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茹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饮食行为与血糖的关系及量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应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枟孕妇营养KAP问卷枠调查妇产科建立妊娠档案的GDM产妇80例饮食行为,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GDM患者饮食行为评分与血糖的关系,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其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产妇饮食行为评分及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GMD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饮食相关知识评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相关评分均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P<0.05).干预后GDM产妇FB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GDM患者妊娠期饮食行为与血糖控制效果有密切关系,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不良饮食行为,有利于产妇血糖控制.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医用三氧橄榄油对大鼠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三氧橄榄油,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橄榄油组、三氧橄榄油组,每组20只.比较治疗后5、10、15、30 d放射性皮炎愈合率及EGF、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三氧橄榄油组治疗后5、10、15、30 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和橄榄油组,且橄榄油组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氧橄榄油组治疗后10、15 d创面组织的EGF灰度值均低于模型组和橄榄油组,且橄榄油组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氧橄榄油组治疗后15、30 d创面组织的bFGF灰度值均低于模型组和橄榄油组,且橄榄油组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氧橄榄油可以诱导放疗后受损组织内EGF、bFGF的高表达,从而促进大鼠放射性皮炎的愈合.
作者:陈鹏飞;农海宁;王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具有显著效果,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中出血量得到较好的控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晓辉;尹金池;陈松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肾石通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净石灵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1,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57,P<0.05).2组治疗前结石大小、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结石大小和证候总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石通丸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和实践.
作者:杨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女性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筛查疑似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以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联合检查与单项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结果 5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中,经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病变373例.联合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筛查敏感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查(P<0.05),但特异度与单项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查的Youden指数较高.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有利于减少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漏诊.
作者:林明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320例,按照是否有COPD急性加重病史,分为病例组122例与对照组198例.进行实验室检测、血气分析、体质分析.结果 病例组气虚质、阳虚质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可能导致COPD急性发作的体质气虚质、阳虚组入选1组,合计95例,其他体质合计225例.气虚+阳虚者Hb、PaO2低于其他体质者,PaCO2、CD4+/CD8+、IgG、IgM水高于其他体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与中医体质有关,气虚、阳虚者更容易急性加重,气虚、阳虚者肺功能较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呼吸道感染.
作者:陈家卫;蔡穗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冰硝散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病房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60例,均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并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22例,好转25例,稳定8例,无效5例.结论 冰硝散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致双下肢水肿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症状,有效控制疼痛.
作者:沙蕊;裴可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进行救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记录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1 h以及12 h的动脉血气情况,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以及氧分压(PaO2)值.记录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统计2组治愈率.结果 2组患儿在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1 h、12 h后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玉兰;陈亮;袁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因不同原因需接受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将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利凡诺尔引产,观察组采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引产,比较2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分娩发动时间、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宫颈裂伤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且观察组孕妇的分娩发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引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及宫颈裂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对中期妊娠孕妇实施引产具有良好的引产效果,可缩短引产时间,减少胎盘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欧阳新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八宝丹胶囊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EGFRIs)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EGFRIs相关性皮疹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给予炉甘石洗剂局部外敷,局部感染严重者加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八宝丹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皮疹缓解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皮疹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皮疹严重程度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八宝丹胶囊治疗EGFRIs相关性皮疹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碧茵;李一璟;陈樟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因胃肠道疾病、手术、坏死性胰腺炎等原因需留置胃管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实施留置胃管,试验组留置胃管前给予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滴鼻,比较2组患者置管过程中恶心和呕吐发生情况、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自行拔管率、患者满意度及置管期间咽喉部疼痛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行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试验组患者置管期间咽喉部疼痛0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呋麻滴鼻液滴鼻后再置管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耐受情况、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满意度,减少自行拔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将其分为危险组52例与正常组48例.使用颅多普勒和屏气试验评价所有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屏气指数(BIH)及脑血管危险指标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危险组52例患者中有高血压有38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22例,吸烟18例.危险组患者BIH指数为(0.57±0.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0.9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BIH指数,将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作为自变量,建立线性模型,经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与BIH指数均存在相关性.结论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会降低老年人的脑血管储备功能,针对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治疗,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胡志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患者,男,61岁,晨起突然发病,左脚踝、脚背在1 d内肿起,患者自觉胀痛,无法下地行走,翌日右脚亦开始肿胀疼痛,就医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较高,为22 mg/L,翌日一早空腹查血尿酸值461 μmol/L. 患者自服秋水仙碱0.5 mg,服药后未见效,却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再次就医后考虑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予双氯芬酸钠75 mg,每天1次,配合芙蓉膏、定痛膏外敷. 患者服用一次双氯芬酸钠之后亦出现胃肠道反应.枟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枠提出,对急性痛风患者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可起到与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 NSAIDs)同样有效的镇痛作用,且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少于秋水仙碱[1] ,但患者有糖尿病,不适宜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于是建议患者停止双氯芬酸钠,仅使用上述两种中药制剂外敷治疗. 患者发病时双脚均肿胀疼痛,无法着地行走,于服用双氯芬酸钠第2天部分肿胀缓解,疼痛可忍,能下地行走. 继续使用中药制剂外敷,3 d后所有肿胀消失,基本无疼痛,连续敷药5 d,痊愈.
作者:胡欣燕;李璐瑒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胃部多见. 我院收治1例GIST向浆膜外生长浸润副脾脏,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蔡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癌症晚期患者经历了多次手术、放疗、化疗,其营养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其发生率达40%~84%[1-2] ,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3] ,因此,再喂养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手术、放疗、化疗、提高免疫力、延长生存时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癌症晚期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再喂养时极易出现再喂养综合征( RFS). 再喂养综合征是机体经历长期饥饿或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重新摄入营养物质时,早期出现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严重维生素缺乏、葡萄糖耐受性下降、水失衡、电解质紊乱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4-5]. 据报道,接受再喂养治疗的癌症晚期患者,无论肠内营养还是肠外营养, RFS发生率均以老年患者高,可达48%,不能进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RFS发生率高达42%[6-7].
作者:张黎媛;张玥;史英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0例,均给予地西他滨10~20 mg·m-2·d-1静脉输注3 h,连续应用5 d,28 d为1个周期,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效果:完全缓解3例(10.00%),部分缓解14例(46.67%)、未缓解13例(43.33%),总缓解率为56.67%.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2例(6.67%),恶心6例(20.00%),发热2例(6.67%),肝功能异常3例(1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33%,所有不良反应在停药或降低药量后有所减少,未并发严重感染、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吴霞;蔡奕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天麻钩藤饮加减佐治阴虚阳亢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另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降压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疗效,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降压情况总有效率为87.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2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范围内.治疗组出现胃部不适感1例,腹泻1例,改中药饭后服用,后症状缓解;观察组出现一过性踝部轻度水肿2例,未予特殊处理,后症状自行消失.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佐治阴虚阳亢证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中医症状、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方面具有优势,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施彩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效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3、6、12个月后患者HBV-DNA转阴率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3、6个月后,2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76.32%高于对照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玲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哮喘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肺功能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TNF-α、IL-10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气道炎性反应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小钦;田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传统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压的变化.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48例行传统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手术后即时、24 h、5 d后患者颅内压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 术前2组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时、24 h、5 d 2组颅内压均降低,但观察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开颅术降颅压效果好,但创伤大;钻孔引流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更好改善预后,更适合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陈清坤 刊期: 2017年第31期