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CSP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hCG水平,比较2组hCG转阴时间、病灶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CG水平低于对照组,hCG转阴时间和病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巧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3日-2016年11月13日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预后良好率为78.12%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及时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从而进行有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林海芳;洪思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接收治疗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实施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失眠、四肢乏力、口干.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四肢乏力1例、口干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失眠3例、四肢乏力2例、口干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雪桃;陈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不同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将采用硬膜外阻滞的20例作为A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20例为B组.观察2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动脉压和心率.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效果.结果 2组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有波动,B组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其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明显优于硬膜外阻滞,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沈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传统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压的变化.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48例行传统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手术后即时、24 h、5 d后患者颅内压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 术前2组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时、24 h、5 d 2组颅内压均降低,但观察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开颅术降颅压效果好,但创伤大;钻孔引流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更好改善预后,更适合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陈清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辅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白细胞计数、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P<0.05).干预前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ALT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退热时间、咽部脓性渗出消失时间、淋巴结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促使淋巴结恢复正常,改善ALT水平、白细胞水平,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豆豆;李天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接受注射用骨肽治疗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74例,发生率为45.68%,其中过敏性反应38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1例,呼吸系统不良反应8例,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3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4例.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病史、药物过敏史、每日用药剂量、持续给药时间(P<0.05),患者性别、每日给药时间与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病史、年龄、过敏史、持续给药时间是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较多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胡青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颈椎退变性疾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及颈椎管狭窄等造成脊髓神经组织受压而导致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手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恢复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是手术的主要目的. 为探讨颈前入路显微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我科对9例颈椎退变性疾病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青;肖银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女性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筛查疑似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以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联合检查与单项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结果 5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中,经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病变373例.联合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筛查敏感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查(P<0.05),但特异度与单项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查的Youden指数较高.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有利于减少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漏诊.
作者:林明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对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胰岛素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胰岛素肿瘤切除前后MAP、HR以及血钠的变化,血糖、IRI/G以及胰岛素变化.结果 30例中,采取胰岛素瘤摘除术15例,其中摘除肿瘤个数为20个;采取胰尾切除5例,摘除肿瘤个数为10个;采取胰体尾切除术8例,其中有2例并未发现肿瘤,摘除肿瘤个数为12个;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摘除肿瘤个数为3个.胰岛素瘤切除之后患者MAP和HR含量均低于术前,而血钠含量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瘤切除之后患者血糖含量高于治疗前,IRI/G和胰岛素含量均低于术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瘤切除前需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术后需加强对患者胰岛素以及血糖的监测,因此胰岛素瘤围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灵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建立笔者所在医院乃至所在地区实验室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转铁蛋白/尿肌酐、尿α1M/尿肌酐、尿免疫球蛋白/尿肌酐参考区间.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10~70岁健康体检者150例的尿液,排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肿瘤、近期无急性感染者、女性排除月经期及妊娠者,得到150份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转铁蛋白/尿肌酐、尿α1M/尿肌酐、尿免疫球蛋白/尿肌酐的检测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侧95%可信区间计算其参考区间,作为参考范围.结果 得出四个项目与尿肌酐比值的参考范围,填补了目前国内这四个项目与肌酐比值的空白.结论 在临床进行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程预测、疗效评估时,这四个项目与肌酐的比值可提供比其绝对值更少受到生理因素影响的客观指标.
作者:林志强;刘继来;林青;徐樱桃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的任何医疗卫生事故,这类事件并非完全由药物治疗所引起,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1]. 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看,药品不良事件又可以这样定义:指与药物相联系的机体损害. 药品不良事件涵盖了两个基本要素:(1)导致人体产生有害结果;(2)由已经上市的药品的使用而引发. 药品不良事件包括药品标准缺陷、药品质量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用药失误及药品滥用[2]. 青霉素钠盐所致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主要有:(1)过敏反应;(2)毒性反应;(3)二重感染;(4)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青霉素钠盐所引发的药品不良事件在国内的报道较为少见,现对2015年5月17日,我院儿科门急诊先后发生的6例青霉素钠盐粉针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为我院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作者:刘清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2组孕妇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贝洛尔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平安.
作者:晏婷;施展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 将尖锐湿疣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CO2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有较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芬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及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5例,按随机分配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智能状态及照料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与智能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干预前2组照料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照料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照料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照料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并能提高患者与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梅志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将其分为危险组52例与正常组48例.使用颅多普勒和屏气试验评价所有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屏气指数(BIH)及脑血管危险指标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危险组52例患者中有高血压有38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22例,吸烟18例.危险组患者BIH指数为(0.57±0.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0.9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BIH指数,将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作为自变量,建立线性模型,经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与BIH指数均存在相关性.结论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会降低老年人的脑血管储备功能,针对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治疗,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胡志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哌替啶复合氟哌啶预处理对腰麻后寒颤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手术的下肢骨折患者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静脉注射哌替啶0.5 mg/kg和氟哌啶0.025 mg/kg;B组静脉注射哌替啶1 mg/kg和氟哌啶0.05 mg/kg;C组静脉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3组寒颤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同时记录用药后3组患者头晕、嗜睡、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3组患者的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者寒颤的发生率分别为14%、8%和54%,C组寒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寒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的MAP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后1 min、5 min和10 min B组患者的HR明显增快,而且也明显比A、C两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in后组内组间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哌替啶复合氟哌啶预处理对预防腰麻后寒颤反应效果明显;而且以哌替啶0.5 mg/kg复合氟哌啶0.025 mg/kg效果更优.
作者:戚志超;吴论;朱小兵;陈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临床降糖口服药物的使用规律.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治疗的高血糖患者650例,分析其相关病历中的口服降糖药物领用量,从药理学角度分析医院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 二甲双胍是目前用量大的口服降糖药物,占总用药量的40.11%,二甲双胍、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三个药物用量之和达到总药物用量的83.48%,为主流口服降糖药物.结论 当前的医学条件下,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药物进行糖尿病血糖控制是有效的.
作者:周朝晖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定期产检对高危妊娠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孕妇是否定期接受产检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予以定期产检,对照组未予以定期产检,比较2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孕妇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产检能明显降低高危妊娠孕妇的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提升孕妇的分娩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谢妙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正交试验优选中药滴丸制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中药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采用正交试验,对药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滴距为因素,优选中药滴丸的佳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滴丸中丹参所含有效成分丹参素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 (1)中药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条件:药物:基质=1:2,基质PEG-4000:PEG6000=1:1,药液温度70℃,滴距4 cm,根据试验确定的工艺制备3批样品均符合枟中国药典枠2015年版关于滴丸的规定;(2)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回收率为99.56%,RSD值为1.65%,样品中丹参素含量为8.035 mg/g,符合2015年版枟中国药典枠对滴丸的含量规定.结论 优选的中药滴丸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检测及评价滴丸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含量准确.
作者:江国荣;陈卫民;刘少文;何玲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