d后患者颅内压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 术前2组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时、24 h、5 d 2组颅内压均降低,但观察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开颅术降颅压效果好,但创伤大;钻孔引流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更好改善预后,更适合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陈清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青霉素钠盐致药品不良事件分析

    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的任何医疗卫生事故,这类事件并非完全由药物治疗所引起,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1]. 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看,药品不良事件又可以这样定义:指与药物相联系的机体损害. 药品不良事件涵盖了两个基本要素:(1)导致人体产生有害结果;(2)由已经上市的药品的使用而引发. 药品不良事件包括药品标准缺陷、药品质量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用药失误及药品滥用[2]. 青霉素钠盐所致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主要有:(1)过敏反应;(2)毒性反应;(3)二重感染;(4)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青霉素钠盐所引发的药品不良事件在国内的报道较为少见,现对2015年5月17日,我院儿科门急诊先后发生的6例青霉素钠盐粉针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为我院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作者:刘清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将其分为危险组52例与正常组48例.使用颅多普勒和屏气试验评价所有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屏气指数(BIH)及脑血管危险指标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危险组52例患者中有高血压有38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22例,吸烟18例.危险组患者BIH指数为(0.57±0.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0.9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BIH指数,将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作为自变量,建立线性模型,经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与BIH指数均存在相关性.结论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会降低老年人的脑血管储备功能,针对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治疗,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胡志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